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练习(含知识点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练习(含知识点和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12 10:4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国远征军入缅后,在同古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第200师师长率部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日军进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为后续部队部署争取了时间。”材料中提到的第200师师长是( )
A.戴安澜 B.孙立人 C.杜聿明 D.卫立煌
2.中共历史中,召开了多次会议,在哪次会议中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八七会议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B.瓦窑堡会议召开
C.“八一”宣言发表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遵义 C.延安 D.西柏坡
5.“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材料中的“古城”是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上海
6.在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下列属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的是
①邓世昌②赵登禹 ③林则徐④杨靖宇 ⑤戚继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7.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35年,日本加紧侵略华北 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 1938年,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A.A B.B C.C D.D
9.下图是1938年刊登的漫画《救国捐》,描绘了儿童将钱币投入到“救国捐”箱子中。漫画反映出( )
A.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B.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C.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精神 D.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10.1937年底,侵华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发生在( )
A.南京 B.旅顺 C.上海 D.武汉
11.1937年9月26日时任八路军旅长的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意义是无穷的……”日记中的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12.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终于在半个世纪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集中体现在( )
A.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与敌军展开激战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C.敌后战场军民的奋勇作战
D.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与援助
13.“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不仅杀害平民和战俘,还对妇女进行了大规模的性暴力,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 )
A.国际人道主义法 B.贸易协定
C.文化保护公约 D.领土主权原则
14.“洛川会议强调要实行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以调动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目的是( )
A.打击地主阶级
B.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调动农民抗日积极性,巩固抗日根据地
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5.若下图中试题的正确选项为C,则该题的题干是( )
①台儿庄战役 ②第三次长沙会战 ③淞沪会战 ④武汉会战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A.抗战时期的大型战役有 B.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抗战表现有
C.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 D.抗日战争时期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有
16.此次战役是在山西大同对日军的一场伏击战,以八路军获胜告终,有力配合了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此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7.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军事行动轰动世界,不仅在仁安羌战役中解救出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一师,还涌现出戴安澜师长这样的英雄人物,最终取得作战胜利。这一军事行动是( )
A.黄土岭伏击战 B.徐州会战
C.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D.渡江战役
18.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共同回顾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七大、中国十九大。你认为与这几次会议的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A.开天辟地一一民主纲领——灯塔指引——主要矛盾
B.星星之火——统一战线——灯塔指引一一“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C.开天辟地——星星之火——进京赶考——主要矛盾
D.星星之火——民主纲领——统一战线——科学发展观
19.八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如下史料,推测他们论证的观点最可能是(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寇
②中国共产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⑤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地道战等游击战法
⑥中共七大召开
A.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0.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被日军包围后,冒着严寒,凭着顽强的意志作战,渴了吃雪,饿了吞树皮。面对侵略者的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英勇无畏,最后壮烈牺牲。这彰显以杨靖宇为代表的抗战英雄( )
A.艰苦奋斗、精益求精 B.勤俭节约、一丝不苟
C.信念坚定、求真务实 D.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人民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材料三 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中国即将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当前时机极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 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 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材料四 战争第三年的头半年发生了另一个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有长期的劣势转入了优势……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失,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失,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大大便利了人民解放军今后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的作战。
——《将革命进行到底》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毛泽东指挥的“暴动”是指哪一历史件事?材料中“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该问题应如何解决?中国共产党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努力?
(4)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的敌人已经完全消失”“华北的敌人即将完全消失”“华东和中原的敌人只剩下少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简述这三大历史事件胜利的意义。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休戚与共】
材料一
(1)从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同仇敌忾】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1995年9月3日)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分工。
【克敌制胜】
材料三 下面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余人 不到11万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精神可嘉】
材料四 马本斋在家乡河北献县组织回民义勇队,共同宣誓:“为国为民,雪耻报仇,死而无怨。”他们拿起武器,抗击日军入侵,令日、伪军闻风丧胆。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
(4)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你从材料四的两则材料中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C A B C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C C D C A C D
1.A
【知识点】中国远征军
2.A
【知识点】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3.A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
4.C
【知识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5.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
6.B
【知识点】甲午战争的背景和经过、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
7.C
【知识点】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8.D
【知识点】台儿庄战役
9.C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
10.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
11.A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12.B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
13.A
【知识点】南京大屠杀、侵华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14.C
【知识点】洛川会议
15.C
【知识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
16.D
【知识点】平型关大捷
17.C
【知识点】中国远征军
18.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C
【知识点】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20.D
【知识点】局部抗战开始
21.(1)成果: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2)事件:秋收起义;地方:井冈山 转变:毛泽东决定停止攻打长沙,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问题: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解决: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合理解决
努力: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4)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知识点】黄埔军校的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重庆谈判、三大战役
22.(1)结论:全民族坚持抗战。
(2)分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击日军。
(3)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4)民族精神: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坚持把革命进行到底、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答出两点即可)
【知识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全民坚持抗战、发表开罗宣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