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版七上第6课 西周的衰微(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版七上第6课 西周的衰微(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1 00: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一、西周王室的衰微 1.周厉王的暴政 2.国人暴动及其影响周厉王 周厉王,名姬胡(?—前828),周夷王的儿子。夷王病死后继位。是一个贪婪残暴的君主,在位37年,在“国人暴动”中被逐出都城,后凄凉病殁于彘(今山西省霍县),葬于彘。 同学们听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典故吗?哪个同学来讲一讲呢?  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司马迁《史记》  西周王室和诸侯所辖的土地均有“国”“野”的区别。
  王畿和诸侯国都将其周围的中心区叫“国”,住在那里的人叫“国人”,他们是周族的成员,其中包括贵族和平民。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中心区以外的地方叫“野”,是被周族征服的广大农村,住在那里的人叫“野人”。野人只有从事农业生产、提供赋役的义务。
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国人暴动  《竹书纪年》则说厉王出奔,共伯和干王位,史称“共和行政”。同时很明确地说共伯和,就是共国的伯,名和。也就是说他是封于共国的诸侯,名叫做和。  由于周朝是一个由原始部落步入文明社会不久的早期国家,有氏族成员转化而成的国人,是维持周朝统治稳定的主要力量,国人暴动导致了周人中上层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分裂,因而极大地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②手工业二、分封制的瓦解与西周的灭亡①农业 1.血缘纽带的松弛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诸侯国的强大与分封制
的逐步瓦解 4. 西周灭亡5.平王东迁与东周开始 宗法制的特点就是随着代际传递而关系逐渐疏远,所以,诸侯立国之初可能与王室关系尚近,几代以后就变成疏族远亲了,因此,对他们的控制就更多地依赖礼仪、意识形态,特别是军事力量的威慑。 西周初年,当王室力量尚强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王室的调节来维持诸侯间的均衡,而时间一久,调控势必出现问题……尽管有宗法血缘的联系,但掌控整个王朝不离散的关键,还是王室的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到东周时候,整个帝国里的血缘纽带已经有疏远的迹象了,就像一个大家庭经过几代繁衍之后,血缘联系就显得疏松了。于是,就开始吵架了,甚至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了。
——张荫麟《中国史纲》 宗法式分封制的特点就是要不断地分封,因为每代周王都有自己新产生的没有封地的兄弟和亲族,而不断地分封就需要有新的土地和人口,当王室力量足够强大时,可以通过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开疆拓土以满足这种需求。……一旦战争不顺甚至失利,尤其是连续失利,王朝的持续分封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障碍。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在这两阶段间,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衍进了好几世纪才成定局。周朝的组织是使一切事物按照固定的方式维持一成不变的关系,可是人口激增之后,环境更变,这种安排已无法维持。原来各国间的无人地带,此时已不存在,各国当面接触之后冲突时起。外交问题也影响到内政。周王本身靠自有地盘维持他的军事实力,丧失了这领域之后,对诸侯的仲裁也鲜有成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千耦其耘。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诗经》扶风姚家西周墓地出土文物 西周时期,每个作坊可能都有明确的主打产品。在灭商以后,包括商人在内的多个不同的族群来到了广袤的周原大地,而且带来了不同的家当,所以,那时的很多手工业产品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比如说, 1976年发掘的云塘村制骨作坊,就是一个专门制作骨笄的作坊; 2002年发掘的齐家北制石作坊,则是一个专门制作石玦的作坊;而此次(2011年)发现的这个骨角器作坊,主要以鹿角为原料,它的主打产品是“角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表示,就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而言,当时的手工业生产分工已经非常明确,专业化程度也比较高。
角镞,就是用鹿角制作的箭头  由于周原地区比较适合农耕和手工业制作,所以当时很多商人、工匠都逐渐云集到这里,形成了不同的聚落或族邑。这些聚落或族邑就相当于现在的村落,而人们从手工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主打产品就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品牌产品。
——周原博物馆馆长张亚炜  一些率先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不听从周天子的号令,加之宗法血缘关系的松弛,传统的分封制不断走向瓦解。 西周末年,幽王宠爱褒姒,留下“烽火戏诸侯”的传说。 周生铜豆,1978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高泉村1号墓。口径约15厘米,通高约19.6厘米。豆盘有铭文两行共十个字:“周生作尊豆,用享于宗室。”豆是西周日常生活及祭祀宴享的必备器物,但自带铭文且为铜制的豆较少见。不少学者认为,该豆的制作年代应属于周宣王时代,它的散落估计与犬戎入侵、西周灭亡的历史有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1.西周的最后一位国王是( )
 A.周武王    B. 周成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D2.简要分析分封制瓦解的原因。  答案:一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宗法血缘关系日益松弛;二是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开始不服
周天子的统治。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