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清华附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11 20:3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清华附中 2025-2026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 23 C135.5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H2SO4溶液 B. Fe(OH)3胶体 C. CuSO4溶液 D.蔗糖溶液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制器具产生铜绿 B.铁质菜刀生锈 C.金属冶炼 D.醋酸除水垢
A. A B. B C. C D. D
3.用洁净的铂丝蘸取 K2CO3溶液放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A.绿色 B.黄色 C.紫色 D.红色
4.下列变化过程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 C. Fe→Fe2O3 D. CO→CO2
5.下列物质能够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NaOH溶液 B. NaCl固体 C.熔融 KNO3 D. Cu
6.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CuO→Cu(OH)2 B. Na→Na2O2 C. SO3→H2SO4 D. Na2CO3→NaOH
7.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酸 B. NH4HCO3属于盐
C.液氯属于纯净物 D. 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蒸气放电产生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作路灯
B.小苏打可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第 1页,共 12页
C.氯气有毒,不能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物用于制盐酸
9.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2 C. MgCl2 D. FeCl3
10.下列关于 SO2的描述中,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 )
A.可与 H2O反应,生成 H2SO3 B.可与氯水反应,生成 HCl和 H2SO4
C.可与 Ca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CaSO3 D.可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2SO3和 H2O
11.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相遇时,存在“争先恐后,强者优先”的现象。请预测,在含 FeCl2、MgCl2和 HCl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 Zn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
A. Fe B. H2 C. Mg D.不能确定
12.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用干燥沙土覆盖少量燃着的金属钠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D.闻氯气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溶于水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是碱
C.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来的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
D.分散质粒子大小是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
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制备胶体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制备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B. 烧杯中液体的颜色逐渐变浅
C. 可用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制得胶体
D.加热能促使该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减小
15.由等质量的石灰石制备碳酸钙的两种实验方案如下(部分反应物或反应条件略)。
方案甲:
第 2页,共 12页
方案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两方案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X可以是 Na2CO3
C.④的离子方程式是
D.若每一步均完全转化,则方案乙一定比方案甲的二氧化碳排放少
16.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KHCO3溶液与盐酸;K2CO3溶液与盐酸
B.石灰石与硝酸;石灰石与盐酸
C. NaOH与盐酸;NaOH与醋酸
D. BaCl2溶液与 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 H2SO4溶液
17.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供氧,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Na2O2中阴、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B. 10.6gNa2CO3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3mol
C.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7.8gNa2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0.2NA个
1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溶液:Na+、Cu2+、 、Cl-
B.使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K+、Mg2+、ClO-、
C. NaOH溶液:Ca2+、 、Cl-、
D. NaHCO3溶液:Na+、K+、OH-、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与 CuSO4溶液反应:2Na+Cu2+=2Na++Cu
B.用盐酸除去铁锈(Fe2O3 xH2O):
C.氯气与水反应:
D. Ca(HCO3)2溶液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
第 3页,共 12页
20.下列实验中,利用图中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目 实验室收集氯 除去 CO2气体中混有的 证明 Na2O2与水反应
证明 NaHCO3热稳定性比Na2CO3差
的 气 少量 HCl 放热
A. A B. B C. C D. D
2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以下实验:①取反应后
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产生大量气体;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 O2
B.实验②③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做催化剂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 H2O2
2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KCl、K2CO3、Ba(NO3)2、CuSO4和 Na2SO4,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固体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此悬浊液中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无色滤液;
③取无色滤液,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依据实验现象,下列关于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第 4页,共 12页
A.可能含 K2CO3和 CuSO4
B.可能含 KCl,一定含 Ba(NO3)2和 Na2SO4
C.一定含 KCl、Ba(NO3)2和 Na2SO4
D.一定含 Ba(NO3)2、Na2SO4和 K2CO3
23.以下是某种粗盐(主要含 SO42-、Ca2+、Mg2+等杂质离子)精制成 NaCl溶液的部分流程.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①中的除杂试剂可以是 BaCl2溶液
B.②中加入过量 Na2CO3溶液后,只有 Ca2+被除去
C.③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后过滤,还需加适量稀盐酸
D.杂质离子的去除顺序还可以是③①②
24.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 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 FeCl3、FeCl2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 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生成 CuS的反应为 H2S+Cu2+=CuS↓+2H+
B.过程②中,CuS作还原剂
C.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D.回收 S的总反应为 2H2S+O2=2H2O+2S↓
25.不同条件下,当 KMnO4与 KI按照反应①②的化学计
量比恰好反应,结果如下。
