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11 11:1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生字积累吧。(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迟延(yán) 勤恳(kěn) 酬谢(chóu) 酿酒(niànɡ)
B.梭子(suō) 偎依(wēi) 焦急(jiāo) 执拗(niù)
C.监狱(yù) 筛子(shāi) 好歹(dǎi) 瞌睡(kē)
D.珊瑚(shāng) 牺牲(xī) 衰老(suāi) 罕见(hǎn)
2.读拼音,写汉字。(13分)
(1)白鹭色素pèi( )合非常适yí( ),白hè( )太大而xián( )生硬。白鹭是一首yùn( )在骨子里的诗,令我们羡mù( )。
(2)李叔叔从小受到家庭良好家风的xūn( )陶,做事不jū( )小节,无私fènɡ( )献,大家非常喜欢他。
(3)织女在天上整天织shā( ),就像坐监yù( )一样,他发shì( )一定要去人间走一tànɡ( )。
二、词语故事会。(14分)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臣”是独体字,部首是“臣”,第六画是竖折。
B.“妨”是左右结构的字,第六画是撇。
C.“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第七画是竖折。
D.“赤”是上下结构的字,部首是“赤”,第四画是撇。
2.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过来。(6分)
谎话 蹦塌 历害 珊瑚 ( )
告秘 衣裳 铺扇 惩罚 ( )
梳头 流传 崔促 喜雀 ( )
3.补充成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金( )辉煌 玲珑( )透 奇珍( )宝 不( )其数
不可思( )富丽堂( ) 丰衣( )食 震天( )地
造句:
三、句子训练家。(14分)
1.根据语境,填上合适的名言。(6分)
(1)看到学生贪玩不学习的时候,老师经常用宋代岳飞的话“ , ,空悲切”来教育大家;有时也用晋代葛洪的名言“不饱食以终日, ”来勉励大家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2)晋代陶渊明的名言:“ , 。及时当勉励, 。”意思是生命力旺盛的人生时段不会重来,一天之中不会有第二次日出;应当及时自勉自励,因为时间和岁月是不等待人的。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光的速度大约是30万千米左右每秒。(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2分)
(2)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 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仿写设问句。)(2分)
(3)照样子,写出下列句子的主要意思。(4分)
例: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鸵鸟比人的奔跑速度快)
①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5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最大速度的6倍多。( )
②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 )
四、课内阅读家。(13分)
1.用几句话概括出《猎人海力布》的主要内容。(5分)
2.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给选文每段都是一幅画,请你给这三幅画各起一个名字。(3分)
(2)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2分)
(3)第三幅画的画面特点是什么?(3分)
五、课外阅读轩。(14分)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样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宫殿石阶,或亭阁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到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太庙中同样老的古松,我也并未因此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的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 ”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 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 (4分)
2.读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流泪是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吗 为什么 (4分)
3.第⑥段中“彩色版画”指的是( )。(3分)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
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
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
4.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3分)
六、作文小木屋。(3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谁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里面有有什么故事呢?那就请你写一写自己的心爱之物吧。注意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在文字里。
参考答案:
一、1. D。 2.(1)配、宜、鹤、嫌、韵、幕;(2)熏、拘、奉;(3)纱、狱、誓、趟。
二、1. B。2.蹦(崩)、历(厉) 、秘(密)、铺(蒲)、崔(催)、雀(鹊); 3.碧、剔、异、计、议、皇、足、动。 造句:略。
三、1.(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不弃功于寸阴;(2)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
2.(1)
(2)示例:太空中有外星人吗 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
(3)①有的流星体运动速度很快;②)敌人用各种方法破坏地道。
四、1.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大家都非常敬爱他。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找打猎,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听懂动物语言的神器,可是一天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空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海力布说出了石头的秘密,结果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2.(1)水田钓鱼、闲立枝头、黄昏低飞;(2)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回答是或不是都可。如回答是,可根据语段中的“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得出,它站得这么高,而且“不安稳”,似是有任务在身。如回答不是,可根据语段中的“它却很悠然”,如果有任务,是在望哨,就不会“很悠然”了。 (3)清纯美丽,生机勃勃。
五、1.“根”,祖国;“兰花”,漂泊在外的游子(含作者)。题目暗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2.不是。其流泪是因见到故乡的花木,触发了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3.B4.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自行枯萎了。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