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5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技术试题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25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技术试题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5-11-11 21: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华十校2025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
技术试题卷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14页,第一部分1至7
页,第二部分8至1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
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
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
合题目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题:
某校举办“家校安全教育日”活动,包括用电安全、出行安全、生活安全等内容。该活动通过
直播、公众号等形式传播,家长可参与线上或线下活动,实名注册后可互动与留言。
1.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线上活动才会产生数据 B.直播视频以二进制形式存储
C.留言数据用文件形式处理效率最高 D.活动视频可回放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2.关于信息安全与信息社会责任,下列行为合适的是( )
A.用户可选择实名或匿名留言 B.用他人的信息注册并参与活动
C.将用户信息打包后出售 D.所有注册用户均可查看后台数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6题:
某智慧停车场系统有如下功能:识别车牌,记录进出场时间;支持刷脸支付、手机扫码支付、
ETC支付或车牌识别支付;车主可通过APP或网站查询空余车位,停车、缴费记录等。
3.下列关于该系统中硬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刷脸设备是该系统中的硬件 B.ETC支付可由RFID技术实现
C.每个车位需配置传感器或摄像头 D.车牌属于该系统的输入设备
4.该系统的下列功能中,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识别车牌后自动支付停车费 B.手机扫码支付停车费
C.识别ETC自动支付停车费 D.通过APP查询缴费记录
5.关于该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有输入功能,但没有输出功能 B.该系统中的APP属于应用软件
C.缴费过程仅体现了数据的查询功能 D.系统中所有设备使用相同的传输协议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1(共14页)
6.停车场分4个区,每个区有120个车位,每个车位有2个传感器,若使用二进制对这些传感
器进行编码,最少需要二进制位数是( )位。
A.8 B.9 A
C.10 D.11 B E
7.二叉树逆前序遍历:是指按根、右子树、左子树顺序进行遍历。如
图所示的二叉树,该二叉树的逆前序遍历结果是( ) ① ①
A. ABCDEFG B. CGBDAEF ⑥
C. AEFBCGD D. AEFBDCG 第7题图
8.某队列的队首至队尾元素依次为4,3,5,6,9,6。做如下操作:队首元素X出队,若X是3的倍数
则将X-1、X+1人队,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队列为空。操作过程中队列最大长度是( )
A.5 B.6 C.7 D.8
9.有如第9题图所示流程图:在流程图中①②处分别填入以下内容后,输出的值与其它三项
不同的是( )
A.①[2,4,7,5,3] ②a[i]==i%2 i-0,t-0
B.①[23,15,46,9.7] ②a[i]>a[(i+2)] a= ①
C.①{1:2,0:4,2:3,3:1,4:1} ②ali]+1==a[aill Ni<5
D.①"aabbab" ②al[i]==a[i+1] 更Y N
10.有如下程序段: ② 输出的值
重Y
a = [2,-1,-4,0,0,-2] t-t+1
L=-1;R= 6;i=0
while iif ali]<0: 第9题图
L= L+1
a[i],a[L] = a[L],a[i]
i=i+ 1
elif ali]>0:
R =R- 1
a[i],a[R] = a[R], ali]
else:
i= i+1
运行程序后,列表a的值为( )
A.[-4,-1,-2,0,0,2] B.[-2,-1,-4,0,0,2]
C. [0,0,-2,-1,-4,2] D.[-1,-2,-4,0,0,2]
11.有如下程序段,用于将列表a中的字符串根据长度分类,将长度为x的单词存储至链表头
为head[x]的链表中,则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node =Ⅱ
head =[-1]*100; tail =[-1]*100
for i in a:
x = len(i)
node.append([i,-1])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2(共14页)
if head[x] ==-1:
head[x] = tail[x] = len(node)- 1
else:
tail[x] = len(node)-1
A. node[tail[x][1] = len(node)- 1 B. node[tail[xⅢ1] =-1
C. tail[len(node)-1] =-1 D. node[x[1] = len(node)-1
12.编写代码,实现功能消除字符串s中连续三个及以上相同的字母(如果消除后出现新的连
续字符则一并消除)。例如,输入“ABBCCDDDCBBA”,输出结果为“AA”。
s = input()+"."
s1=[""]*(len(s)+1); t1=0 #存储结果字符
s2= [0]*(len(s)+1); t2=0 #存储连续计数
for i in s:
while s2[t2]>=3 and i!=sl[1]:
1-= s2[it2]; 12-= 1
if i == sI[1]:
①_
else:
12+= 1;s2[t2] =1
t1+= 1;②
#输出s1[1:t1]的内容,代码略
则划线处应填的代码是( )
A.①s2[t2] += 1 ②s1[t1] = sl[s2[t2]] B.①s1[t1] =i ②s1[t1] = sl[t1-1]
C.①s2[t2]+=1 ②s1[t1] =i D.①s1[t1] =i ②s1[t2] = 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9分,第15题9分,共26分。)
13.某社区要搭建一个“安全监测系统”,用于监控活动室的温度、烟雾浓度等数据,并根据阈值
自动控制或接收服务器指令控制相关执行器,可通过浏览器查询实时和历史数据。系统结
构如第13题图所示:
执行器1 执行器2 Web服务器 数据库
传感器1 浏览器1
智能终端 5G模块 互联网
传感器2 浏览器2
第13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的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单选,填字母:A. C/S架构/ B. B/S架
构)
(2)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若更换不同型号的温度传感器,可能需要修改▲(单
