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课时 常用的分离方法
除了结晶以外,还有哪些方法能将物质从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二、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你会直接饮用水塘中的水吗?为什么?
水中杂质的种类:
可溶的杂质
(例如:盐)
不可溶的杂质
(例如:沙)
微生物:
(例如:细菌)
(一)、 沉淀法
用于分离溶液中混有的不溶性的固体杂质,
常用明矾、活性炭作凝聚剂,使水中的悬浮
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1.如图所示,取一杯泥浆水,静置5分钟,观察
有没有杂质沉在杯底。
2.在泥浆水中加一点明矾或活性炭,静置5分钟,观察泥浆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
(二)、 过滤法
液体通过过滤器,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1.过滤器:
由漏斗与滤纸制成
滤纸
漏斗
1.如图所示,先把滤纸折成圆锥形,再把多余的滤
纸剪去,然后把折好的滤纸放在漏斗中,用清洁
的水湿润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边缘,不留气泡。
滤液:
能通过过滤器的液体
滤渣:
留在滤纸上的物质
滤渣
滤液
2、过滤的操作方法
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1)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2)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1.烧杯边缘要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
3.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
例1: 指出右图所示装置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 滤纸的边缘已超过漏斗上沿,
应改为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
口稍低。
② 倾倒滤液的操作错误,倾倒
滤液应改为用玻璃棒引流,
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③ 漏斗下端管口位置不对,
应改为漏斗的下端管口
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2、按过滤操作要点进行操作,把泥浆水沿
玻璃棒倒进过滤器中,观察滤液及滤渣。
3、从漏斗中取出滤纸,细心观察,滤纸上
留下了什么?泥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用下列材料 :容量1.5升的塑料
瓶1只、带导管的橡皮塞、活性
炭、纱布、细沙、沙砾、碎石、
棉花,制作一个沙石过滤器。
请你设计过滤器,把图画下来,
并标出各材料的名称。
设计过滤器
3.吸附作用:
活性炭具有吸附
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
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
过滤水中的杂质。
经上述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浑浊的泥浆水变澄清了,但所得的水是不是纯净水?
不是纯净水
可以用什么方法处理得到纯净水?
(三)、 蒸馏法
1、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
液态水的方法称为蒸馏法。
2、蒸馏法原理:
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
用蒸馏方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蒸馏水里不再含有杂质,只含水一种物质。
3、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4、蒸馏装置:
将上述处理过的滤液和防爆沸的小石粒一起放进蒸馏烧瓶内,按图1-54所示装置进行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怎样的?烧瓶里留下了什么?
1、为什么要加防爆沸的小石粒?
防止液体爆沸,以避免意外。
2、为什么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蒸馏烧
瓶的支管处而不插入溶液中呢?
蒸馏需要控制好温度,在支管口处的蒸汽的温度,是最准确的。
3、为什么进水管在冷凝管的下方,而出水
管在冷凝管的下方?
有利于热量交换,使冷凝效果更好。
三种方法中哪种效果最好?试进行比较?
方法 原理 适用范围 基本操作 所起作用
沉淀法
过滤法
蒸馏法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
用于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用于分离或提纯两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
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
溶解,过滤
加热,蒸馏、冷凝
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可除去水中的悬浮微粒
可除去水中已溶解的物质
自来水厂的水净化
自来水厂对从江河或水库等水源引来的水进行净化处理时,主要经过 3个阶段。
1. 物理阶段: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除去水中的
固体颗粒。
2. 化学阶段:通入氯气或漂白粉等杀死水中的微
生物。
3. 生物学阶段:借助于
微生物除去水中的有
毒物质。
最后,经过化学检测,
证明水是洁净的之后,
这些水才被送到用户。
人们从盐田里得到的是含许多杂质的粗盐,而我们食用的盐是从粗盐中提取得来的。那么,粗盐是怎样提炼为食用盐的呢?
三、粗盐的提纯
1.首先,研究粗盐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将4匙粗盐放在纸上,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并描述粗盐。 你认为粗盐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2.怎样使用已有的实验仪器和已学的物质分离方法将粗盐中的各种活动成分分离开来,制成精盐?
