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1829年,法国4万多市镇中有1.4万个没有学校、1833年,法国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倡普及初等教育。到1847年,只有3213个市镇没有学校,小学生人数从140万增至353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法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B.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
C.教育进步触发启蒙运动 D.教育公平消除社会矛盾
2.“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3.1851年,美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机器工人混合工会”成立;1860年,英国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工会委员会”;1864年的“国际工人协会”是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这说明( )
A.共产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B.资本主义逐步走向衰落
C.马克思主义从空想变科学 D.工人运动逐渐走向联合
4.据《无锡日报》报道,预计2024年无锡、江阴到靖江将建成锡澄S1轨道交通,届时三地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到达。S1铁路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江阴、苏北靖江地区的发展。追溯铁路的发展源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所使用的动力机分别是( )
A.本茨、内燃机 B.瓦特、蒸汽机
C.斯蒂芬森、蒸汽机 D.富尔顿、电动机
5.下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杂志《笨拙周刊》上反映泰晤士河畔的一幅漫画,题为《沉默的强盗》。漫画中,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作者创作该画意在说明( )
A.英国已经成为海上强盗 B.环境污染已威胁人类生存
C.英国的医疗水平十分落后 D.英国的社会秩序混乱不堪
6.下图是伦敦郊外海格特公墓里的一尊铜像。墓碑上,刻着两句话。一句话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另一句话是:“哲学家们总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该座墓碑纪念的人物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7.《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一篇公开宣言书,在其精神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这表明( )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社会保障制度已确立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 D.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
8.下表是某校九年级学生制作的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该表格所呈现的内容,可用于阐释( )
1836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出版
1867年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1年 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
A.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 B.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涨
C.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D.欧洲无产阶级开展联合斗争
9.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我们可以了解( )
A.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B.工人阶级通过和平手段夺取政权的经验
C.无产阶级第一次尝试建立起政权的教训
D.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成现实的伟大成就
10.下图是某歌曲的曲谱(节选),该歌曲是( )
A.《马赛曲》 B.《英雄交响曲》
C.《国际歌》 D.《义勇军进行曲》
二、填空题
11.【科学理论·思想指引】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 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 所取代。
(2)肯定 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3)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4)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 革命。
13.第一国际背景: 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4.纺织技术的革新纺织技术的革新主要是指 代替 ,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 。
15.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 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瓦特蒸汽机开始应用到化工、冶金、采矿等更多的行业;19世纪30年代, 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 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确立: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 最终确立。
三、综合题
16.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以“学科素养”为主题设置了项目化学案,请你帮他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 【观察图片——归纳历史特征】
(1)根据上述图片,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
任务二 【分析数据——阐释历史现象】
材料一 英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
农业所占比例 工业所占比例
1770年 40% 16%
1821年 24% 31%
(2)根据英国国民经济结构表可以看出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任务三 【构建关联——解释内在联系】
材料二 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加于社会了……
——节选自《共产党宣言》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相互联系。
17.历史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电影讲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斯巴达克起义,这次起义对罗马共和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对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
——电影《1492征服天堂》的插曲
(2)材料二中的“水手”指谁?他“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发现”了什么?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材料三中两位历史人物饱受争议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电影给你带来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已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而理性精神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理性精神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使人们看到了人类开创世界未来的潜力和希望。因此人们一面用理性和科学作为思想武器反对盲目信仰、蒙昧主义,另一方面鼓励科学研究,重视科学文化教育,主张科学与经验相结合,高度推崇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自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人权宣言》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主张?并说明启蒙运动的性质及其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3)材料三中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于哪一年?它的“问世”标志着哪一理论的诞生?并简述其意义。
四、材料题
19.请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都是哪国人?
(2)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的名称是什么?该纲领发表于哪一年?