选,填字母:A.智能终端程序/B.服务器端程序/ C.智能终端和服务器端程序)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3(共14页)
(3)下列关于该系统数据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
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错的得0分)
A.该系统大部分数据处理在服务器端完成
B.传感器数据保存在智能终端,浏览记录保存在数据库
C.该社区活动室网络故障会影响该系统正常运行
D.若增加湿度监控功能,需要增加湿度传感器
E.可以通过服务器打开温控或烟控设备
(4)由于活动室温度数据一天中变化不大,智能终端相关数据上传采用以下策略:当数据变
化大于t时上传一次温度数据,否则不上传。请在程序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导入相关库,并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变化阈值t,代码略
#传感器获取第一个温度数据存入tmp
while True:
#从传感器获取温度值,保存在newtmp中,代码略
if ▲:
#将newtmp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代码略
tmp = newtmp
sleep(1000)#延时1分钟
(5)请按例写出“浏览温度的历史数据”的数据流转过程:_▲_。
(例如,温度数据获取:温度传感器→智能终端)
14.某社区设有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可以分类统计居民投放的垃圾,且可回收物按重量获
得积分。“塑料”每公斤3分,“纸张”每公斤5分,“金属”每公斤8分,其他类型2分。9月部
分数据如第14题图a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叫社医磨民垃级分频和分前十起
户名垃圾类型 可回收 重量(kg) 日期
101 塑料 是 1 2025/9/1 8:00
102 塑料 是 0.2 2025/9/1 8:05
101 厨余 否 1.6 2025/9/18:10
103 纸张 是 0.8 2025/9/18:15
104 有害 否 2.1 2025/9/1820
105 玻璃 是 0.5 2025/9/18:25
102 厨余 否 1.3 2025/9/1 8:30
106 金属 是 0.3 2025/9/18:35
第14题图a 第14题图b
(1)若要计算各户积分,需要先数据清洗,排除不可回收物的相关记录。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read_excel("9.xlsx")#读取9月数据文件
▲#补充数据清洗语句
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是▲(单选,填字母):
A. df_clean = d[d["可回收"]=="是"] B. df_clean = d[d["可回收"]=="否"]
C. df_clean = df[df["垃圾类型"]!="厨余"]
(2)若要计算积分,并绘制积分前十名的条形图(如第14题图b所示),请完成划线处①、②
的填空: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4(共14页)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_clean["积分"]=0
for idx in df_clean.index:
ctype = df_clean.at[idx,"垃圾类型"]
weight = df_clean.at[idx,"重量(kg)"]
if ctype =="塑料":
df_clean.at[idx,"积分"]= weight*3
elif ctype=="纸张":
df_clean.at[idx,"积分"]=_①_
elif ctype =="金属":
df_clean.at[idx,"积分"]= weight*8
else:# 其他可回收类型(如玻璃)
df_clean.at[idx,"积分"]= weight *2
df_total = df_clean.groupby("户名",as_index = False)Ⅱ"积分"J].sum()
df_sorted =df_total.sort_values("②___",ascending = False)
# 取排序后的前10行数据,并绘制条形图,代码略
(3)社区80个住户编号范围是:101-180,每年社区会对积分最高的若干户进行奖励。为了
避免突击式攒积分,要求获奖住户在一年12个月中,至少有k次进入当月的积分前十
名。编写程序,从高到低输出符合条件的户名及积分,请完成划线处①②的填空:
#全年各户的总积分已存入一维列表ts(若ts[0]为80,表示101住户全年积分为80)
#全年每月积分前十名的户名已存入 top10列表,格式如:[1月前10].[2月前10], 1
#例如:[[101,106,103, ..., ,表示1月第1是101户,第2是106户,
cnt = [0]*80 #初始为0
for s in top10:
for x in s:
idx =x- 101

ans =;n=0
for i in range(80):
if cntji]>= k:
idx = 101+i
ans.append([idx,ts[il)#在列表ans末尾添加元素
n +=1
j=n-1
while②:
ans[j],ans[j-1] = ans[j-1],ans[j]
j-=1
#输出ans列表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5(共14页)
15.某片n*n的区域设有一些共享单车停车点,每个停车点设置了目标车辆数,但是实际停车
数并不一定等于目标车辆数。每天凌晨会有一辆调度车(有容量限制)从区域左上角(0,0),
即第0行第0列位置出发,通过以下规则调整实际车辆数为目标车辆数。
调度车每次移动到最近的超出目标车辆数的停车点,将多余的车辆装载(不超调度车
容量限制),再移动到最近的小于目标车辆数的停车点,将车辆补足至目标数(可能一次调
度无法完全补足)。当所有停车点的数量均达到目标车辆数后,调度车回到(0,0)号点。
0101
2240 01 01 0 1 01 0 122 2 2 2 0 4 0 4 0实际车辆数 目标车辆数
第15题图a 第15题图b
当n等于2时,该区域的实际车辆数与目标车辆数如第15题图a所示,则调度车在容
量为2时可移动4步完成调度。实现过程如图b所示,灰色区域表示调度车当前所在区域,
调度车移动轨迹为:(0,0)→(1,0)→(1,1)存储2辆车→(1,0)补足至4辆车→(0,0)。
从(x1,y1)移动到(x2,y2)的距离计算公式为:Ix1-x21+ ly1-y21。
(1)若在样例中,调度车的容量为1时,则调度车移动的总距离为▲。
(2)由于调度车电量有限,移动距离最大为C,求移动距离不超过C的前提下,调度车完成
"调""度所需的最小容量(利用二分查找加速最小容量的计算),请回答下列问题。
输入初始数据,代码略
status保存实际车辆数,如[[0,1],[2,2];target保存目标车辆数,如[[0.1], [4,0I
diff保存实际车辆数与目标车辆数的差值,如[0,0].[-2,2]];C是最大移动距离
#""
diff =[[]*n for i in range(n)]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diffili] = statusilli] - targeili]
L= 1;R=▲
while L<= R:
m =(L+ R)// 2
if check(m, diff)== True: #检查容量为m时,能否完成调度
R=m- 1
else:
L=m+1
print(L)
对于R的初始值,下列设置不正确是( )
A.车辆总数 B.所有停车点中实际车辆数的最大值
C.停车点总数 D.所有停车点中实际车辆数与目标车辆数差值的最大值
