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题:《狼》
复习目标:
1、积累作家及作品的有关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4、会翻译全文。
复习过程:
课前自主复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假miè( ) chí( )担持刀 隧( )入 意xiá( )甚
窘( ) 狼亦xiá( )矣 尻( )尾 目似míng( )
二、文学常识填空。
1、《狼》的作者 ,是 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名,“志异”的意思是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 , ”。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
三、解释文中重点词
①顾野有麦场。顾: ②苫蔽: ③少[shao]时:
④弛担持刀。弛: ⑤久之: ⑥屠暴起。暴: ⑦意暇甚。意: 暇: ⑧“止有剩骨。止:
四、.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 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 2、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五、.翻译下列句子。
⑴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⑵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课堂互动:
一、词类活用:
1、恐前后受其敌。??? ? 2、狼不敢前。??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一狼洞其中。????? 5、其一犬坐于前。
二、一词多义
敌:A、恐前后受其敌(?????????? )?? ? 止:A、止有剩骨(???????????? )
B、盖以诱敌??? (???????? ??)?????? ? B、一狼得骨止(????????????? )
意:A、目似瞑,意暇甚(????????? )?? 前:A、其一犬坐于前(?????????? )
? ?B、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 B、狼不敢前(?????????????? )
之:A、久之,目似瞑(?? ??)??????????? ?
B、又数刀弊之(?? ????)
三、古今异义词
1、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 今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今义:
3、止增笑耳。 古义: 今义:
四、理解下列问题:
1、请从选文中找出交代时间变化的词语,说说其作用。
2、由“眈眈相向”可联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为什么?
?
课后拓展: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狼 施威
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笑曰:“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选自吴妍人《俏皮话》)
1、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字。?????????? ?????????????????????????????????????
a、汝: b、果腹: c、长: d、竟: e、合: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⑵、动辄言功:?????????????????????
3、选文中有一成语:??? ???????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与文中“果腹”一词有关的成语是: ?????? ????,其在文中的含义是??????? ?????????????? 。
4、下列句中的“之”字与其他3项不同的是(? )
A、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D、尽扑杀而食之
5、试比较蒲松龄《狼》与施威《狼》两文中的狼的异同
课前自主复习:
二、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三、①顾: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②苫蔽:覆盖、遮蔽。③少[shao]时:一会儿。
④弛:放松,文中指卸下; ⑤久之:过了一会儿。⑥暴:突然;⑦意,神情、态度;暇,空闲。⑧“止”通“只”,只有。
四、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课堂互动
一、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1、敌:“攻击”?? 2、前:“上前” 3、洞:“打洞” 4、隧:从洞中,即“钻洞” 名词用作状语。5、犬:“像狗那样”
二、一词多义
敌:A、?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B、名词,敌人。???? ?
止:A、只有 B、停止 意:A、神情、态度;?B、动词,企图,打算。?
前:A、前面;B、动词。 之: A、补充音节,无义;B、代词,指狼。
六.1、少时 久之 清晰地交代了情节的发展变化。2、虎视眈眈。 3、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即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将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可见作者写本文正是为了讽刺狼。在叙事过程中,文章也是以狼为主导来进行,并以狼最终自取灭亡来结束的。由此可见,在本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课后拓展:施威《狼》译文: 狐狸笑猪说:“你是这么愚蠢的动物,哪能和我相比呢?”猪说:“你就不必讥笑我了,你也不见得在世上做了什么功劳。”狐狸说:“我的毛皮,能做衣服、被子造福百姓,怎么说我没有功劳呢?如果是你就没有功劳了。”猪说:“我的肉,能让人吃饱肚子,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这时一只羊莽莽撞撞地跑过来,说:“你们就不用再争了,我都有你们两个的长处,你们觉得呢?”话还没说完,狼突然来到,将它们全部杀了,然后吃了他们。笑着说:“这一帮只适合做奴隶的动物,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只能做我的食物罢了!” 感悟:这里是说,不要以为自己有一点点能力或功劳就到处炫耀,有的是比你厉害的人。我们应谦虚做人。
1、a、汝:你 b、果腹:填饱肚子。 c、长:长处,优点。 d、竟:结束。 e、合:配
2、⑴狐狸笑猪说:“你这个人呀是一个大蠢物,哪能和我相比呢?”⑵动不动就说自己的功劳3、成语突如其来,含义是突然的来到;成语是:食不果腹,含义是吃不饱。4、下列加点的“之”字与其他3项不同的是( D )
5、两文中的狼相同之处是:都体现了狼贪婪和凶残的本性,不同的是:蒲松龄《狼》更加细节地通过狼的行为刻画了狼的阴险狡诈,将它的本性体现的淋漓尽致,而施威《狼》 则通过狼的话语体现它的凶残。两篇文章所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