你的设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老师、同学交流,修改你的精制粗盐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实验。
1.粗盐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泥土、沙子、食盐、其他晶体。
2.提纯需使用的实验仪器: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漏斗、药匙、
量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托盘天平。
3.精制粗盐的实验计划:
① 粗盐的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
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将水倒入烧杯里。
用药匙一匙一匙地把粗盐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直到粗盐不能溶解为止。
② 过滤:
制作过滤器,过滤食盐水,观察滤液是否透明。
③ 滤液蒸发:
把透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在以上粗盐提纯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请你说出它的作用?
① 粗盐的溶解中玻璃棒起到搅拌作用,加速溶解。
② 过滤中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
③ 滤液蒸发中玻璃棒起到搅拌作用,以免液体局
部过热,致使液滴飞溅出来。
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了精制的盐。
这些盐中不再含有泥土和沙子,但仍然含有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如MgCl2、CaCl2等。
精制后的盐样品中除含有食盐晶体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晶体。
4、仔细观察:精制后的盐样品是否有其他晶体存在?
它们有相同的外形吗?这些盐纯净吗?是否有迹象
表明还不够纯?你能说出原因吗?
1.在生活中,你见过(或使用过)哪些净化水的方法?
2.请你设计一个在家中自制蒸馏水的方案。
二、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一)、 沉淀法
常用明矾、活性炭作凝聚剂,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二)、 过滤法
液体通过过滤器,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过滤的操作方法:一贴、二低、三靠。
(三)、 蒸馏法
蒸馏法原理:
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
1、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加明矾吸附沉降
③蒸馏 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
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
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C
2.下列各组仪器中,能完成蒸发滤液操作的是( )
A.酒精灯、烧杯、玻璃棒、铁圈、铁架台
B.酒精灯、蒸发皿、铁圈
C.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圈、铁架台
D.铁架台、铁圈、玻璃棒、烧杯、
C
3、关于沉淀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沉淀法是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进行污水处理的一种
方法
B.沉淀法的基本操作是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后静置
C.加入凝聚剂的作用是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
粒而沉淀下来
D.污水如果利用沉淀法处理好的后即可饮用 2
D
4、下列关于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得11.25g食盐
B.粗盐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后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C.当蒸发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
液体蒸干
D.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烧瓶和石棉网
C
5、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
氯化镁、氯化钙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将粗盐提纯,实
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2
1世所有
(4)在蒸发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它的作用是
。
(1)在进行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物质X是 。
水
(3)操作Ⅰ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
漏斗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操作Ⅰ的步骤是 。
过滤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练习
姓名 学号
我学会了
1、结晶——从饱和溶液中____________的过程。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 (1)__________: 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______。(2)_________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__________,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
3、物质分离的方法有:(1)沉淀法:把水静置,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
常会加入________(活性炭,明矾)。(2)过滤法:操作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_______,中间不留气泡;二低:_______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_______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_______,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_______,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_______。 (3)蒸馏法:把水加热至_____,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
]形成______水的方法。
二、我理解了
4、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A.海水分解 B.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大量蒸发
C.海水晒盐时,氯化钠溶解度减小,所以氯化钠结晶析出
D.利用阳光、风力使水分蒸发,氯化钠结晶析出
5.将8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 )
A.变成不饱和溶液 B.可能是饱和溶液 C.仍是饱和溶液 D.无法确定
6、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7.下列现象属于结晶的是--------------------------------------------------------------------( )
A.将水放入冰箱内制冰块 B.冬天从盐湖中捞碱
C.熔化的玻璃冷却后结块 D.紫色碘蒸气凝华成固体碘
8、下列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泥沙和水 C.硝酸钾和水 D.铜粉和铁粉
9.按环保要求: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
法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静置
10、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过滤 C.静置沉淀 D.吸附沉淀
1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冰水混合物
1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粗盐称量 B.粗盐溶解 C.浊液过滤 D.蒸发结晶
13、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
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14、“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浑浊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蒸发 B开始析出晶体后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
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 D.待滤液完全蒸干时,才停止加热
15、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
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__(选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_______(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 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
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小林按照课本“活动与探究”的要求做粗盐提纯实验。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__F(填序号)。
(2)称量食盐应放在仪器A的左盘,蒸发时防止液滴飞溅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活动与探究”中,操作步骤有:①计算产率;②过滤;③溶解;④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1张PPT)
第一课时 物质的结晶
我们所吃的食盐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
渐蒸发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
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井水、海水是否纯净?