(3)find函数用于在列表diff中,查找距离(px,py)最近的位置,python代码如下:
def find(diff, px,py,f):#f为1时找最近的正数,-1时找最近的负数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6(共14页)
n= len(diff)
for k in range(1,n*2):#从小到大枚举k步下能到达的距离
for i in range(1,k):
if px+i0:
return px + i, py +k-i
if px-i>=0 and py+k-i0:
return px-i,py +k-i
if px+i=0 and diffpx+iIpy-k+i]*f>0:
return px+ i,py-k+i
if px-i>=0 and py-k+i>=0 and diffpx-ilpy-k+i]*f>0:
return px- i,py-k+i
return -1,-1
加框处代码有错,应修改为▲。
(4)函数check(M, diff)用于验证限制为M的情况是否可以完成调度,Python代码如下。请
完成划线处的代码填空。
def check(M, diff):
#将列表diff复制到列表d,代码略
px,py =0,0 #当前调度车所在位置
cnt =0 #移动总距离
while True:
x,y= find(d, px,py,1)
if x ==-1: break
cnt += abs(px-x)+ abs(py -y)
px,py = x, y
x,y = find(d, px,py,-1)
if x ==-1: break
cnt += abs(px-x)+ abs(py -y)
if d[px][py]<=M:

d[pxllpy] =0
else:
d[xIy] +=M
d[pxI[py]-=M
px,py =x,y
if____②__: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7(共14页)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随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快速突破,已从单一的医疗康复领域逐步向多模态融合、智能交互
方向发展,在神经疾病治疗、人机协同等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果。下列关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说
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多模态融合、智能交互,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在神经疾病治疗、人机协同等方向取得了显著成果,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帮助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设备完成日常动作,体现技术解放人
D.在神经信号解码算法、非侵入式信号采集技术等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壁垒,体现了技
术的专利性
17.对如图所示扫地机器人设计进行的分析与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

第17题图
A.底部滚刷可升降设计,遇到地毯时能自动抬高滚刷高度,主要考虑“环境”因素
B.可通过手机APP设定清扫时间、划定禁区,符合设计的实用性原则
C.机身边缘包裹防撞条,碰撞时能避免刮伤家具漆面,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D.顶部配备多色LED指示灯,传递机器运行状态,考虑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18.如图是小明设计的铅笔盒,若要通过孔a、b实现盒盖、盒身的开合,以下连接杆方案中不合
理的是( )
b ·
A a(⑥
◎)b 盒盖 盒身
B a ⑥ 盒盖
b 连接杆 9◎ a
C a
盒身
b
b
D a
第18题图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8(共14页)
19.下列三视图中,左视图不符合投影关系的是( )
A B C D
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中,小明用一块大小合适的木块加工出如图所示的手机支架。完成20~
21题。
圆角 嵌槽嵌槽
第20~21题图
20.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 )
A.钢锯比刀锯更适合嵌槽的加工 B.画线时误画的线条可用橡皮擦去
C.圆角用钢丝锯锯割,效率更高 D.木材具有各向同性,规划时无须关注木纹方向
21.下列手机支架加工流程设计最合理的是( )
A.画线→锉削→锯割→刨削 B.画线→锯割→凿削→锉削
C.画线→钻孔→锯割→锉削 D.画线→冲眼→钻孔→锯割→锉削
22.如图所示的压紧机构,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杆1、杆2带动压杆竖直向下压紧工件。下列关于
该压紧机构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杆1
杆2 食

8 液压杆
压杆
液压缸
工件
机架
第22题图
A.杆1与杆2始终平行 B.液压缸与机架之间的连接应为铰连接
C.工件压紧时,杆1受压 D.工件压紧时,杆2受拉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9(共14页)
快递分拣系统可实现快递的自动识别与分类,其核心组成包括识别摄像头、数据处理计算
机、分拣机械臂、传送带及分装箱。其控制过程为:摄像头拍摄快递面单并上传信息,计算机识别
面单中的信息后,明确投放位置目标、计算出相关投放时间,并调整传送带速度,由分拣机械臂
将快递夹抓投放至对应的分装箱,完成分拣。据此完成第23-24题。
识别摄像头
分拣机械臂
分装箱
传送带
数据处理计算机
第23~24题图
23.下列关于快递分拣系统的分析中,不恰当的是( )
A.识别摄像头的识别精度会影响分拣正确率,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B.机械臂的分拣投放时间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匹配,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C.设计时通过力学计算与多次试验确定机械臂的抓取力度,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
D.设计时在保证分拣准确率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提升分拣效率、降低设备能耗,体现了系
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
24.关于快递分拣控制系统,以下分析中,恰当的是( )
A.被控对象是分拣机械臂
B.数据处理计算机的输出是控制量
C.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
D.快递面单褶皱导致摄像头识别失败,属于系统的干扰因素
25.如图所示是机要文件防盗报警电路。其中压电片触摸后能够使Ua>Ub,IC1输出高电平,蜂
鸣器 BL1发声;当压电片未被触摸时,使IC1输出低电平,蜂鸣器BL1不发声。小明准备在
印刷电路板上制作该报警电路。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
R2[ si
b VD1
IC1 十十
a- 3V+ R1[
压电片 RP1 BLI
第25题图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10(共14页)