(3)这一纲领的发表标志着什么?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B A D A A C
1.B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到1847年,只有3213个市镇没有学校,小学生人数从140万增至353万”和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从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B项正确;由题干中的“到1847年,只有3213个市镇没有学校”可知,法国并没有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排除A项;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而题干所述教育的发展是19世纪的,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并未提及教育公平和社会矛盾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据题干“……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促使资本家扩大再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A项正确;材料反映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没有体现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排除B项;工业革命并不是由殖民掠夺引发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没有涉及技术革新,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据所学可知,题干列举了1851年美国工会联合会、1860年英国工会委员会及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均体现工人组织从行业到地区再到国际的联合趋势。工人运动从分散走向联合是题干事件的直接体现,D项正确;A选项错误,因共产主义成为现实需通过革命建立政权(如十月革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仍处上升期,B项错误,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已从空想变为科学,题干事件是其指导下的实践,而非理论转变,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当时使用的是蒸汽机,C项正确;内燃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汽车有关,排除A项;瓦特改良蒸汽机,排除B项;富尔顿发明汽船,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1858年英国”“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可知,图片的意图是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B项正确;题干漫画反映的是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的问题,AC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为教材插图“马克思墓碑”。“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出自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A项正确;1895年8月5日,恩格斯与世长辞,遵照恩格斯的遗嘱,他的骨灰罐被沉入他生前最喜欢的英国伊斯特勃恩海,恩格斯成为近代史上革命导师兼世界名人骨灰海葬的先行者,排除B项;斯大林墓位于俄罗斯联邦莫斯科红场中央克林姆林宫墙附近列宁墓后边,与题干“伦敦(英国)”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据题干“《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一篇公开宣言书,在其精神指引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表明马克思主义影响深远,D项正确;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排除A项;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实施《社会保障法》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已确立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不涉及社会保障制度,排除B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与题意中《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可用于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宪章运动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但是工人运动也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后来又创作了《资本论》,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宣告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A项正确;英国宪章运动不属于社会主义运动,排除B项;英国宪章运动主要是争取普选权,并没有明确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欧洲无产阶级的联合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据“《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一个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A项正确;《共产党宣言》主张暴力斗争而不是和平夺权,排除B项;无产阶级第一次尝试建立起政权与巴黎公社有关,排除C项;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成现实的伟大成就与十月革命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切归劳动者所有,那能容得寄生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歌曲出自《国际歌》,是欧仁 鲍狄埃为纪念巴黎公社而创作的,这首歌不仅反映了被压迫阶层的心声,还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C项正确;《马赛曲》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到了振奋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充满了战斗的气息和自由的理念,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尽管最初是为拿破仑而作,但其中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和革命的精神,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诗人田汉作词,作曲家聂耳作曲。它的创作背景是为了纪念那些在30年代中国东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烈们,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马克思主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2. 阶级斗争 共产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共产党 无产阶级
【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根据所学知识,《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其中包括: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财富,由于剥削制度的存在,工人阶级却相对的日益贫困。
(4)1848年《共产 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书中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3.马克思主义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4. 机器生产 手工劳动 “工业革命”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纺织技术的革新纺织技术的革新主要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15. 蒸汽机 蒸汽机 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工厂主要的动力来源。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因此,题干空格处应分别填写:蒸汽机;蒸汽机;工业革命;工厂制度。
16.(1)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或实行“采邑”分封制)王权与教权相结合;经济上:实行庄园制/庄园农奴制。
(2)变化: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动力: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3)材料一反映了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人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材料二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张图片“教皇为查理加冕油画”,这反映出中世纪时期西欧王权与教权相结合,第二张图片反映出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第三张图片反映出中世纪时期西欧的地主庄园经济,据此可归纳出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是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或实行“采邑”分封制)王权与教权相结合;经济上:实行庄园制/庄园农奴制。
(2)变化:根据任务二图表中的比例数据可知,1821年与1770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工业所占比重上升。机械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机械动力是蒸汽机的改进。为了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改进了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应用于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相互联系:材料一图表中的比例数据可知,1821年与1770年相比,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工业所占比重上升。这一时期工业发展加快,根据材料二“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时期,工业迅速发展,在此期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两大阶级的斗争随着增多;工人运动的实践日益增多,经验也随之积累。根据材料“《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因此,可以归纳材料一二的联系为材料一反映了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人为了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材料二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7.(1)影响:罗马共和国走向衰落。
(2)“水手”:哥伦布。“发现”:美洲。
(3)原因: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的财富,但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拿破仑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4)影响:观看电影丰富了娱乐生活和拓展了知识面;观看科幻电影带来了新奇的体验;等等。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电影讲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斯巴达克起义”和所学知识可知,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最大的奴隶起义,动摇了共和国的政治基础。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暴露了共和国体制的严重危机,使罗马共和国走向衰落。
(2)根据材料二“1492”和所学知识可知,“水手”指的是哥伦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但“发现”了美洲大陆。
(3)原因: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知,评价历史人物要结合时代背景,不能简单肯定或否定,因此,可从征服性质、历史影响两个维度分析,如: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的财富,但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拿破仑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4)影响:根据综合上述材料和生活实际可知,电影对我们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例如:观看电影丰富了娱乐生活和拓展了知识面;观看科幻电影带来了新奇的体验;等等。
18.(1)影响: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思想主张: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性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关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时间:1848年。理论:马克思主义。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得出,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
(2)思想主张:根据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主张。性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9.(1)马克思 恩格斯 德国
(2)《共产党宣言》1848年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详解】(1)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马克思,图二是恩格斯。
哪国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国人。
(2)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的名称是《共产党宣言》。
哪一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的名称是《共产党宣言》。
(3)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