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名将是( )
A.朱德 B.贺龙 C.叶挺 D.陈毅
2.国民革命时期,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培养得益于孙中山创办了( )
A.兴中会 B.福州船政学堂 C.同盟会 D.黄埔军校
3.下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军徽图案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间嵌金黄色“八一”两字。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八一”则是为了纪念( )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中共成立
4.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出席这次会议的毛泽东突出强调的观点是(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将党支部建在连队上
5.1936年11月18日,《西北真报》社刊“紧急号外”,登载了“欢迎红军第四方面军到达陕西”的新闻。这一新闻折射出( )
A.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 B.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C.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之路 D.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6.1926年1月起,中国共产党负责的中央农民部先后创办了《中国农民》《犁头》《农民运动》等刊物,各省均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 )
A.文学革命 B.思想建党 C.武装斗争 D.联系群众
7.中国工农红军历尽千难万险,走完了长征路。长征的起点在哪里( )
A.上海 B.瑞金 C.井冈山 D.广州
8.党史上有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这些比喻不仅简洁明了,而且深刻揭示了党的理念和战略。下列比喻中,适宜于下图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9.某中学利用VR技术开展“数字长征”研学,学生“亲历”遵义会议场景并参与长征重要战役战术推演。这一活动聚焦的“伟大转折”指( )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毛泽东领导核心确立
C.农村包围城市思想 D.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10.黄埔军校创办时,孙中山勉励大家说:“诸君要革命,便先要立革命的志气。此时有了革命的志气,将来便可以当革命军的将领。我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由此可见,黄埔军校创办的目的是( )
A.实现国共的第一次合作 B.培养有革命精神的军官
C.推动北伐战争继续进军 D.全面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1.“1936年8月,红军突破腊子口,胜利到达宕昌哈达铺后,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在红军的影响下,包括回族在内的当地各族群众纷纷组建如抗日反蒋委员会、抗日游击队等各类抗日组织,通过为红军提供住所疗伤,替红军放哨巡逻等多种方式帮助红军,因而哈达铺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该材料意在说明( )
A.哈达铺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 B.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少数民族坚定地站在抗战的前线 D.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2.下图所示年代尺的标题应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C.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3.在1924年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则招生启事:“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本校、少校(指共青团),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该启事是( )
A.在为《新青年》征稿 B.为新式学堂筹集资金
C.国民革命军征兵广告 D.黄埔军校的招生宣传
14.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宣传中大量使用“劳工神圣”“赤化大地”等口号;第一次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在宣传中突出“民族解放”“平民政权”等口号;八七会议后,“打土豪,分田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口号。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始终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C.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坚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5.黄埔军校开设的课程有:《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社会主义原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农民运动》《军队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
A.是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B.是中共建立的军校
C.注重学生的政治教育 D.完全被国民党控制
16.“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长征中,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17.它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里的“它”是指(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召开 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D.红军长征胜利
18.下表为中共早期四次会议的重要工作部署,四次会议共同反映了中共( )
1921年中共一大 “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
1922年中共二大 “到群众中去”
1923年中共三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5年中共四大 “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
A.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 B.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
C.积极地与国民党合作 D.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19.在某校《学党史 跟党走》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了以下3幅绘画作品,由此推断出他们探究的历史是( )
A.推翻帝制与建立共和 B.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C.适合国情的革命之路 D.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2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书中写道:“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材料中“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指(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黄埔军校的创建
C.北洋军阀的统治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二、材料题
21.材料研读: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5日)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22.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了一段历史。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请写出五四运动中的一个口号。
(2)图二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点,它在哪座城市?党的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伟大意义?
(3)图三的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这是什么事件?列举其中一位领导人。
23.中国共产党在危急时刻另辟蹊径,延续了中国的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从此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二 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的领导下,从此形成了红军主力,使我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大旗举得更高更牢……它对尔后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粟裕《粟裕战争回忆录》
材料三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我们分析它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有买办豪绅阶级间不断地分裂和战争。……还具备下列的条件:(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力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们起义成功了”指的是哪一次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支铁流汇合到了一起”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的思想主张并试分析其意义。
24.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解释·伟大转折定航向】
材料一 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这次会议”是什么会议?用一句话概括其重要的意义。
【时空观念·艰难险阻夺胜利】
材料二 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草图。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选取材料二中合适的英文字母填入下面对应位置。
①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
②长征途中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会议的召开地: 。
③标志着长征结束,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 。
【家国情怀·气吞山河创奇迹】
材料三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话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摘编自谢金峰主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学习红军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B D B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C C B D B C D
1.C
2.D
3.C
4.B
5.B
6.D
7.B
8.A
9.B
10.B
11.B
12.D
13.D
14.C
15.C
16.B
17.D
18.B
19.C
20.D
2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一是需要革命阵地,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二是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三是需要有正式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22.(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答出一个口号即可)
(2)上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任答一点)
(3)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答出一人即可)
23.(1)起义:南昌起义;影响: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2)历史事件:井冈山会师或创建工农红军第四军;意义:壮大了武装力量,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3)思想主张: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意义: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24.(1)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 A B D
(3)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伟大的长征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