A.集成电路IC1的引脚数量为3个
B.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VD1时,将转换开关拨到×1K挡。如果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
板,指针偏向右侧,说明二极管功能正常
C. BL1为无源蜂鸣器
D.将元器件焊接在印刷电路板时,应该先焊接体积小的,再焊接体积大的
26.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数据选择器。其功能是:在选择控制信号的作用下,能从多路输入的
数据中选择其中一路输出。当需要A3数据被选择输出时,控制端的信号应为( )
A0 &
A1 &
输入端 ≥1 Y
A2 &
输出端
A3 &
1
SO S1 控制端
第26题图
A. SO=1、S1=1 B. SO=0、S1=1 C. SO=1、S1=0 D. S0=0、S1=0
27.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光控手动延时LED电路。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Vc
R4
RI
买 R3
SB R2 VT2
+Cl VT1
Rg VD1
VD2
第27题图
A.适当增加C1的容量,可以延长VD1的亮灯时间
B.适当增加R1的阻值,可以延缓VD1的亮灯
C.如果VD2断路,当光线暗时按下SB,灯仍能延时熄灭
D.如果Cl短路,按压SB后VD1无法延时熄灭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11(共14页)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小题8分,第29小题10分,第30小题8分,共26分。
各小题中“___”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
28.小明发现传统马桶盖使用时存在噪音大、清洁不便等问题,准备设计一款更便捷实用的马
桶盖,请完成以下任务:
盖板
马桶 座圈
第28题图
(1)小明从设计的一般原则角度进行了思考,合理的是(单选)▲;
A.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选用抗菌易清洁且可回收的塑料材质制作马桶盖
B.依据国家标准GB/T23131-2008《坐便器盖板》标准中“慢落时间不小于3S”要求而制
作,说明越慢越符合技术规范
C.从经济原则出发,在保证缓降功能、承重性能达标的前提下,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
成本,而不需要考虑使用成本
(2)小明对马桶盖进行的设计分析中,不合理的是(单选)▲;
A.马桶盖的尺寸需与马桶型号匹配,确保安装适配性
B.盖板与座圈的连接宜采用刚连接,方便操作
C.座圈的内部骨架采用一体成型的刚性结构,以保证强度
(3)对马桶盖进行试验时,将盖板开合试验的正常角度增大20°;在开合盖板边缘及座圈前
端施加总载荷5kN并保持3min,观察结构是否有开裂。该试验为▲;
A.模拟试验 B.强化试验 C.虚拟试验
(4)小明构思了马桶盖连接的方案,其中较合理的是(单选)▲_;
螺栓 盖板 螺母
马桶 双头螺柱
座圈
盖板 螺母 螺母
座圈
A B
对锁螺母
铆钉
螺栓
C D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12(共14页)
29.小明了解到爷爷每次从马桶起身时,因腿部无力需扶着马桶边缘缓慢站起。为此小明想设
计一款助力爷爷站起的可升降扶手,设计要求如下:
50
270 36
第29题图
(a)装置工作平稳可靠,具有一定强度;
(b)扶手升降的行程为0.4m;
(c)具备断电锁定功能;
(d)采用电机驱动,通过往复运动机构或电机的正反转实现扶手的升降。
请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该装置时,不需考虑的是(多选)▲(全选对得分);
A.马桶盖的尺寸 B.电机的型号 C.座圈的硬度 D.扶手的材料
(2)请在头脑中构思符合设计要求的多个方案,并画出最优方案的设计草图(电机可用方框
表示),简要说明方案的工作过程;
(3)在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30.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台灯调光模型电路,其工作原理为:通过调节Rp滑动端的位置来改
IC1输出高电平的持续时间,从而改变灯的亮度。高电平时间变长、低电平时间变短时,台灯
变亮,反之变暗。请完成以下任务:
(1)电路通电后正常工作,Rp向下调节时,VD2亮度将(单选)▲;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2)如VD2不亮,则以下原因可能的是(单选)▲;
A.C1击穿 B. R2短路 C. R1短路 D. VD1反接
+Vcc
O
VD1 R5
平 R1 R3
+ R4 VD2Rp IC1 VT
+
C1 R2
第30题图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13(共14页)
(3)为了VD2可以更亮,小明重新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多选)▲(全选对
得分);
±Vec ±Vee
O 0
VD1 R3 R5 VDI R3 RS
平 RI 长 平 RIVD3 R4 VD2 VD3十 R4 VD2
Rp ICI VT Rp ICI VT
+ 十
C1: R2 C1 R2
A B
+Vcc Vee
O
VDI R5 VD1 R5
平 RI 本 RI
Rp R3 VD2 Rp R3 VD2
本 R4 R4
VD3[ ICI

VT VD3L ICL VT
+ +
C1: R2 Ci: R2
C D
(4)由于IC1损坏,小明拟采用555时基电路实现相同功能,请帮助小明在虚线框1中连线
完成电路设计。
+Vcc
0- O
R5
Q
。 84O- 7 R4 VD2o+ 6NE5553 VTo 2 5 C2
O-
虚线框1
十校高三技术试题卷—14(共14页)
金华十校2025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
技术试题卷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题:
某校举办“家校安全教育日”活动,包括用电安全、出行安全、生活安全等内容。该活
动通过直播、公众号等形式传播,家长可参与线上或线下活动,实名注册后可互动与留言。
1.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线上活动才会产生数据 B.直播视频以二进制形式存储
C.留言数据用文件形式处理效率最高 D.活动视频可回放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答案:B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线下活动也会产生数据(如注册信息);选项B正确,计算机中所有
数据(包括视频、文本等)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选项C错误,因为留言数据通常存储
在数据库中处理效率更高;选项D错误,活动视频可回放体现的是信息的共享性,而非时效
性。
2.关于信息安全与信息社会责任,下列行为合适的是( )
A.用户可选择实名或匿名留言 B.用他人的信息注册并参与活动
C.将用户信息打包后出售 D.所有注册用户均可查看后台数据
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尊重用户隐私,给予用户选择权,是合适的行为;选项B错误,因为冒
充他人,侵犯他人隐私;选项C错误,用户信息是个人敏感数据,不允许出售给他人;选项
D允许所有用户查看后台数据,可能泄露敏感信息,不合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6题:
