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Lesson 3 We guess lantern riddles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4 Lesson 3 We guess lantern riddles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闽教版(三年级起点)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11-11 19:3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Unit4《Lesson 3 We guess lantern riddles》教案-2025-2026学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与元宵节猜灯谜活动相关的词汇,如 lantern(灯笼)、riddle(谜语)、guess(猜测)、sweet dumplings(元宵)、parade(游行)等,做到准确认读、拼写和发音。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句型 “We guess lantern riddles.”“We eat sweet dumplings.”“There is/are...” 描述元宵节的活动和场景,能够在实际交流中准确、流畅地表达。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和简单的复述,提升口语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自主预习和复习的能力,例如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元宵节文化,借助单词卡片、课文录音等资源进行词汇记忆和课文朗读练习。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分享,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合作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思维品质目标
通过对灯谜内容的思考和猜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谜面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合理推断。
在讨论元宵节活动和文化意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组织学生开展创意活动,如设计自己的灯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文化品格目标
让学生深入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通过对比元宵节与其他国家类似节日的异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与元宵节相关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发音、拼写和用法,能够在语境中正确运用。
理解并熟练运用重点句型描述元宵节的活动和场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语音、语调、语速和情感。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 “There is/are...” 句型描述场景,注意名词单复数与 be 动词的正确搭配。
深入理解灯谜文化和元宵节的文化内涵,能够用英语准确表达自己对元宵节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介绍元宵节,实现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Lead - in)
1.教师播放一段热闹的元宵节庆祝视频,视频中展示挂满灯笼的街道、人们猜灯谜的场景、精彩的舞龙舞狮游行以及大家一起吃元宵的温馨画面。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熟悉的画面?这个节日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Lanterns、riddles、sweet dumplings... It’s the Lantern Festival.”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直观的视频展示,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唤醒学生对元宵节的已有认知,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教师接着提问:“What do you usually do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Do you like it ”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回答,分享自己在元宵节的经历和感受,如:“I eat sweet dumplings. I like watching the parade. It’s very interesting.” 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对元宵节的熟悉程度和兴趣点,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新授(Presentation)
1.词汇教学
教师利用 PPT 依次展示灯笼、谜语、元宵、游行的图片,每展示一张图片,便提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 ” 引出单词 lantern、riddle、sweet dumplings、parade,并带读单词。教师通过夸张的口型和丰富的表情示范发音,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跟读,然后采用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确保学生发音准确。例如,在教 “lantern” 时,强调 “lan” 和 “tern” 的发音;教 “riddle” 时,突出 “rid” 和 “dle” 的连读。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直观教学法,将词汇与实际事物相结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词汇的含义,加深记忆。多样化的朗读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发音练习。
教师将单词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出示卡片,另一人说出单词,然后交换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和拼写问题,并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检查中巩固所学词汇,提高学习效果。
2.句型教学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句子 “We guess lantern riddles.”,带领学生朗读,同时做出猜谜的动作,解释句子的意思为 “我们猜灯谜”。然后,教师通过替换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句型拓展,如 “We eat sweet dumplings.”“We watch the parade.”,并配合相应的动作,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用法。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动作演示和句型替换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型的含义和用法,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句型。
教师展示一些元宵节活动的图片,让学生两人一组,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练习。例如,学生 A 指着吃元宵的图片说:“We eat sweet dumplings.” 学生 B 回应:“Yes, they are very delicious.” 教师巡视各小组,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所学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3.课文教学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先整体听一遍,要求学生边听边看课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听完后,教师提问:“What activitie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 引导学生用英语回答,如:“Guessing lantern riddles、eating sweet dumplings...”
