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微博天地课前预习课堂小结精巧点拨课堂训练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微博天地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 来自英国的一对夫妻有三个小孩。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的大儿子有着黄色的皮肤、棕色的眼睛,女儿有着黑皮肤和黑眼睛,还有一头卷发;而小儿子却有着白皙的皮肤和金黄色的头发,还有一双蓝眼睛。别人都爱称他们家庭为“彩虹家庭”。课前预习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 亿。
2.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 。
3.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 来表示。它是由人口 和人口 决定的。从地区分布看, 、 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 ; 、 和
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70缓慢加快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欧洲北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负增长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4.人口 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 数。
5.亚洲的 部和 部、 洲以及 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极端干旱的 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 地区或地势高峻的 、 ,人口稀疏。
6.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产生 困难、
贫困、 条件差、 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
短缺, 不足,社会抚养 的负担加重,等等。疏密人口东南欧北美沙漠雨林高纬度高原山区就业饥饿居住交通劳动力国防兵源老年人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7.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 、 的发展相适应,与 、 相协调。
8.根据 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
和 三个主要人种。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
的。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体质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平等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1.人口自然增长率:
(1)人口的增长速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正增长,表示人口增加。
(3)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零增长,表示人口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4)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人口负增长,表示人口减少。
特别提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并不一定表示人口减少。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大于0的范围内下降(如从1.5%降到0.9%),人口仍然处于增长状态,只是增长的速度变慢了。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3.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4.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精巧点拨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5.根据肤色、头发的形状、面部特征等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其中肤色是最重要的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所以不能仅靠肤色来判断人种。例如,大部分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肤色是浅棕色,但他们属于白种人。
6.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影响,例如,黑色人种多分布在热带地区,白种人多分布在寒冷地区,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地区。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2.下图的①②③④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A① ② ③ ④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8.如果某地的人口总数为25万人,土地面积为500平方千米,则该地的人口密度为( )
A.500人/平方千米 B.500平方千米/人
C.20人/平方千米 D.20平方千米/人
13.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又③,人们定居难。”下列选项最能反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的是( )
A.①旱、②寒、③热 B.①热、②旱、③寒
C.①寒、②旱、③热 D.①寒、②热、③旱A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上图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
着严重的( )
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
C.交通问题 D.水污染问题
15.该图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资源短缺
C.国防兵源不足 D.人口老龄化严重BB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7.图为地理课上李华展示的一幅
非洲网友寄来的照片,图中小朋友最有
可能属于(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18.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
白种人普遍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
这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
A.湿热 B.高寒缺氧
C.炎热干燥 D.寒冷CD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2015大庆)中国2010年人口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7%,总人口为13.7亿,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净增人口数约为( )
A.0.5%、685万 B.1.9%、2603万
C.1.2%、1644万 D.0.7%、959万A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4.(2015株洲)图中的阴影表示亚欧大陆的人口密集区,下列对它们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中高纬度
B.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方
C.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
7.(2015阜新)中国目前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养老负担减轻
C.市场需求加大 D.国防兵源充足DA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9.(2015滨州)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B.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②地人口主要为黄种人
D.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小结世界的人口增长增长速度:目前较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
世界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分布数量与增长总数:至2011年已突破70亿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人口问题划分依据:人类体质特征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三大人种及分布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人种平等:人种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人种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件18张PPT。微博天地课前预习课堂小结精巧点拨课堂训练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微博天地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项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前预习1.人们的聚居地—— 和 ,统称 。
2.乡村一般规模较 ,主要有 、 、
等不同类型,人们一般从事 、 、
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 ,人们主要从事
、 等工作。
3.由于 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 有较大的差异。
4.一般来讲,在 、 、 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乡村城市聚落小农村牧村渔村耕作放牧捕鱼大工业服务业 劳动生产方式景观地形气候资源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5.目前,在一些河流 地区或河口、 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 ,聚落分布比较 ;在 、 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6.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 ,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 。
7.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 、 的特点。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 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
8.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法国巴黎 ,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 、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
、澳门历史城区等。中下游平原沿海发达密集高山荒漠团块状条带状墙厚窗小双层木楼塞纳河沿岸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1.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2.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比较: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3.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如图所示)。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4.民居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2.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乡村交通发达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D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5.城市聚落居民从事的工作是( )
A.耕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服务业
C.渔业和林业 D.畜牧业和建筑业
6.造成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居民人口多少 B.当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交通方式的不同B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9.读下图,该聚落景观是( )
A.西亚的房屋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C.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 D.北欧的房屋A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1.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在古建筑物上刻写“×××到此一游”
B.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为了招揽游客,在旅游风景区大兴土木,建设大面积的宾馆和饭店
D.某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建经济开发区,拆掉所有古建筑群 B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5.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中,不属于我国的是( )
A.安阳殷墟 B.水城威尼斯
C.皖南古村落 D.明清皇宫
1.(2015广东)下列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A.河流三角洲地区 B.河流上游地区
C.热带雨林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B A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2015青岛)读图,完成2~3题。2.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
3.下列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D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小结聚落的形态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主要形式:城市和乡村
景观的差异聚落与环境主要影响因素: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
挽救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件14张PPT。微博天地课前预习课堂小结精巧点拨课堂训练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微博天地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等。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前预习1.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 、 、 、 和
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3. 、 、 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4. 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该宗教形成于 ,目前主要中分布在 、 和
。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亚洲的西部欧洲美洲大洋洲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5.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该宗教产生于
。
6.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 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洲的北部和东部。
7.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 或 。
8.佛教创始于 ,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穆斯林阿拉伯半岛亚非回教清真教古印度东部东南部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精巧点拨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及分布: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2.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精巧点拨课堂训练 近些年来,世界上多个国家局势持续动荡,如非洲北部的利比亚、亚洲西部的叙利亚和伊朗。据此完成4~6题。
4.材料中的三个国家主要以哪个人种为主?( )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人种
5.材料中的三个国家都通用( )
A.法语 B.西班牙语
C.汉语 D.阿拉伯语CD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6.下图中①②③都是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物,在材料中的三个国家内常见哪种建筑物?( )
A.① B.② C.③ D.都不常见B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8.下图中人物信仰的宗教为(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回族、维吾尔族多信仰伊斯兰教。据此完成10~12题。
10.在我国,伊斯兰教又称为( )
A.道教 B.回教或清真教
C.喇嘛教 D.东正教
11.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
A.道士 B.和尚
C.穆斯林 D.神父B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2.下列四个是在我国许多城市里常见的餐馆招牌,其中能体现伊斯兰教特色的是( )D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3.下列现象中,与佛教有关的是( )
A.玛丽上个星期随妈妈去教堂做了一次礼拜
B.走到丰山亭,只见大雄宝殿前人山人海,香烟缭绕
C.学校附近有家回民面馆,专卖牛肉面
D.清真寺门口今天聚集了很多戴着白帽子的人
9.(2015郴州)小雪想去美国留学,她首先要过的语言关是( )
A.阿拉伯语 B.法语
C.英语 D.西班牙语BC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训练6.(2015桐城)下图是世界著名宗教建筑的照片,从建筑风格看它属于( )
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B.基督教的教堂
C.东南亚佛教的佛塔
D.中国道教的道观B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课堂小结语言汉语
英语
法语
俄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三大宗教世界的语言
和宗教联合国工作语言主要语言的分布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课前预习微博天地精巧点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