某智慧停车场系统有如下功能:识别车牌,记录进出场时间;支持刷脸支付、手机扫码
支付、ETC支付或车牌识别支付;车主可通过APP或网站查询空余车位,停车、缴费记录等。
3.下列关于该系统中硬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刷脸设备是该系统中的硬件 B.ETC支付可由RFID技术实现
C.每个车位需配置传感器或摄像头 D.车牌属于该系统的输入设备
答案:D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刷脸设备、ETC等都属于该系统中的硬件;选项B说法正确,ETC
支付可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合使用RFID技术实现;选项C说法正确,可使用传感器或摄像头
来标记车位状态;选项D说法不正确,车牌不是输入设备,扫描车牌的设备才是输入设备。
4.该系统的下列功能中,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
A.识别车牌后自动支付停车费 B.手机扫码支付停车费
C.识别ETC自动支付停车费 D.通过APP查询缴费记录
答案:A
解析:选项A中识别车牌涉及图像识别技术,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选项B用手机扫码只是
简单的图像采集;选项C中的ETC支付使用的是RFID技术;选项D是数据库查询功能,不属
于人工智能。
5.关于该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系统有输入功能,但没有输出功能 B.该系统中的APP属于应用软件
C.缴费过程仅体现了数据的查询功能 D.系统中所有设备使用相同的传输协议
答案:B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系统查询结果的显示就是输出功能;选项B正确,APP是应用软件,
为用户提供特定功能;选项C错误,缴费过程除了查询外,还涉及数据更新;选项D错误,
系统中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传输协议(如Wi-Fi、蓝牙等)。
6.停车场分4个区,每个区有120个车位,每个车位有2个传感器,若使用二进制对这些传
感器进行编码,最少需要二进制位数是( )位。
A.8 B.9 A
C.10 D.11 B E
答案:C
C D
解析:传感器总数为4×120×2=960个。二进制编码需要满 F
足2^n≥960,2~10= 1024(满足),因此最少需要10位二进制 G 第7题图
数。
7.二叉树逆前序遍历:是指按根、右子树、左子树顺序进行遍历。如图所示的二叉树,该二
叉树的逆前序遍历结果是( )
A.ABCDEFG B.CGBDAEF
C.AEFBCGD D.AEFBDCG
答案:D
解析:首先遍历根A,再遍历右子树,最后遍历左子树:根A的右子树只有2个节点,先根
再右,所以为EF;根A的左子树先遍历子树根B,再遍历节点D,最后遍历B的左子树CG。
综合以上遍历过程,该二叉树的逆前序遍历结果是AEGBDCG。
8.某队列的队首至队尾元素依次为4,3,5,6,9,6。做如下操作:队首元素X出队,若X是3
的倍数则将X-1、X+1入队,重复这个过程,直到队列为空。操作过程中队列最大长度是( )
A.5 B.6 C.7 D.8
答案:D
解析:队列初始元素为4、3、5、6、9、6。模拟操作过程:
出队4(非3倍数),队列变为[3,5,6,9,6](长度5)。
出队3(3倍数),入队2和4,队列变为[5,6,9,6,2,4](长度6)。
出队5(非3倍数),队列变为[6,9,6,2,4](长度5)。
出队6(3倍数),入队5和7,队列变为[9,6,2,4,5,7](长度6)。
出队9(3倍数),入队8和10,队列变为[6,2,4,5,7,8,10](长度7)。
出队6(3倍数),入队5和7,队列变为[2,4,5,7,8,10,5,7](长度8)。
后续出队操作队列长度减小。
操作过程中队列最大长度为8,因此正确答案是D。
9.有如第9题图所示流程图:在流程图中①②处分别填入以下内容
后,输出的值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i-0,t-0
a= ①
A.①[2,4,7,5,3] ②a[i]==i%2 N
B.①[23,15,46,9,7] ②a[i]>a[(i+2)] i<5 Y
C.①{1:2,0:4,2:3,3:1,4:1} ②a[i]+1==a[a[i]] N②
输出t的值
D.①"aabbab" ②a[i]==a[i+1] Y
答案:C t-t+1
解析:选项A,考察的是判断列表a中的索引号与数值是否同奇偶, i-i+1
并输出同奇同偶的个数,共2个。
选项B,将列表a中的数字形成环,索引号从0开始,统计每个位置 第9题图
的数字大于其后第2个位置数字的个数,共2个。
选项C,考察字典的使用,可列表观察:
1 a[i] a[a[i]]
0 4 1
1 2 3
2 3 1
3 1 2
4 1 2
然后统计第3列比第2列大1的个数,共有3个。
选项D,统计字符串a的前5个位置字符与其后字符相同的个数,共2个。
所以正确答案是C。
10.有如下程序段:
a = [2,-1,-4,0,0,-2]
L=-1;R= 6;i=0
while iif a[i]<0:
L=L+ 1
a[i],a[L] = a[L],a[i]
i=i+1
elif a[i]>0:
R=R- 1
a[i], a[R] = a[R],a[i]
else:
i=i+1
运行程序后,列表a的值为( )
A.[-4,-1,-2,0,0,2] B.[-2,-1,-4,0,0,2]
C.[0,0,-2,-1,-4,2] D.[-1,-2,-4,0,0,2]
答案:B
解析:首先本题可以通过简单模拟得出结果。程序功能是以数据的正负作为关键字排序,负
数在前,正数在后,0在中间,其中索引值<=L的数字均为负数,>=R的数字均为正数,介于
之间的是0,所以当a[i]为负,则通过交换存储至位置L,若为正,则存储至位置R,对应更
新L和R,值得注意的是当i和L交换之后,i是一个新的数字,需要继续判断,所以不能往
下移动。而负数内部和正数内部的顺序并不一定保持原始顺序,取决于正负数的分布。
11.有如下程序段,用于将列表a中的字符串根据长度分类,将长度为x的单词存储至链表头
为head[x]的链表中,则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
node = []
head = [-1]*100; tail = [-1]*100
for i in a:
x = len(i)
node.append([i,-1])
if head[x] ==-1:
head[x] = tail[x] = len(node)- 1
else:
tail[x] = len(node)-1
A.node[tail[x]][1] = len(node)- 1 B.node[tail[x]][1] =-1
C.tail[len(node)-1]=-1 D.node[x][1]= len(node)- 1
答案:A
解析:程序以多链表+尾插法实现分组。其中若长度为x,则找到链表头head[x],并将新节
点node 插入尾部。注意到tail表示尾指针,所以先将新节点指向-1,随后更新尾指针为新
节点。
12.编写代码,实现功能消除字符串s中连续三个及以上相同的字母(如果消除后出现新的连
续字符则一并消除)。例如,输入“ABBCCDDDCBBA”,输出结果为“AA”。
s = input()+"."
s1=[""]*(len(s)+1); t1=0 #存储结果字符
s2= [0]*(len(s)+1); t2=0 #存储连续计数
for i in s:
while s2[t2]>=3 and i!= s1[t1]:
t1-= s2[t2];t2 -=1
if i== s1[t1]:
①__
else:
t2 +=1;s2[t2] =1
t1 +=1;___②_
#输出s1[1:t1]的内容,代码略
则划线处应填的代码是( )
A.①s2[t2] +=1 ②s1[t1] = s1[s2[t2]] B.①s1[t1] =i ②s1[t1] =s1[t1-1]
C.①s2[t2] +=1 ②s1[t1]=i D.①s1[t1] = i ②s1[t2]=1