设计意图:通过听录音,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每播放一句,暂停一下,带领学生逐句跟读,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连读和停顿。例如,在句子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lanterns in the street.” 中,提醒学生注意 “many beautiful” 的连读以及 “lanterns” 的发音。读完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朗读,互相纠正发音和语调。
设计意图:通过逐句跟读和同桌互读,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课文的语音、语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结合课文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例如,教师问:“Why do people guess lantern riddles during the Lantern Festival ”“What do sweet dumplings mean ”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讲解元宵节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理解元宵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同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猜灯谜的人、卖元宵的人等,用课文中的语言和自己的创意进行对话表演。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练习(Practice)
1.词汇练习
教师利用 PPT 展示一些与元宵节相关的图片,但将图片中的关键部分遮挡住,让学生根据部分特征猜出对应的单词。例如,只展示灯笼的一部分,让学生猜出 “lantern”。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猜图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打乱字母顺序的单词,如 “dlreatn”(lantern)、“edlrid”(riddle),让学生重新排列字母组成正确的单词,并写出单词的中文意思。然后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最后一起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字母重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单词的拼写,加深对单词字母顺序的记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句型练习
教师给出一些不同的场景图片,如公园、餐厅、街道等,以及一些元宵节活动的短语卡片,如 “fly lanterns”(放孔明灯)、“watch the lion dance”(看舞狮)等,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片和卡片内容,用 “There is/are...” 和 “We...” 句型进行对话练习。例如,学生 A 看着街道上挂满灯笼的图片说:“There are many colorful lanterns in the street.” 学生 B 拿着 “watch the lion dance” 卡片回应:“Yes, and we watch the lion dance there.”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场景和提供丰富的活动短语,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对句型的运用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 PPT 上展示一些不完整的句子,如 “There ______(be)a big parade in the city center.”“We ______(eat)sweet dumplings every Lantern Festival.”,让学生根据句子意思,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然后请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练习,帮助学生掌握 “There is/are...” 句型中 be 动词的正确使用以及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课文练习
教师让学生合上课本,根据自己的记忆,在练习本上写出课文中描述的元宵节活动,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和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和书写,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将课文内容改编成一篇短文,挖去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子,让学生阅读短文并根据上下文填空。例如:“The Lantern Festival comes. We ______ lantern riddles. There ______ many beautiful lanterns in the park. We eat ______ dumplings. They are sweet and yummy.”
设计意图:通过短文填空练习,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的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境理解能力。
巩固(Consolidation)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 “灯谜大比拼” 活动。教师提前准备一些简单有趣的英语灯谜,写在卡片上,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抽取灯谜卡片,小组成员共同思考并猜出谜底。猜对一个灯谜得一分,在规定时间内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例如,灯谜 “Which letter is a drink (谜底:T,音同 tea)”“What has hands but no feet, a face but no eyes, tells but does not talk (谜底:clock)”
设计意图:通过灯谜大比拼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猜谜过程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灯谜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2.教师播放一段没有声音的元宵节庆祝活动视频,让学生分组为视频配音。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生动地描述视频中的场景和活动,如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in the street. They are watching the exciting parade. We can see beautiful lanterns everywhere. We guess lantern riddles and have a great time.” 等。各小组配好音后,进行展示,全班同学投票选出配音最生动、最准确的小组。
设计意图:为视频配音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元宵节活动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拓展(Extension)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How do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celebrate festivals similar to the Lantern Festival For exampl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Japanese Lantern Festival ”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网络学习等渠道获取的知识进行发言,然后教师展示一些其他国家类似节日的图片和视频,如日本的灯笼节、韩国的燃灯会等,介绍这些节日的习俗和文化特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与中国元宵节的异同。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展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元宵节文化独特性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采访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对元宵节的记忆和感受,然后用英语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采访到的内容以及自己对元宵节的看法。下节课进行作文分享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和写作作业,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和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小结(Summary)
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与元宵节相关的重点词汇,如 lantern、riddle、sweet dumplings 等;重点句型 “We guess lantern riddles.”“There is/are...”;以及课文中描述的元宵节活动和文化内涵。教师通过提问、填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如:“What’s the English for 元宵?”“How do we describe the scene with many things Which sentence pattern do we use ” 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回顾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的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强化学习效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教师强调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向身边的人介绍元宵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继续探索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表达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和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