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10 22: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立志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符合此主题的是( )
A. 露天焚烧生活垃圾 B. 就地丢弃废旧塑料 C.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 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2.“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多年前就掌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镇浆制泥 B. 拉坯造型 C. 高温烧制 D. 磨光上釉
3.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将少量明矾粉末加入浑浊的汾河水中,然后过滤,取滤液加热煮沸”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的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明矾 B. 进行过滤
C. 倾倒滤液 D. 煮沸滤液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冰箱除味剂 B. 氧气有助燃性作火箭燃料
C.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 D.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制作化肥
5.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用装有金刚石的玻璃刀将玻璃裁割成块 金刚石硬度大
自行车打气,大量空气被压缩进轮胎 气体分子变小
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炉具墙壁上方 天然气可燃且密度比空气小
室内用木炭烧烤时,保持空气流通 木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A. B. C. D.
6.如图为中考化学试卷答题卡中用于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条形码有黏性,其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丙烯酸的化学式为,关于丙烯酸,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丙烯酸属于氧化物
B. 丙烯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C. 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丙烯酸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氧原子构成
7.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 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 探究分子运动 D.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除去中混有的 将气体点燃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鉴别氮气、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加入明矾
A. B. C. D.
9.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在溶液中加入少量,迅速产生气泡,说明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0.将碳粉和一定量氧化铜粉末混合后装入如图所示装置中,加热该混合物。加热过程中和两种气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前,未产生和的原因是未达到反应温度
B. 后,试管内开始有铜生成
C. 时,试管内物质未反应完全
D. 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铜
二、非选择题
11.磷元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元素。为了解磷元素的相关知识,学习小组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德国炼金术师布兰德最先从尿液含等中炼出白磷,白磷隔绝空气高压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到有金属光泽的黑磷,黑磷的结构、性质与石墨相似。
资料: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它是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
资料:发令枪的火药由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撞击后发生剧烈反应,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成分是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
黑磷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填写一条,根据资料,试分析下列哪种结构符合黑磷的结构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A. B. C.
“嫦娥石”的主要成分含有钙、磷等,这里的“钙、磷”指的是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计算中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嫦娥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只列计算式不计算。
写出发令枪中氯酸钾和红磷相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2.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高度:我国双湖加油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加油站,汽油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中国速度:我国自主研发的氮化镓基通信芯片,较传统硅基芯片提升倍以上,如图是镓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化学变化中镓原子易______电子,所形成的微粒的符号______。镓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周期。
中国密度:我国生产的一款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瓦时千克,可实现整车公里续航。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
13.水的使用史是一部人类不断探索和改进的历史,学习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水的电解】
图是电解水实验,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水电解和氢气燃烧两个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_。
【水的净化】
利用膜技术可以高效净水,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根据图比较大分子的直径与微滤膜孔隙直径和超滤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关系______。用字母、、表示
【水的应用】
目前氢燃料电池在公共交通中应用已较为成熟,其工作原理如图,方框内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是______。
【水的宣传】
小组同学制作宣传口号和海报,走进社区进行宣传,增加居民对水的认识,提高居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请帮小组同学提出一条宣传口号:______。
14.减少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力争在年实现碳达峰、年碳中和。的捕集、封存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热点。
“二氧化碳的捕集”
某项目小组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图所示。
捕捉室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二氧化碳的封存”
年月,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成功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海上封存技术空白。该项目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斥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
“碳中和”的“碳”指的是______。
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易被压缩的原因______。
超临界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一定值时,形成气态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流体和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关于超临界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它是混合物 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C.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利用一: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新型电解装置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化学方程式为,则的化学式为______。
利用二:中科院研发了“液态阳光”技术,即在二氧化钛催化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和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该技术中氢气与甲醇的质量比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15.中华民族,泱泱华夏,自古便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文明之火燎原九州,火,既是生存之基,亦是智慧之光。
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无关的是______。
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
庄子杂篇外物记载“木与木相摩则然燃”,从燃烧条件分析“木与木相摩”的取火原理:______。
“清明”:清明祭,青烟起。人们祭祀时会点燃檀香,将檀香掐断,即可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火的利用促进燃料的发展,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部分地区对家用燃料进行了“气代煤”改造,用天然气代替煤的优点是______。
古有“石热生云雾,水浇化膏泥”之妙景,生石灰氧化钙遇水则剧烈反应,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年月日,我国搭载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成功。化学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等密切相关。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__填序号。
A.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
B.试剂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C.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如图为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图甲左瓶中可放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图甲右瓶中水的作用:通过气泡观察______、增加氧气的湿度。
图乙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进行图乙实验时,无需标注的图标是______。填序号
A.热烫 B.用电 C.护目镜 D.洗手
图丙中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主要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______不同。
17.兴趣小组以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
Ⅰ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塑料瓶、羽毛球等用品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检验二氧化碳。
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实验室中的______填仪器名称。
连接好仪器装置后,装入试剂前需要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用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此过程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
Ⅱ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对是否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展开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如下:
按实验装置图组装仪器。
打开活塞,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迅速注入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收集满后迅速关闭活塞,并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处。
用压强传感器自带的注射器通过活塞向三颈烧瓶中注入水。观察两分钟之内体系的压强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后体系的压强瞬间增大的原因______,至之间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经过测算,消耗的量约为收集到的总量的,因此排水集气法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收集到气体。
若用如图装置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时,若装置中无植物油,则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过氧化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把过氧化钙与足量水反应,最可制得多少克的氧气?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答案不唯一;;
元素;;

12.不可再生;
;失去;;四;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3.氢气;;分解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答案不唯一
14.;
氢氧化钠、氧化钙;
二氧化碳或;
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压缩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
15.;
摩擦产生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
更环保;

16.;
;反应速率;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沸点
17.集气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锥形瓶;
注入的水,气体的体积减小,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可以;
偏小
18.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答:最可制得克的氧气。
第6页,共1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