答案:C
解析:本题利用两个栈高效实现功能。s1存储字符,s2存储计数,所以当i等于s1栈顶时,
将s2栈顶+1,表示当前连续字符增加,若不相等,则连续字符被打断,但不能直接更新连续
数字为1,要保留之前的数据(因为可能在连续消除中去除一段后可能前后相接形成新的>=3
的情况),所以s2新入栈一个数字1,表示s1栈顶的新的连续计数。第②空即新字符入栈s1。
还有一处细节,while循环必须保证i!= s1[t1],如此保证连续字符不会在达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9分,第15题9分,共26分。
13.某社区要搭建一个“安全监测系统”,用于监控活动室的温度、烟雾浓度等数据,并根据
阈值自动控制或接收服务器指令控制相关执行器,可通过浏览器查询实时和历史数据。系统
结构如第13题图所示
执行器1 执行器2 Web服务器 数据库
传感器1 浏览器1
智能终端 5G模块 互联网
传感器2 浏览器2
第13题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系统的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单选,填字母:A.C/S架构/B.B/S架构)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及系统架构图可知,该系统主要使用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2)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若更换不同型号的温度传感器,可能需要修改_▲
(单选,填字母:A.智能终端程序/B.服务器端程序/C.智能终端和服务器端程序)
答案:A
解析:智能终端直接与温度传感器连接,负责读取传感器的原始数据、处理信号转换、并可
能进行数据格式化。不同型号的温度传感器可能具有不同的接口(如I2C、SPI、模拟信号)、
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校准要求。因此,更换传感器时,智能终端程序需要调整以适配新传
感器的硬件驱动、数据读取逻辑和可能的数据转换代码。一般智能终端程序在发送数据前已
经将新传感器的数据转换为与原来一致的格式,服务器端程序就不需要修改,因为它不直接
与传感器交互。
(3)下列关于该系统数据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有▲_(多选,填字母)。(注:全
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错的得0分)
A.该系统大部分数据处理在服务器端完成
B.传感器数据保存在智能终端,浏览记录保存在数据库
C.该社区活动室网络故障会影响该系统正常运行
D.若增加湿度监控功能,需要增加湿度传感器
E.可以通过服务器打开温控或烟控设备
答案:ADE
解析:该系统是B/S架构,大部分数据处理再服务器端,因此A选项正确;传感器数据保存
在数据库,不在智能终端,所以B选项错误;该系统智能终端使用5G模块连接互联网,所以
社区活动室网络故障不会影响该系统正常运行,所以C选项错误;若增加湿度监控功能,需
要增加湿度传感器,用来采集湿度数据,所以D选项正确;温控或烟控设备可由智能终端直
接控制,也可由服务器返回给智能终端的数据控制温控或烟控设备,所以E选项正确。
(4)由于活动室温度数据一天中变化不大,智能终端相关数据上传采用以下策略:当数据变
化大于t时上传一次温度数据,否则不上传。请在程序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导入相关库,并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变化阈值t,代码略
#传感器获取第一个温度数据存入tmp
while True:
# 从传感器获取温度值,保存在newtmp中,代码略
if▲__:
#将newtmp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代码略
tmp =newtmp
sleep(1000)#延时 1分钟
答案:newtmp- tmp>t or newtmp- tmp<-t 或tmp- newtmp>t or tmp- newtmp<
-t 或 abs(tmp- newtmp)>t 或 abs(newtmp - tmp)>t
解析:tmp 保存了上一次上传的温度(除初值),newtmp是最新获取到的温度数据,所以两者
差值大于t时,需要上传温度数据。注意有多种写法。
(5)请按例写出“浏览温度的历史数据”的数据流转过程:___▲
(例如,温度数据获取:温度传感器→ 智能终端)
答案:浏览器→ 互联网→服务器→数据库→ 服务器→ 互联网→ 浏览器 或 浏
览器之 互联网之 服务器 数据库 或 浏览器→服务器→ 浏览器 或浏览器之服
务器 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浏览温度的历史数据这个行为,主要是浏览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做出响应,并返回相
关信息到浏览器,所以应该是双向的,答案中可以包括互联网,或者数据库,假如有,一定
要注意数据流向的顺序。
14.某社区设有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可以分类统计居民投放的垃圾,且可回收物按重量获
得积分。“塑料”每公斤3分,“纸张”每公斤5分,“金属”每公斤8分,其他类型 2
分。9月部分数据如第14题图a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9月社区居医垃圾分责积分的十名
户名垃圾类型 可回收 重量(kg) 日期
101 塑料 是 1 2025/9/1 8:00
102 塑料 是 02 2025/9/1 8:05
101 厨余 否 1.6 2025/9/1 8:10
103 纸张 是 0.8 2025/9/1 8:15 职树
104 有害 否 2.1 2025/9/18:20
105 玻璃 是 0.5 2025/9/18:25
102 厨余 否 1.3 2025/9/18:30
106 金属 是 0.3 2025/9/1 8:35
塞飘户名
第14题图a 第14题图b
(1)若要计算各户积分,需要先数据清洗,排除不可回收物的相关记录。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read_excel("9.x1sx")# 读取9月数据文件
▲__# 补充数据清洗语句
划线处应填入的代码是 ▲(单选,填字母):
A.df_clean = df[df[”可回收”]=="是”] B.df_clean = df[df[”可回收”]=="否"]
C.df_clean = df[df[“垃圾类型”]!="厨余”]
答案:A
解析:观察第14题图a可知,“可回收”列下有:是和否两种情况,因此可以通过A选项语
句筛选出(留下)可回收的相关记录。B选项会留下不可回收的记录,C选项只是把厨余类的
垃圾排除了,都不正确。因此该题选A。
(2)若要计算积分,并绘制积分前十名的条形图(如第14题图b所示),请完成划线处①、
②的填空: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f_clean[”积分”] =0
for idx in df_clean.index:
ctype = df_clean.at[idx,"垃圾类型"]
weight = df_clean.at[idx,"重量(kg)"]
if ctype ==“塑料”:
df_clean.at[idx,“积分”]= weight*3
elif ctype =="纸张":
df_clean.at[idx,"积分"]=①___
elif ctype =="金属":
df_clean.at[idx,"积分"]= weight*8
else:# 其他可回收类型(如玻璃)
df_clean.at[idx,"积分"]= weight*2
df_total = df_clean.groupby("户名",as_index = False)[[”积分"]].sum()
