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 能力目标: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 情感目标:
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用具:
彩纸、剪刀、钉子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天气暖和起来了,美丽的昆虫也都飞起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了我们的眼前(出示蝴蝶图片的一半),可它把自己的半边翅膀和半个身体给藏了起来,你知道它的另半边翅膀使半个身体是怎样的吗?
学生选择图片,问:为什么选择这一种?
二、学习新知
1. 教学例题
(1)谈话:老师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旅行,上次利用假期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那里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体,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三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杯子)。观察这些照片上的物体,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请同学们拿出你课前剪下的这三件物体的平面图,自己折一折、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
(3)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请你们把对折后的图形翻开来看看,还发现了什么?这条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4)课件演示。
(5)指名说说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 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每个图形是步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拿出发给他们的图形纸片折叠、判断。
(3)汇报自己的判断结果,和预习的结果相同吗?
3. 课堂操作练习:想办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1)学生回报预习自学情况,进行交流。
(2)课堂组织再次操作练习。
(3)教师指导,拓展操作空间,并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
三、组织练习
1. 想想做做2
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2. 想想做做1,多媒体展示
学生独立判断,教师介绍第4个图形。
3. 操作:
要求学生在钉子板上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并展示作品。
4. 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互查预习效果。
5. 想想做做5
观察下面的国旗,你能找出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6. 想想做做3
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7. 想想做做6
四、全课总结
谈话:能说说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研究,你会觉得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老师更希望你们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更多的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