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导练】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学导练】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0 18:57:28

文档简介

课件4张PPT。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知识梳理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元

人距今年代:约①__________年
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
②__________的古人类170万最早 北

人发现地点:北京西南③__________龙骨山
体质特征:具有猿的特征,能够直立行走
生产生活:打制石器、狩猎、采集、群居、用火
评价:④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
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意义: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中国早期人类的
代表——北京人周口店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真题演练1. (2015茂名)“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
A. 北京市 B. 陕西省
C. 浙江省 D. 云南省
2. (2015桂林)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下列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C. 穿着麻布衣服 D. 烧烤食物AD课件5张PPT。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知识梳理原始农耕生活半坡居民
的生活地点:陕西①__________东部半坡村一带
年代:距今约②__________年
房屋:③__________圆形房屋
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农业:种植④__________
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
手工业:制作彩陶,会纺织、制衣生产西安6000半地穴式粟河姆渡人的生活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年代:距今⑤__________年左右
建筑:⑥__________房屋、木结构水井
工具:骨耜生产农业:种植⑦__________
畜牧业:以饲养猪、狗、水牛为主
手工业:会制作陶器和玉器,使用乐器,运用雕刻等7000年 干栏式 水稻 原始农业的发展作物:世界上⑧__________人工栽培稻和粟
过程: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作用: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最早的※真题演练1. (2015深圳)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2. (2015海南)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
A. 洞穴 B. 干栏式房屋
C. 搭上草棚的水井 D. 半地穴式房屋DB课件6张PPT。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 远古的传说※知识梳理远古的传说炎帝和黄帝简介生活年代:①__________年前
所处领域:黄河流域
人物身份:部落联盟首领联盟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帝归顺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逐渐形成华夏族四五千政绩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②__________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炎帝和黄帝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创造文字,③__________制作音律,④__________发明算盘,妻子嫘祖擅长纺织、缫丝五谷伶伦隶首尧、舜、禹简介政绩生活年代:黄帝之后
所处流域:⑤__________流域
人物身份:由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这三个部落所形成的部落联盟的首领黄河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推举舜做继承人
舜:品行高尚,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让位给禹
禹:用疏导的方法解除黄河水患,继位后,扩大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真题演练1. (2016临沂)右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
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治
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
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
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他”是指 (  )
A. 黄帝 B. 舜
C. 禹 D. 启C2. (2015广东)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并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远古众多部落崇拜物的综合体。与龙的形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传说是 (  )
A. 盘古开天
B. 炎黄传说
C. 禅让传说
D. 大禹治水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