df_sorted =df_total.sort_values("_②__",ascending = False)
# 取排序后的前10行数据,并绘制条形图,代码略
答案:①weight*5 ②积分
解析:第①小空,根据程序其他分支可以判断,此处填写的是计算纸张类的积分,题目中纸
张类的积分是每公斤5分,因此答案是weight*5。
第②小空,此处填写排序的关键字,由于绘制积分前十名,因此排序的依据是积分,所以②
空填写:积分。
(3)社区80个住户编号范围是:101-180,每年社区会对积分最高的若干户进行奖励。为了
避免突击式攒积分,要求获奖住户在一年12个月中,至少有k次进入当月的积分前十名。
编写程序,从高到低输出符合条件的户名及积分,请完成划线处①②的填空:
#全年各户的总积分已存入一维列表ts(若ts[0]为80,表示101住户全年积分为80)
#全年每月积分前十名的户名已存入 top10列表,格式如:[[1月前10],[2月前10], ]
#例如:[[101,106,103,...],...],表示1月第1是101户,第2是106户,
cnt = [0]*80 #初始为0
for s in top10:
for x in s:
idx=x- 101

ans = [];n = 0
for i in range(80):
if cnt[i]>=k:
idx = 101 + i
ans.append([idx, ts[i]])#在列表ans末尾添加元素
n += 1
j=n-1
while②:
ans[j],ans[j- 1] = ans[j-1],ans[j]
j-=1
#输出ans 列表
答案:①cnt[idx] +=1②j>0 and ans[j][1]>ans[j- 1][1]
解析:第①空所在程序段是遍历top10列表中的每个月的积分前十的户名,由后面程序段中
语句:cnt[i] >= k,可知cnt列表用来存储进入前十的次数,又由idx =x-101和cnt
列表的长度(以及住户编号范围)可以判断出:①处语句作用是统计所有户名进入前十的次
数。每查看一个户名,即将该户名对应idx索引的cnt列表元素加1,例如:103,则cnt[103-101]
+= 1。因此①空填写:cnt[idx] += 1。
第②空,遍历cnt列表,查看元素值(次数)是否超过k,次数超过k的户名及积分添加到
ans 列表。题目要求从高到低输出符合条件的户名及积分,因此每往ans 列表的末尾添加一
个元素[户名,积分]的时候,需要根据积分将该元素移动到相应的位置(过程类似插入排序
的一遍加工)。②空填写的是条件。首先考虑边界问题:j>0,再看ans[j]和ans[j- 1]
交换条件是:ans[j][1]> ans[j-1][1],因此答案是:j>0 and ans[j][1]>ans[j-
1][1]。
15.某片n*n的区域设有一些共享单车停车点,每个停车点设置了目标车辆数,但是实际停车
数并不一定等于目标车辆数。每天凌晨会有一辆调度车(有容量限制)从区域左上角(0,0),
即第0行第0列位置出发,通过以下规则调整实际车辆数为目标车辆数。
调度车每次移动到最近的超出目标车辆数的停车点,将多余的车辆装载(不超调度车容
量限制),再移动到最近的小于目标车辆数的停车点,将车辆补足至目标数(可能一次调度
无法完全补足)。当所有停车点的数量均达到目标车辆数后,调度车回到(0,0)号点。
0101
2240 01一010101 1
2 22 22 04 0 4 0
实际车辆数 目标车辆数
第15题图a 第15题图b
当n等于2时,该区域的实际车辆数与目标车辆数如第15题图a所示,则调度车在容量
为2时可移动4步完成调度。实现过程如图b所示,灰色区域表示调度车当前所在区域,调
度车移动轨迹为:(0,0)→(1,0)→(1,1)存储2辆车→(1,0)补足至4辆车→(0,0)。
从(x1,y1)移动到(x2,y2)的距离计算公式为:|x1-x2|+ ly1- y2|。
(1)若在样例中,调度车的容量为1时,则调度车移动的总距离为_▲。
(2)由于调度车电量有限,移动距离最大为C,求移动距离不超过C的前提下,调度车完成
调""度" 所需的最小容量(利用二分查找加速最小容量的计算),请回答下列问题。
输入初始数据,代码略
status保存实际车辆数,如[[0,1],[2,2]];target保存目标车辆数,如[[0,1],[4,0]]
d”i"f"f保存实际车辆数与目标车辆数的差值,如[[0,0],[-2,2]];C是最大移动距离
diff = [[0]*n for i in range(n)]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diff[i][j]= status[i][j]- target[i][j]
L=1; R= ▲___
while L<= R:
m=(L+ R)// 2
if check(m, diff)== True: #检查容量为m时,能否完成调度
R=m- 1
else:
L=m+ 1
print(L)
对于R的初始值,下列设置不正确是( )
A.车辆总数 B.所有停车点中实际车辆数的最大值
C.停车点总数 D.所有停车点中实际车辆数与目标车辆数差值的最大值
(3)find函数用于在列表diff中,查找距离(px,py)最近的位置,python代码如下:
def find(diff, px, py, f):#f为1时找最近的正数,-1时找最近的负数
n = len(diff)
for k in range(1,n*2):#从小到大枚举k步下能到达的距离
for i in range(1,k):
if px+i0:
return px+ i, py+k- i
if px-i>=0 and py+k-i0:
return px- i, py +k- i
if px+i=0 and diff[px+i][py-k+i]*f>0:
return px+ i, py -k+i
if px-i>=0 and py-k+i>=0 and diff[px-i][py-k+i]*f>0:
return px -i, py -k+i
return-1,-1
加框处代码有错,应修改为_▲。
(4)函数check(M, diff)用于验证限制为M的情况是否可以完成调度,Python代码如下。
请完成划线处的代码填空。
def check(M, diff):
#将列表diff复制到列表d,代码略
px, py = 0, 0 # 当前调度车所在位置
cnt =0 #移动总距离
while True:
x,y= find(d, px, py,1)
if x ==-1: break
cnt += abs(px-x)+ abs(py -y)
px, py= x, y
x,y= find(d, px, py,-1)
if x ==-1:break
cnt += abs(px-x)+ abs(py -y)
if d[px][py]<=M:
[px LDy] =0
else:
d[x][y] += M
d[px][py]-=M
px, py = x, y
if ②: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答案:(1)6(2)C(3)k+1或0,k+1(4)①d[x][y] +=d[px][py] ②cnt+px+py>C
解析:第(1)小题,由于容量限制为1,所以每次只能搬运一辆车,那么在(1,0)和(1,1)之
间需要多一趟来回的搬运,所以由4次变为6次。
第(2)小题。显然,若调度车容量为m的情况下可以在电量耗尽前完成调度,那么容量>m
的情况下,一定也可以完成调度。所以符合二分的特性,每次二分一个m,若可以完成调度
则调小m值,若不可以则调大m值。而R作为二分的右边界,需要保证能够涵盖可能的答案。
注意到调度车每次最多存放的车辆数取决于站点实际车辆数与目标车辆数的差值,所以较合
理的答案是D,而因为前面分析的原因,m值与是否能调度之间具备单调性,所以大于D选项
的所有数据均是可以设置的。反观C选项,站点数并无关联,举个极端例子,只有2个站点,
但是车辆数有数千辆,显然参照C选项的R值只能设置为2,答案错误。
第(3)小题。注意到由近及远枚举站点,所以将步数k由小到大枚举,由于只能横向或者纵
向走,所以横向如果走了i步,纵向则走了k-i步。i的范围是0~k,答案为“0,k+1”。
第(4)小题。程序的最终目的是将差值矩阵diff全部变为0,每次循环调度车会做两件事,
首先找到最近的diff为正数的站点,存储多余车辆,再找到diff为负数的站点,补足车辆,
