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11 08:0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四百种白话报刊”。材料中提到的“1919年的学生运动”是指(  )
A.新文化运动 B.护法运动
C.五四运动 D.-二·九运动
2.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改革
B.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C.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
D.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2025秋·砚山县期中)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材料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五四运动时期,报刊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改革,主要包括:开展各种思想观点的自由讨论,实行百家争鸣;提倡白话文,确立了白话文在报刊中的主导地位;改革副刊,把副刊办成介绍新知识,传播新思想的园地;等等。这些改革(  )
A.启发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B.有利于民众觉醒与社会进步
C.使文学革命成为社会的共识 D.使报刊成为反袁斗争的主阵地
5. 下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任务是 ( )
时间 运动名称
1922年1月 香港海员大厦工
1922年9月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A.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领导工人运动
C.打倒北洋军阀 D. 创建人民军队
6.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  )
A.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B.青年学生始终是运动的主力
C.全国掀起首次工人运动高潮 D.反对外国侵略但又盲目排外
7. 如表推断,“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建” ( )
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个完全新式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了,带领着我国人民群众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改革创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了历史新局面。
A. 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阻止了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C.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D. 使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8.(2025八上·石家庄期中)构建时空坐标是提升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如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一单元的时空坐标,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9.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与第一个“天安门”相关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中国成立
10.尹明德在《北京五四运动回忆》中写道:“到了二十八日这一天早晨,留学法国巴黎的学生和华侨,知道国内群众对拒绝和约签字的运动很激烈,也结队到中国代表住处阻止他们赴会签字,并声言代表如要去签字,大家就要照国内学生对待曹、陆、章的办法对待他们。”可见,五四运动的特点是(  )
A.学生、工人相结合 B.各行各业都参与
C.国内国外相呼应 D.抵制日货成潮流
11.(2024秋·永川区期末)“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望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胡适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主张男女平等 B.倡导文学革命
C.讴歌十月革命 D.提倡个性解放
12.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号:“无论是学界、政界、商人、劳工、农夫、警察、当兵的、做官的议员、乞丐、新闻记者,都要站出来!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以上材料说明五四运动( )
A. 使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B. 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社会革命运动
C. 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D.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13. 中共一大通过决议明确指出:“党应采取独立的政策以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然而,中共二大时提出了“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的主张。这一转变( )
A. 巩固了与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B. 放弃了无产阶级队伍的独立性
C. 标志中共统一战线思想的成熟
D. 有利于中国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14. 下列选项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历史现象。前、后两个历史现象形成了因果关系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开展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帝
C.华北危机--蒋介石五次“围剿”红军
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民主革命发生了转折
15. (2025秋·五华区校级月考)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内容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
B.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D.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16.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 )
A.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1920年8月,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10月,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李大钊的办公室正式成立。此后,武汉、长沙、广州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与此同时,工人群众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阶级觉悟,从中也涌现出一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这样,正式召开中共一大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三 中共“一大”的十二个代表他们青春年少,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作为湖南代表之一的毛泽东还没有满二十八岁...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社会地位一般。这些年轻人志向远大.…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斩新的合理的社会。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改变“清代中国”的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中共一大召开的阶级条件中国共产党成立距今多少周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一大的代表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25秋·珠海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和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主要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哪些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历史证明,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蓝本”无法在中国“复制”。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3)根据材料三,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C 2.D 3.D 4.B 5.B 6.A 7.D 8.C 9.B 10.C 
11.B 12.D 13.D 14.D 15.C 16.A
二、17. (1) 举措:宣传马克思主义,参与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
(2) 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工人阶级觉悟提高,涌现出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
周年:104周年。
(3) 特征:年龄轻;社会知名度低;志向远大
(4)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凝聚了革命力量,推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18.(1)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诉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写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也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创办学校;组织工会;出版刊物等。思想基础。
(3)国内: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国际: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等。(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主要诉求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根据材料二“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概括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有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创办学校;组织工会;出版刊物等。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3)根据材料三“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等: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