KI KMnO4
反应序号 起始酸碱性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mol
① 酸性 0.001 n Mn2+ I2
② 中性 0.001 10n MnO2
已知: 的氧化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n(Mn2+):n(I2)=1:5
B.对比反应①和②,x=3
第 5页,共 12页
C.对比反应①和②,I-的还原性随酸性减弱而减弱
D.随反应进行,体系 pH变化:①增大,②不变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5 分。
26.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氯水和漂白液并探究二者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用于制 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______。
(3)装置 C中得到黄绿色的氯水,为了探究氯水中漂白性物质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Cl4为无色有机溶剂,与水互不相溶,密度比水的大;Cl2易溶于 CCl4。
第 6页,共 12页
①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的原因 ______。
②I中白色沉淀为 AgCl,试剂 a为 ______。
③对比实验Ⅱ、Ⅲ、Ⅳ,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4)装置 D制取漂白液。冰水冷却是防止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发生副反应:
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
①装置 D和 E中发生相同的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②若某实验小组没有冷却装置 D,制得的漂白液中 ClO-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7:1,若 D中有 7.1gCl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 ______mol。
(5)探究 D中所得漂白液的性质。
已知:mol L-1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如果 1L溶液中含有 amol溶质,则溶液中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 L-1。
①Ⅰ中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______。
②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原因是 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6)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有 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35 分。
27.我国科学家用 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需要将 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
(1)做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反应中每生成 0.5molCH3OH,消耗 CO2______g。
第 7页,共 12页
(3)现有①0.8molCO2;②3.01×1023个 CH3OH分子;③27gH2O,氧原子的数目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填序号)。
28.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剧烈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工业上常用氯气与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硫代硫酸钠(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 Cl2氧化,常用作脱氯剂,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
□____。
(4)Na2CO3可用于脱去烟气中的 SO2。Na2CO3水溶液吸收烟气中的 SO2,再通入空气,最终可得到 Na2SO4
和 CO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9.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中。
I.过氧化氢有杀菌消毒作用,医疗上利用它来清洗伤口。下列化学反应均涉及 H2O2。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体现 H2O2还原性的反应是(填字母代号) ______。
(2)上述反应说明 H2O2、Ag2O、K2CrO4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
(3)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反应,若在稀硫酸中继续滴入 H2O2,铜屑溶解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 ______。
Ⅱ.SeO2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4)SeO2是制备高纯硒的原料,配平离子方程式:______。
□SeO2+□SO2+□H2O=□Se+□ +□H+
(5)SeO2有还原性,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已知 SeO2转化为 ,M 被还原为Mn2+)
30.Na2CO3和 NaHCO3是两种常见的钠盐。
(1)下列关于 Na2CO3和 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大于 Na2CO3
b.Na2CO3和 NaHCO3的溶液均显碱性
c.一定条件下,NaHCO3和 Na2CO3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第 8页,共 12页
(2)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写出装置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装置Ⅰ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装置Ⅰ与装置Ⅱ的气球体积一样大
(3)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
已知:ⅰ.pH越小,碱性越弱,H+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
ⅱ.mol L-1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
【实验过程】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

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 pH变化
实验

【分析与解释】
①实验Ⅰ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 ______。
②实验Ⅱ中,滴加 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第 9页,共 12页
③实验Ⅱ中,滴加 NaHCO3溶液的 pH变化与滴加 Na2CO3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 NaHCO3溶液的
烧杯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是 ______。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
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已知: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
溶解度/g 36.0 21.7 9.6 37.2
①沉淀池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②写出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第 10页,共 12页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A
19.【答案】B
20.【答案】D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B
26.【答案】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 HCl;
①2HClO 2HCl+O2,HCl呈酸性,酸性增强;
第 11页,共 12页
②AgNO3溶液;
③新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次氯酸;
①Cl2+2OH- Cl-+ClO-+H2O;
② ;
①生成了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
②Cl-+ClO-+2H+=Cl2↑+H2O;
溶液的酸碱性等
27.【答案】H2;降低;
22;
①>③>②
28.【答案】2Na+2H2O=2Na++2OH-+H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Cl2+5H2O=8Cl-+2 +10H+;
2 +O2+2SO2=2 +2CO2
29.【答案】b;
Ag2O>H2O2>K2CrO4;
Cu+H2O2+2H+=Cu2++2H2O;
SeO2+2SO2+2H2O=Se+2 +4H+:
5SeO2+2 +2H2O=5 +2Mn2++4H+
30.【答案】ab;
① +H+ =CO2↑+H2O;
②a;
①NaHCO3;
②Ca2++ =CaCO3↓;
③ 、OH-;
①Na++NH3+CO2+H2O=NaHCO3↓+ ;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第 12页,共 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