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3课:张衡传 课件 (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3课:张衡传 课件 (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1 1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南朝·范晔第一课时全才张衡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被人们称为”科圣“。
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
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作者范晔简介祖籍官职才华死因代表作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
山阴(浙江绍兴)人。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
太子左卫将军等职。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
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
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
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
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
色彩。 传记的种类:
自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张衡传》属于评传。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1、正音:
属文( ) 不好( ) 累召( )
连辟( ) 逾侈( ) 邓骘( )
2、虚词:游于三辅( ) 虽才高于世( )
3、活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4、文言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
zhǔ hàolěibì chǐzhì 在比 以……为奇被动句状语后置句“乃”的用法1. 家祭无忘告乃翁
2.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3.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你,你的于是,就才却,竟是,就是①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②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于是,就才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素善留侯张良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C善行交好善于羡慕下列句子中的“善”与文中“衡少善属文”意思相同的是( )下列句子中的“属”与文中意思相同的是( )A.屈平属草稿未定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举酒属客
D.名属教坊第一部A写嘱咐劝人喝酒属于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相如因持璧却立。
C.蒙故业,因遗策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E.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F.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F依靠趁机沿袭于是、就下列句子中的“因”与文中“因入京师” 意思相同的是( )通过因此 篆文( ) 都( )柱? 傍( )行八道
蟾蜍( ) 帷幄( ) 乞骸( )骨
zhuàndūpángchán chúwéi wòhái2、通假字:形似酒尊( )
3、古今异义:
衡下车 ( )
覆盖周密无际( )
寻其方面 ( )
上下肃然 (
通“樽”,酒杯1、读音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古:方向。今:事物的几点之一古: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
今 :十分恭敬的样子)①时天下承平日久
②皆共目之
5、文言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时:名词作状语,当时。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4、活用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被动句状语后置6、翻译句子1、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2、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3、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4、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5、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当堂检测1、下列画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衡下车 B、再迁为太史令
C、公车特征拜郎中 D、因以讽谏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 )
A、中有都柱???????????? 都:大?
B、施关发机???????????? 关:枢纽、关键
C、牙机巧制???????????? 制:形制、构造
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征:征讨
E、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不俗
DD E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因上疏陈事 陈:陈奏?B.帝引在帷幄?引:牵拉
C.衡乃诡对而出?诡:虚假?D.一时收禽??禽:捉捕
4、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是( )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⑵常从容淡静
⑶举孝廉不行 ⑷连辟公府不就
⑸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⑹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⑺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A、⑴⑵⑶ B、⑷⑸⑺ C、⑵⑷⑺ D、⑶⑸⑹
c B 1、举孝廉不行

2、连辟公府不就
3、公车特征拜郎中
4、累召不应
5、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6、再迁为太史令
7、再转复为太史令
8、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 9、下车伊始





一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朝廷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官府征召有才能的人做官——征,征召,特指君召臣;拜,封官,任命——召见,——离开,指从京都赴外任职——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指官职调动——指官吏初到任 1、游于三辅
2、视事三年
3、上书乞骸骨
4、遂通五经,贯六艺
5、时国王骄奢文




二——汉代都城长安附近三个行政区——指官员到职工作,即治事——大臣辞职,意即使骸骨归葬乡土——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种学问和技能。——受封的土地,此指汉代所封的同姓王国我国史书体例简介: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
国别体:《国语》 、《战国策》
纪传体:《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我国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我国纪传体断代史)
补 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