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版七上第5课 西周的封邦建国(4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版七上第5课 西周的封邦建国(4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1 00: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一、商亡周兴
 1.纣王的暴政 2.武王灭商与西周建立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子贡指出: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恶皆归焉。
  孟子认为纣王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郭沫若认为:“这个人是了不起的人才,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大……中华民族之能向南发展,是纣王的功劳。”  周后稷,名弃……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而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史记·周本纪》周原遗址周文王周武王  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史记·周本纪》
  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孟子》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周公旦  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
——《孟子·尽心下》 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浦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淮南子·泰族训》利簋,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镇西段村出土,铭文四行三十二字,记载武王伐纣事。 1.分封制的目的和分封对象 2.分封制下的政治权利关系
二、“封建天下”①诸侯对周天子的权利和义务 ②层层分封的政治格局 3.分封制的作用  太公曰: 臣闻爱其人者, 兼屋上之乌; 憎其人者, 恶其余胥。咸刘厥敌, 使靡有余, 何如?
  召公提出一种折衷方略曰: 有罪者杀, 无罪者活之。
  周公则提出:使其各居其居, 田其田; 无变旧新,唯仁是亲。  思考:面对统治如此广阔的疆域,特别是对殷商遗民的处理政策,有三种意见,如果是你,你会采取哪一种呢?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思考: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同姓诸侯(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
略要地)异姓诸侯功臣、姻亲
先代贵族(旧属国,殷商旧族等)分封对象 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文王、武王、周公裔孙的封国。 )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西周的封国 周初分封的诸侯国范围都比较小,据载:“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孟子·万章下》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 思考:分封制下诸侯有什么样的义务?商周区域比较繁荣昌盛的
前期 由盛到衰的
转变时期 衰亡时期 西周共传12个王,276年jiān 囏繄 yī ? 扈 hù 西周的历史沿革:(前1046—前771)三、制礼作乐
 1.制礼作乐的目的 2.礼和乐的内容 3.礼乐制的影响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刑礼维护统治阶级的内部秩序礼是统治者的行为标准和规范。 礼的目的——定亲疏,决贤愚,别同异,明是非。   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病死,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摄政,引起了“三监” 的不满,他们与纣王之子武庚及商朝在东方的残余势力联合起来,发动叛乱。在这种情况下,周公毅然率兵东征,经三年苦战,平定了叛乱。 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再度分封,是中国历史上对政治结构的一次巨大变迁。它使原来各部族之间相对平等、松散的盟友关系变成了上下依属、紧密的封建关系。在这种新的政治结构之中,王权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要适应这种新的政治形势,就需要一整套新的更为详尽的道德、法律制度。作为统治阶级内部各级贵族间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周礼”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
  ——易凡慧子《浅析西周礼乐制度的变迁及礼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周公所制定的“礼”以“亲亲”和“尊尊”为核心,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周朝各种典章制度的总称,同时也是区分贵贱尊卑的准绳。“亲亲”就是亲其所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是尊其所尊,要求下级贵族服从上级贵族,禁止犯上作乱,平民和奴隶必须安分守己,不许反抗。
  ——易凡慧子《浅析西周礼乐制度的变迁及礼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礼的主要作用在于规定政治、社会关系中各种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即所谓辨别尊卑和亲疏。这种功能的实现方式, 主要不由强制, 而是由社会角色心甘情愿地进行。乐所要达到的作用, 正是培养人的内在情感, 使人得以自律, 以顺利实现由礼的他律所欲达到的效果。
  ——易凡慧子《浅析西周礼乐制度的变迁及礼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礼乐作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的外在表征,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对于稳定西周秩序起到了重大作用,对古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1.武王伐纣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2.材料分析题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下》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分封制下的权利义
务关系。答案:周天子可以对分封诸国进行巡狩,对不朝觐的诸侯行使贬黜和征伐的权利。各诸侯国有定期朝觐述职的义务。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