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二节
海陆变迁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并说出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会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3.通过读“世界板块分布”图,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板块,并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重点)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上两大山系的成因,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点和难点)
自主学习:
1.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德国的科学家
。
2.大陆漂移说认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
,大陆周围是一片大洋,后来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今天
、
的分布状况。
3.20世纪60年代,在
的基础上,形成了
学说。该学说认为,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
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而且各板块处在不断的
之中。
4.一般的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
。
5.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板块
。
6.全球90%以上的火山和地震分布在
和
。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观看: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图片,回答:
1.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什么会被掩埋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
2.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活动二:下面是海陆变迁的两个实例,请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1)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平均每年以1.5~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
(2)荷兰作为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
陆地低于海平面,约1∕5的国土来自围海造田。
活动三: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
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和大致范围。
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包围着?
图中A、B两地,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稳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较活跃?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四:阅读课本
P52~
P53内容,并做下面的小活动,填空:
两张桌子中间有5厘米的缝隙,两本书分别放在两张桌子上代表两大板块,其书脊相对。当两本书往两边拉开时,则两书脊间出现空隙;当两本书往书脊方向挤压时,则可能出现沿着书脊往上拱起或者往下凹陷的现象。
(1)板块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另一种是
。
(2)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
,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
。
(3)读课本
P52图3-2-5和
P53图3-2-7,说出横贯欧亚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各由哪几个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
阿尔卑斯山脉是由板
板块和
板块挤压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挤压形成。
落基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挤压形成。
安第斯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挤压形成。
三、课堂检测
1.下列沧海桑田的变化,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B.
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
C.
荷兰的填海造陆
D.红海的不断扩大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图3.4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4题。
2.以下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
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4.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
D.全球气候的变化
5.世界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A.板块的内部
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6.七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7.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地中海
8.读图3.5,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A
,
B
,
C
,
D
,
E
,
F
,
G
。
(2)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板块上,中国位于
板块上。
(3)全部位于大洋上的板块是
板块,在其周围多火山、地震,原因是处在板块的
。
(4)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处在
板块和
板块、
板块的挤压处。
(5)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推测:太平洋的面积将
(扩大或缩小),大西洋的面积将
(扩大或缩小)。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