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三年级下华东师大版5.17《国殇》课件(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高三年级下华东师大版5.17《国殇》课件(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0 12:2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根据一项科学统计,在过去的50000年时间里,地球上发生了15000场战争,超过35亿人死于战争。
在人类的历史上,和平年份只有292年!请说出有关战争场面的词语授课人 孟维艳第二课时屈 原教学目标 通过作品赏析,感受壮烈的战争场面,体会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
了解本诗的写作特色,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感受诗中死而不已的执着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坚定不移的决心,弘扬诗中所歌颂的爱国主义精神。

1. 未成年而死:幼子早~。
2.? 为国战死者:国~,~魂。 解 题国殇:为国战死的将士 。检查复习屈原名 ,字 , 末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 诗人。
开创了我国 诗歌的先河。
创造了 。
与 并称“风骚” 。文学常识浪漫主义平原战国爱国主义 楚辞体《诗经》中的《国风》《离骚》 屈原的主要作品《离骚》
《天问》
《九歌》(11篇)
《九章》(9篇)
《招魂》等国殇只为了突出楚军装备精良吗? 描绘出楚国将士的雄姿:这是一群英雄战士,他们奔赴战场,去和敌人作殊死战斗。对全诗悲壮气氛的形成起到了铺垫作用。
同“披”披挂出发敌我遭遇凌余阵兮躐余行, 侵犯 行列 践踏霾两轮兮絷四马,绊住拿着鼓槌。同“埋”,陷没左骖殪兮右刃伤。为兵刃所伤 死旌蔽日兮敌若云,
(修辞手法:夸张、比喻)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箭交错,纷纷坠落援玉枹兮击鸣鼓。  敌人的强大、声势的凶猛,以反衬楚国将士的英勇无畏;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了战场的惨烈气氛,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 描写敌人的强大有何作用?映衬比照奋力死战严杀尽兮弃原野。酣战痛杀天时 怼 兮 威灵 怒,鬼神天意怨恨为 国 捐 躯 拟人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同“返”宽广无际遥远将士视死如归、义无反顾的英雄形象 带 长 剑 兮 挟 秦 弓,
首 身 离 兮 心 不 惩。
诚 既 勇 兮 又 以 武,
终 刚 强 兮 不 可 凌。挟 :握 着。惩:恐 惧 ,悔恨。确实,诚 然终:始终。身 既 死 兮 神 以 灵,
子 魂 魄 兮 为 鬼 雄。 精神永不泯灭鬼中的英雄是对死者的颂扬,也是对生者的激励。全诗激昂慷慨、悲愤壮烈的气氛达到了最高点。全诗结构披挂出发敌我遭遇奋力死战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至死不屈浩气长存(11-18)依据深化激战场面哀悼颂扬叙(1-10)赞直赋其事直抒胸臆
《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也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一首咏唱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
本诗主旨 通过对 的描述,歌颂了 表达了对 的深切悼念和崇敬。表现了作者强烈的 精神。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宁死不屈、刚强勇武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激烈悲壮的战斗场面楚国阵亡将士爱国主义叙赞结合的表达方式
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
写作特色场面概括与细节描写相结合
动态描写和静态画面相结合
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比照、映衬等手法写作特色直赋其事的独特魅力
刚健质朴的语言特点不像屈原其他诗作色彩瑰丽,比较质朴通俗。
“兮”字的运用,使诗句具有强烈的节奏感,
具有刚健豪壮的战斗风格。
句式整齐精练,增强庄严肃穆感。拓展阅读:阅读于右任<国殇>,体会文章中”国殇”的深刻含义.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检验个人行为的试金石。国殇精神大家还能想到哪些爱国诗人和爱国诗句?爱国诗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共圆中国梦作 业1.背诵课文,完成课后题。
2.合理运用想象,将课文改写成
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课堂反馈BC3.下面对《国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作运用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一方面高度赞颂了楚军将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B. 诗作运用了映衬、比照等手法,生动地再现出战争的惨烈和楚军将士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C. 语言上诗作运用“兮”字构成诗歌的节奏,具有强烈的咏叹抒彩。
D. 诗作从另一方面也控诉了统治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希望和平生活的理想。D4、结合图片,联系课文,合理运用想象,选出画面所描写的战争阶段。 A.披挂出发
B.敌我遭遇
C.奋力死战
D.兵败身死C课后习题答案一、1、凌:侵犯。2、超远:遥远。
3、惩:因受打击而不再干。4、诚:诚然,确实。
二、1、手拿吴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2、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三、“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两句典型描写,极为逼真地再现了楚军统帅在最后关头,仍然用他敲出的战鼓声激励号召的形象。
四略 五、C(提示:无暗含意思)参考译文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 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祝各位身体健康!
祝老师们工作顺利!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谢谢大家!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