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鸦片:以罂粟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镇痛作用,易成瘾,吸食鸦片会引起体质衰弱和精神颓废,寿命缩短。过量使用鸦片还会造成急性中毒而猝死
罂粟: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罂粟果:割开后有白色的汁液流出,见光后氧化成褐色膏状,刮下即是烟膏,是提取加工制作鸦片、吗啡、海洛因的主要原料
鸦片
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麻醉毒品。吸食鸦片又叫“抽大烟”,极易上瘾。长期吸食,不仅耗费大量钱财,最终导致倾家荡产,而且使人变得面黄肌瘦,目光呆滞,有气无力,甚至丧失先天免疫力,患染各种疾病,直至死亡。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社会生产出现新局面,大量产品被机器生产出来.....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英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此时,英国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谁要茶叶?
谁要丝绸?
我要我要!
呢绒、布匹(卖不出去)
茶叶、生丝、瓷器(很畅销)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情况
为什么中国不需要英国生产的布匹?
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
我要我要!
谁要瓷器?
我要我要!
谁要布吗?我有好多~
英国
中国
英国怎么改变贸易逆差?
罪恶的鸦片贸易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
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大量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
从材料指出,哪些人在吸食鸦片?
林则徐 道光帝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1.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2. 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材料二:(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命以来未有
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 魏源
(白银外流)
(摧残身心)
材料一:官员、乡绅、妇女、兵丁……纷纷成为鸦片吸食者。据统计,鸦
片战争的前十年,中国抽鸦片的有1200万人之多。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清朝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任湖广总督期 间,他严禁吸食鸦片,成效显著。后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与此同时,为了解西方情况,他派人翻译外文书报,亲自主持编写《四洲志》。
广东虎门海滩
地点
意义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将鸦片倒入盐水池中,浸泡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沸腾,使鸦片溶解,然后再不停地搅拌,使鸦片完全溶解,最后开闸流入海中。
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块浮雕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会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政府公然支持鸦片走私并主张发动战争。
面对中国禁烟的消息,英方作何反应?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还会发动侵华战争么?
【唯物史观】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鸦片战争的性质: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第二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8月
占香港岛→攻虎门炮台→占广州四方炮台→攻占厦门、定海、宁波→攻占吴淞→进攻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北上攻陷定海→天津大沽口
【时空观念】根据地图,结合教材P6-P7,梳理战争过程。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林则徐撤职查办琦善同英军谈判
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爱国将领的反侵略斗争
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关天培、陈化成、海龄
三元里抗英
【家国情怀】在这场战争中有哪些反抗侵略的英雄人物?你从他们的英勇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血战虎门
人民抗英
【唯物史观】鸦片战争中,偌大的中国为何会败给英国?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狂,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
——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
中国士兵的作战工具主要是传统的铁炮、火绳枪、弓箭、梭标,很难对付敌人的重炮(排炮) ——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军事装备落后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教训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坚持对外开放,更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时间:1842年8月29日
地点:英舰皋华丽号
《南京条约》文本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南京条约》签订双方:中国和英国
《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都是东南沿海城市
他们把大量的棉纺织品和其他商品运到中国来销售,甚至把中国人根本不使用的餐具刀叉和钢琴之类的商品也大批运进来。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便利了资本主义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2100万银元
清政府全年
财政收入的1/3
1个银元
相当于
1533万两白银
约合
0.73两白银
约合
赔款加重了谁的负担?
内容 影响(危害)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
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便利了外国商品的输入
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议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
领事裁判权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美国和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权益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
关税主权不完整
议税
主权完整
领土主权不完整
割地
司法主权不完整
领事裁判
战前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
通商
议税
战后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1949年)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半殖民地
国家形式上独立,但受外国列强控制,丧失了部分主权。
半封建
保留封建主义,但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
人教统编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收集了许多西方书刊,编译成《四洲志》等资料,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受林则徐委托,利用《四洲志》及其他相关资料,编成《海国图志》。这部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思想。
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了部分爱国人士向西方学习和探索的决心,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