它们溶解了多种溶质,属于混合物。
那么,我们如何从水中提取出这些溶质呢?
一、固体分类
用放大镜观察食盐固体,外形有什么特点?
形状规则,呈立方体。
固体
晶 体
非晶体
概念
特点
举例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
形状不规则,无固定熔点。
食盐、硫酸铜、金属等
玻璃、塑料、蜡烛、松香等
二、物质结晶
1、概念
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2、方法
方法1:蒸发溶剂
例如:海水晒盐方法
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
1.配制一杯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利用滴
管吸取1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
如图所示。
2.仔细观察(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有没有晶体出现。
有晶体出现
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2.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
1.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晶体?
随着温度的降低,固体溶解度减小。
探究:如何从常温下的食盐饱和溶液和70℃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分别结晶出食盐晶体和硫酸铜晶体?
提供下列器材和药品: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滴管、玻璃片、放大镜
药品:常温下饱和食盐水、 70℃硫酸铜饱和溶液
提示:氯化钠和硫酸铜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 35.7 35.8 36 36.6 37.3 38.4 39.8
温度/℃ 0 10 20 30 60 80 90
硫酸铜 14.3 17.4 20.7 28.5 40 55 75.4
以上两种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
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
3. 晶体形成方法的适用范围
如食盐晶体形成等。
②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
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
得晶体。
如硝酸钾、硫酸铜晶体形成等。
事实上,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的,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晶体的形成过程与物质的溶解过程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结晶水合物
有些物质的晶体里没有结晶水,如食盐、硝酸钾和硫酸钡。而很多物质都能生成结晶水合物,如胆矾(五水硫酸铜)、石膏(二水硫酸钙),它们都是常见的结晶水合物。很多结晶水合物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产生风化现象。相反,有些晶体放在空气里,会逐渐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湿,直到在它的表面上溶解而成为饱和溶液甚至稀溶液(如氯化钙、氯化镁和氢氧化钠),这种现象称为潮解现象。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1、配制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2、制备硫酸铜小晶体。
(1) 准备一杯约50毫升温度在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切勿在杯底留下杂质,若有浑浊现象,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澄清为止。
(2) 静置、冷却、析晶。 在容器口盖上一张清洁的白
纸,再用棉花把烧杯围起来,静置一夜,温度缓慢下降,
析出硫酸铜小晶体。
3.小晶体“长”成大晶体。
(1) 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
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
(2) 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
已准备好的一杯约50毫升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
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
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
1.影响结晶速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需要是过饱和溶液,才可以结晶。
搅拌速度不能快。
降温速率一定要缓慢才好。
晶种、温度、多次进行
1.过年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泡了一杯很甜的糖水,客人没喝完,等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杯底有白糖析出,小明问妈妈是否当时没搅拌?妈妈说当时糖已经全部溶解,你认为现在析出的原因是什么?
温度下降。
白糖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变小。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氯化钠、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道: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要获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而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夏天晒盐(蒸发
其中的溶剂)。而纯碱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所以冬天捞碱。
3. 自然界中的水为什么都不是纯净的水?
因为水是很好的溶剂,各种可溶解性物质溶解
到水中,所以自然界中的都不是纯水。
物质结晶
概念
晶体:
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
方法
方法1:蒸发溶剂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
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变化比较大的固体物质。
结晶水合物、
结晶水
1、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
不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解度
B
2、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A
3、恒温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
钠晶体析出,此时 ------------------------------------( )
A.溶液仍为饱和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液变浓
A
5、将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析
出晶体(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符合下列的图( )
B
4、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
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 )
A.形状、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 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