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4张PPT。2018-11-1111达到效果设计理由解决问题元杂剧的结构及特有
的舞台语言。窦娥的反抗精神
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
相结合的艺术特色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特有
的舞台语言,正确认识窦娥的反
抗精神。领会《窦娥冤》的戏剧
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
相结合的艺术特色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
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元杂剧的结构及特有的舞台语言
《窦娥冤》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
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戏曲知识,剧情,本文
矛盾冲突,窦娥性格及主题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的表现手法。设计依据设计思路窦娥冤——关汉卿1整体感知问题探讨课后延伸窦娥冤——关汉卿教学过程1《窦娥冤》戏曲片段欣赏2018-11-111课文内容图片浏览借助图片初步理解课文2018-11-1111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握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淸浊分辨
链接动画2018-11-1114押赴刑场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2018-11-1114六月飞雪2018-11-1114血溅素绢2018-11-1114地也,你不分还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亢旱三年2018-11-1114浮云为我阴
悲风为我旋2018-11-1114作者简介42018-11-1114他的作品从内容到艺术风格均丰富多样。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公案戏、风情戏、历史传奇戏。公案戏的代表作有《绯衣梦》、《蝴蝶梦》、《鲁斋郎》、《窦娥冤》,都带着一腔悲愤控诉权贵恣意妄为的暴行,揭露官府妄杀无辜的黑暗。风情戏类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拜月亭》、《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等,这里面有才子佳人的爱情,如《拜月亭》,更多的是以妓女为中心的表现她们的爱情和生活的作品。历史题材在宋元时代的小说戏剧中占很大比重。关汉卿剧作现存剧目六十多种,其中历史传奇戏将近三十种,现存的有《单刀会》、《哭存孝》、《西蜀梦》。 关汉卿的作品2018-11-1114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曲状元/诗剧 散曲《天净沙·秋思》
杂剧《汉宫秋》——《梅花酒》:“呀! 俺想着徊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她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 过宫墙,绕回廊; 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日昏黄;日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锵;泣寒锵,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救风尘》《鲁斋郎》《拜月亭》散曲四块玉 闲适 旧酒投 新醅泼 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 我出一個鹅 闲快活 白 朴 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
散曲[仙吕·寄生草·饮]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醃两个功名字,醅渰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郑光祖 杂剧《倩女离魂》《王粲登楼》2018-11-1114元人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 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 昇 《雷峰塔》清·方成培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 海《墙头马上》-元·白 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 濂《玉簪记》-明·高 濂 《风筝误》-清·李 渔
2018-11-1114戏曲种类:{40余种}京剧、晋剧、蒲剧、雁剧、秦剧、吉剧、豫剧
吕剧、淮剧、沪剧、越剧、婺剧、绍剧、徽剧
闽剧、赣剧、汉剧、湘剧、祁剧、潮剧、桂剧
壮剧、川剧、黔剧、滇剧、傣剧、藏剧、粤剧
昆曲、高腔、评剧、越调、彩调、梆子腔
二人台、龙江剧、黄梅戏、莆仙戏、梨园戏
高甲戏、采茶戏、皮影戏、滑稽戏
河北梆子、上党梆子、山东梆子、
河南曲剧、湖南花鼓 竞争对手——京剧内容——空虚华丽观众——脱离观众作者——逐渐减少 元曲末落的四方面原因 :关于元杂剧的知识2018-11-1114 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之外可以加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
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
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科介: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练习册50页)元杂剧的体裁特点2018-11-1114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元杂剧的体裁特点2018-11-1114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元杂剧的角色元杂剧的体裁特点2018-11-11144家作品2018-11-11142018-11-11142018-11-11142018-11-11142018-11-11142018-11-11142018-11-11142018-11-11142018-11-1114全 剧 内 容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白开始。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遭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可以请五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全文,体会一下戏曲是如何展现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分窦娥、监斩官、刽子手、蔡婆婆、舞台说明及科介)2018-11-1114元杂剧 诬 娥 见 官斩 娥课文故事节2018-11-11142018-11-1114
“六月风雪”的神奇想象:惊天动地,惊世骇俗。
仅此一项就可以列在世界十大悲剧中而不失颜色。
美学大师王国维:曲尽人情,字字本色。2018-11-1114课文分析链接《窦娥冤》swf课件1动画sprite198.swf1982018-11-11142、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第1层是[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大意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第2层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大意是窦娥发下三大誓愿。2018-11-1114赏析“诀别婆婆”1 窦娥为什么走后街而不走前街?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怕被婆婆看见,引起婆婆伤心。表现她善良本性。2 为什么要表现她善良的性格?更显出冤屈之深。2018-11-1114
3 窦娥在临刑前反复叮嘱婆婆祭奠她,
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1)难舍婆婆,对婆婆的挂念。
(2)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痛苦产生轻生之念。
(3)增强悲剧气氛,突出社会黑暗。2018-11-1114(1)在这种是非颠倒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
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2)另一方面,这样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
悲伤,体现了她善良和孝顺。 4 窦娥说“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负屈衔冤”,怎样理解?2018-11-1114赏析“三桩誓愿”1 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这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2018-11-11142 运用了哪些典故?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六月飞霜 东海孝妇3 这三桩誓愿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
层层深入,不可颠倒。2018-11-11143、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
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2018-11-11144、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其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2018-11-11145、阅读第3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三桩誓愿运用了哪些典故?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
2018-11-1114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
关系呢?是否矛盾呢? 这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
一方面,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2018-11-11147、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