所以在循环前半部分代码能看到两段代码极其相似,仅仅是函数参数的1和-1的变化。而正
数站点位于(px,py),负数站点位于(x,y),调度车相当于将多余的正数补足到负数站点。接
下来考虑容量问题,若差值在容量以内,则可以全部存储,则第①空答案d[x][y] +=
d[px][py],即将正数站点补至负数站点(不一定能完全补足,也有可能补过量将负数补成正
数),接着将(px,py)点的车辆数清空“d[px][py]=0”,否则,只能搬运M辆车,则else
的内容。在循环结束后判断总路程是否超过C,若超过则说明容量过小,返回False,在主程
序中将m值调大,否则返回True,注意调度车最后要回到位置(0,0),所以答案为cnt+px+py>C。
另外本题的代码逻辑会存在某些站点补足过量的情况,但是按照题目要求,调度车能在后续
的循环中将过量的车辆数重新修正。
202511金华十校通用技术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6.答案:A
解析:选项A:智能交互的核心是系统能理解人类的意图(比如语言、动作、表情),
并以自然、灵活的方式给出响应。多模态融合指的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传感
器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即“模态”)整合起来,进行统一处理和分析,以实现更全面、
准确的理解或决策。没有体现到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表述不恰当。
选项B: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疾病治疗、人机协同方向的成果,直接对应技术“目的
性”(技术为解决特定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属性,表述恰当。
选项C:帮助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设备,解放了患者因身体限制无法完成的动作,体现
技术“解放人”(延伸人的体力/脑力能力),表述恰当。
选项D:自主知识产权壁垒指的是企业或个人通过掌握自己研发、拥有所有权的知识
产权(如专利、技术秘密、商标等),形成的一种保护自身利益、限制竞争对手进入特定
市场或领域的“障碍”。符合技术的专利性
17.答案:C
解析:选项C:机身边缘防撞条避免刮伤家具,不属于“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人机
关系的“安全”特指“保护使用者(人)免受伤害”,而保护家具是对物品的保护,与“人与产
品的关系"无关,表述不恰当
18.答案:B
解析: B选项的连接杆将使得盒盖无法合在盒身上
19.答案:D
解析:
20.答案:B
解析:选项A:钢锯不适合木材的加工,错误
选项B:木块画线时误画线条,用橡皮擦去是合理操作(不损伤木料,便于修正),表
述正确。
选项C:钢丝锯虽能锯曲线,但锯割速度慢、精度低,效率远低于锉削,表述错误。
选项D:木材具有各向异性,规划需要考虑木纹方向
21.答案:B
解析:选项A:锉削应该最后一步
选项C:用不到钻孔
选项D:冲眼不适合木材加工,错误
22.答案:C
解析:选项A:杆1与杆2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运动过程中始终平行
选项B:液压缸需随杆1转动调整角度,若与机架为“刚连接”(无法转动),会导致
机构卡死,故需“铰连接”,表述正确。
选项C:工件压紧时,杆1受弯曲
23.答案:A
解析:选项A:摄像头识别精度影响分拣正确率,属于“系统内部元件性能对系统功
能的影响”,体现系统“整体性”(部分影响整体),而非“环境适应性”(系统适应外部环境
变化的能力,如适应不同快递大小、光线变化),表述不恰当。
24.答案:C
解析:选项A:被控对象是快递
选项B:计算机输出的“动作指令”是“控制信号”,控制量是“机械臂的抓取力度/速度、
传送带的转速”(执行器输出的物理量),表述错误。
选项C:系统无“反馈装置”(无摄像头二次检测快递是否落入正确分装箱),仅通过
预设指令控制,属于“开环控制”,表述正确。
选项D:快递面单褶皱是输入信号,而非“干扰因素”,表述错误。
25.答案:D
解析:选项A:IC1为“电压比较器”(如 LM393),引脚数量多为8脚
选项B: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时,需正向测量和反向测量,错误。
选项C:BL1为“有源蜂鸣器”(IC1输出高电平直接发声,无需交流信号驱动),无源
蜂鸣器需方波信号才能发声,表述错误。
选项D:焊接时先焊小元件再焊大元件,核心是避免大元件对小元件的操作、散热和
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确保焊接质量和效率。表述正确。
26.答案:A
解析:若要选择A3输出,需A3对应的与门输入为高电平,即SO=1、S1=1(与门
输入均为1),此时A3信号经与门、或门输出,故控制端为SO=1、S1=1。
27.答案:B
解析:选项A:增加C1容量→C1储存电荷更多→充电时间变长→VT1需更长时间截
止→VD1亮灯时间延长,表述正确。
选项B:增加R1阻值→C1充电电流减小→C1充电时间变长→VT1需更长时间截止
→VD1灭灯延缓 无法延缓VD1亮起
选项C: VD2断路后,光线暗时按下SB后C1迅速放电后又继续充电,灯仍能延时
熄灭,表述正确。
选项D:C1短路,光线暗时灯亮,按下SB VD1不会熄灭;光线亮时,VD1灭
二、综合题(共26分)
28.
(1)答案:A
解析:A:选用抗菌易清洁、可回收塑料,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兼顾环保、资源
循环),表述合理;
B:“慢落时间不小于3S”是技术规范下限,并非“越慢越符合”(过慢会影响使用便捷
性),表述不合理;
C:使用成本也需要考虑
(2)答案:B
解析: A:马桶盖尺寸与马桶匹配,保证安装适配性,合理;
B:盖板与座圈需“铰连接”(实现开合),刚连接无法转动,不合理;
C:座圈内部骨架一体成型刚性结构,可保证承重强度,合理。
(3)答案:B
强化试验:超过正常使用条件(如角度增大20°、施加5kN载荷),检测结构极限
性能,符合题干描述;
(4)答案:C
解析:A:螺栓+螺母连接,拧紧螺母时,盖板易变形,盖板与座圈连接过于紧密,
不符合使用要求
B:双头螺柱安装时与螺栓螺母情况类似
C:对锁螺母通过螺栓尾部的外螺纹与对锁螺母尾端的内螺纹连接,连接后对盖板
与座圈可没有压紧的力,符合需求
D:铆钉为不可拆卸连接,损坏后无法维修,不合理。
29.
(1)答案:AC
解析:需考虑因素:电机型号(影响升降动力、速度,B需考虑)、扶手材料(影响
承重、安全性,D需考虑);
不需考虑因素:马桶盖尺寸(扶手安装于马桶旁,与盖尺寸无关,A不需考虑)、座
圈硬度(扶手功能是辅助站立,与座圈硬度无关,C不需考虑)。
(2)
丝杠
400
导轨
扶手
螺母
300 0
电机
30.
(1)答案:B
解析:Rp向下调节→Rp 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C1充电时间变断→IC1输出高电平的持续
时间变短→VD2亮度变暗。
(2)答案:B
解析:A: C1击穿(相当于短路)→IC1输出高电平→VD2一直亮;
B: R2短路→IC1输出低电平→VD2无法亮
C:R1短路→IC1输出高电平→VD2一直亮;
D: VD1反接只能改变 IC1输出高低电平时间比例
(3)答案:ACD
解析:选项A:IC1输出0时,无法通过R3拉低U+电位,故C1放电量减少,放电时
间减少,IC出0的时间减少,而充电时间不变,故VD2更亮
选项B:与选项A相反,充电时间减少,放电时间不变,故VD2变暗
选项C:C1放电时,VD3将部分RP短路,故放电时间减少,IC1输出0时间减小,VD2
更亮
选项D: C1放电时,VD1将部分RP短路,故放电时间减少,IC1输出0时间减小,
VD2更亮
(4)
+Vcc
O
R5
8 4
O- 7 VD2
6NE555
R4
3 VT
2 I5
I
C2
虚线框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