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第5册第二课
《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呵”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的音乐学习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拥有了一定的音乐积累,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唱游,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地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了提高,初具简谱视唱能力,知道旋律的走向,了解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对音乐课堂充满着热情和求知欲,他们热爱音乐课堂,有着强烈的音乐学习兴趣,因此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老师更好的互动。
设计思路: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欢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跳跃、舞蹈性很强的蒙古族歌曲,体现了小牧民的天真活泼和自豪乐观的情绪,也是蒙古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写照。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我以审美为核心,以情感为主线,通过聆听《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的特色;利用音画图片欣赏,感受蒙古大草原的优美景色,与蒙古拉近距离,使其产生欣赏并向往的心情,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顺理成章的走进大草原,与草原小牧民一起唱歌、跳舞、进行角色置换,参与草原的骑马、射箭、摔跤、舞蹈等特色活动,亲身感受、体验小牧民的快乐,老师语言引导不停地勾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了蒙古,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了歌曲的学习,体现了“跳一跳,够得着”的教学理念。
通过蒙古歌曲的学习与蒙古族建立深厚的感情,学生理解了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培养学生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尚思想品德。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自豪、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蒙古族音乐特色,能自主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根据词曲特点,创编蒙古族舞蹈。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唱出自豪、欢快
的情绪。
教学难点:节奏密集,音域较宽。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聆听《牧歌》,学生进入音乐教室。
2、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原辽阔,有许许多多美丽和神奇的地方令人向往。今天,王老师就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但我们该怎样去呢?别急,我为大家准备了特殊的交通工具,你们看!(出示课件)
马
激发兴趣
:师生骑马走进草原。
教师活动: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师随歌曲做蒙古族骑马律动。
学生活动:随教师律动
3、问题引导
师:“你能听出来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再放歌曲提问)
生:蒙古族。(如果学生一下回答不出来,老师就告诉同学们)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
生:美丽的大草原
师: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小牧民们在做什么呢?
生:骑马、射箭、摔跤……..
师:“这节音乐课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大草原,亲身感受牧民们幸福、喜悦的心情!”
(设计思路:课前进行情境创设,用音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使学生自然地投入主题,教师的语言引导,由骑马进草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层层递进,“润物细无声”的将本课主题融入学生心中。)
(建议:也可以使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作品)
情感体验(学习新歌)
师:我们来到了如诗如画的大草原,听!草原的小朋友唱着歌欢迎我们呢!
展示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的视频资料
师:是谁在唱歌啊?歌曲好听吗?好在哪些方面(情绪?速度?)?(出示课件)
生:小牧民;情绪热情欢快;速度稍快。
师:假如我们是草原上的小牧民,我们能不能唱的这么欢快、自豪呢?
生:能!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欣赏,激发学习兴趣。问题设计不套框框,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使用建议:师良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回答,然后对照课件的答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唱歌曲
草原大练兵(重、难点处理)
师:走入大草原!草原上的小伙伴们派了几个好朋友来欢迎我们,你们想和他们
交朋友吗?
生:想。
师:那就得学会蒙古人会做的事,我们一起来个“草原大练兵”吧!
课件依次展示四个难点节奏,老师做示范,让学生体会并练习,逐个攻破。
(设计思路:草原大练兵主要是难点处理,采用演示法、对比法和练习法提前把难点解决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唱响草原
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掌声鼓励一下!(掌声)草原上的小朋友们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歌唱呢!我们先来学一下吧!
①听范唱,学生边打节拍边轻声哼唱。
师:多好听的歌儿啊!老师也想加入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们的行列,和你们一起体验一下草原小牧民的快乐,这样吧,老师用钢琴弹奏旋律,同学们唱歌词,我们来合作一下!②听老师弹钢琴,随琴学唱一遍,老师及时发现不足并纠正。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正确,要是再投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感情,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快乐的小牧民就更好了,请同学们按照歌曲节奏和老师一起朗读一遍歌词,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并尝试着记住歌词。
③师生一起有感情的读歌词,体会歌曲情绪。(课件展示歌谱,播放伴奏音乐)
师:同学们读得太棒了!用我们朗读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吧!会背歌词的同学尽量背唱。
④播放伴奏音乐,师指挥,全体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师:蒙古族的小朋友这么热情好客,给我们演唱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情?咱们来为歌曲伴奏好不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学唱的重要环节,我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让学生体验、感受歌曲曲调和节奏,
教师语言的赞美和激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唱兴趣,教师的鼓励和点拨,让学生清楚自己下一步的任务。激发兴趣,培养团结互助的意识,导入下一环节)
三、音乐拓展
(一)小小演奏家(合作、探究、创编节奏)
1、小组讨论:双响筒、碰铃、手铃、沙锤四件打击乐器哪件的音色像是马蹄声?
哪件又像是马脖子上的铃铛声?
师示范演奏每件乐器,请学生感受音色特点,得出:双响筒和沙锤可以模拟马蹄声,碰铃和手铃可以模拟铃铛声。
2、师:有没有哪位勇敢的小牧民愿意拿起打击乐器,用“×
×
”和
“×—
”两个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呢?
学生讨论并尝试打节奏(录音机轻声播放歌曲)。
3、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创编出伴奏谱:
( http: / / www.21cnjy.com )
4、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全班同学分成二大组,每组推荐四名同学分别敲击一遍。
师:同学们的打击乐伴奏非常准确,给歌曲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能歌善舞的蒙古人们又给我们表演了蒙古族的经典舞蹈,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计意图:重在全体学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参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生评价,教师评价并鼓励。多给孩子主动权和鼓励的语言,学生会更有兴趣。)
舞动草原
欣赏蒙古舞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他们是与歌舞为伴的民族。舞蹈动作主要有“骑马”“软手”、“抖肩”、“碎步”等,舞姿质朴简单。
师:草原的舞蹈真好看,不学几个动作回去是不是有点遗憾呢?让我们也加入到舞蹈的行列吧!
2、师教学生跳几个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师:请同学们结合歌词,选择合适的动作,边唱歌边做舞蹈动作,全班还是分为两组,分别选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生创编舞蹈并表演
3、师生一起舞起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兴趣,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不要求学生做到非常完美,每人学会一两个动作就是收获,旨在全体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拉近和蒙古人民的距离,培养民族感情)
四、情感升华
师:“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做一个快乐的小牧民,开一个草原音乐会,舞动草原吧!”
打击乐代表,舞蹈演员代表上台表演,其余同学有感情的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教师作为观众观看演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前面所有努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检测,也是最活跃,最兴奋的一个环节,旨在全体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从对音乐的体验中感受到音乐课堂的快乐,从而获得一定的音乐成长。)
六、结束语
师:美丽的大草原如同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群的牛羊似珍珠洒在碧玉盘。祝福我们美丽的草原歌甜花香祝愿我们热情好客的蒙古同胞幸福安康!
(播放范唱,学生唱着歌曲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结束语犹如点睛之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的一堂愉快的音乐课画上圆满的句号。学生对蒙古大草原充满了向往,对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充满了好感和友谊)
教学反思: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本课时我以唱歌教学为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以情感为主线贯穿始终,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民族友谊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关注知识的渗透,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以参与音乐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环环相扣,让学生从头至尾地充满热情。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多次出现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全方位的参与活动是本课的亮点。学生的演唱效果很好,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创编伴奏的过程比较混乱,纪律不好,下节课得注意严格要求学生交流的声音及敲击打击乐器时的力度要轻;在创编舞蹈环节上,由于农村学生没有舞蹈基础,大部分学生有羞怯心理,不敢大胆尝试,以后要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本节课总体比较活跃,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情绪高涨,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真正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