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
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2018-11-1114 4 三桩誓愿的提出,每一桩都是先用宾白提
出,再用曲词进一步强化,为什么这么安排?(1)三次宾白强调窦娥之死的冤枉,再加上
监斩官对答,更衬托三桩誓愿依次实现后
的感天动地。(2)再用三支曲子依次对应,直抒胸臆,
可谓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
将其为冤屈而抗争表现得深切而感人。2018-11-1114监斩官说:“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这一说在文中起何作用?(提示:反衬窦娥的确冤情深重,怨气冲天。)2018-11-1114 5 这三桩誓愿有两桩即时应验,还有一桩在
第四折中也得到验证。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可能?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浪漫主义的描写,显示了正义抗争的
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
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1)证明窦娥“委实得冤情不浅”。2018-11-1114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
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可以增强悲剧气氛;
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2018-11-1114 8、曲词中,除了叙述窦娥的冤情外,还表露出了窦娥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具体曲词进行分析。 曲词中除了“冤”贯穿全篇外,还有“怨”、“悲”、“恨”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中,尤其是 〔滚绣球〕一曲,指斥天地、怒斥鬼神,是她绝望中的呼号,是她用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是对人世间不公 的揭露。可以说,在这一曲中,窦娥的冤是由“怨”来体现的。 第二部分中,以宾白为主,通过婆媳对话,交代了窦娥孤苦无依的身世和她屈招的无奈,实在令人悲从中来。 〔快活三〕 〔鲍老儿〕二曲,一字一泪,泪中含血。即使如此,她还劝婆婆不要烦恼哭啼,则更令人悲不自胜。 第三部分中,窦娥把斗争矛头直指反动统治者。一个心地善良的妇女却喊出了“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的呼声,并直斥“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腐败吏治,若不是“恨”到了极点,又如何能发出如此誓言?2018-11-1114“无头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自己的誓愿无根无据,但正可以表明其冤情。2018-11-1114即如下表:2018-11-1114人物形象分析 本折戏剧更多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抗争精神。试问: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子是如何成为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妇女形象?请结合全剧剧情进行分析。 被迫——被整个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逼出来的。
越是善良的人被迫反抗,越能体现对整个社会制度
的揭露与否定。2018-11-1114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窦娥的人物形象:
2018-11-11141、窦娥 坚强刚烈、勤劳正直、淳朴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古代年轻妇女。2、蔡婆婆 善良、逆来顺受、懦弱、动摇(面对张驴儿父子的强娶动摇不定,间接导致了窦娥的悲剧)2018-11-1114 本剧的主题 从表面上看,冲突的双方是窦娥和桃杌太守、张驴儿等人。其实,从窦娥的曲词和宾白来看,受冤的不仅仅是窦娥一个人,而是整个生活在黑暗社会中的劳动人民;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贪赃枉法的也不仅仅是桃杌等人,而是整个社会的腐败吏治。2018-11-1114主题归纳 通过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
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
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
抗精神。2018-11-1114艺术特色作品用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
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
评论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深邃。 2018-11-1114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西厢记》--王实甫
《拜月亭》--关汉卿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2018-11-1114怎样看待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现实主义: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致使孤苦无告的窦娥惨遭杀戮,蒙此奇冤。现实主义的描写使我们认识到窦娥冤狱的典型意义,认识到当时社会制度的残酷、吃人本质。
浪漫主义: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实是因冤而怨,连“皇天也肯从人愿”,才能一一应验。2018-11-1114拓展知识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大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2018-11-1114 不好。因为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而流于一般戏曲的大团圆结局的俗套。
这样改,说明叶宪祖老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他有意篡改愿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2018-11-11141、元杂剧角色可分为( )( )( )三大类,舞台演出由( )( )( )三部分组成。 末旦净唱白科2、解释词语
行动些 葫芦提
糊突
外:当时口语,走快些。:当时口语,糊涂。:同“糊涂”,混淆的意思。: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相当于京 戏的须生。 练 习2018-11-1114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混淆)
则是看你死去的孩儿面上(只当是)
B.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 你道是暑气暄(温暖)
C.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清明)
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
D.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操劳家务)
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抵御旱灾)(A)2018-11-11144.下列成语典故和传说中的相关的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望帝啼鹃②苌弘化碧③六月飞霜④亢旱三年
A.①邹衍②苌弘③燕惠王④东海孝妇
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
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
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C)2018-11-11145.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B.科,指示角色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
C.正宫,端正好,滚绣球等均是曲牌名。
D.折,相当于现代的“幕”,所有的杂剧都只能是四折。 (B)2018-11-1114
6 、 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解答D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2018-11-11147、对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的分析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三桩誓愿典出于《庄子》、《太平御览》、《汉书》。
B.三桩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性格达到了顶点,使全剧达到了高潮,悲剧气
氛达到了最高点。
C.它塑造了一个勤劳、正直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妇女形象。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强烈的愤怒之情以及坚决的反抗精神。
[解答] C[分析] 三桩誓愿中没有体现主人公身上勤劳、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2018-11-11148、对下列句中红色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刽子磨旗、提刀:摇旗;②锣三下科:戏剧称角色动作叫“科”,又称“介”;③行动些:行动起来;④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这边那边,这里那里;⑤不提防遭刑宪:拷打; ⑥兀的不痛杀我也:这;⑦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每每,常常,往往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⑦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⑦
答:A2018-11-1114 谢谢你的支持2018-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