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 练习
一、选择题
1.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的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中国人高兴的原因是( )
A.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B.中共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C.和平建国曙光初现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2.《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1853年 B.1912年 C.1937年 D.1947年
3.下列军事行动中,使长春市获得解放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4.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全力围攻的地区是(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重庆地区
5.下面解放战争的示意图中,④处应填写(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6.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该战役发生在国民党对哪一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之中?(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晋冀鲁豫解放区
7.“沙家店战役是西北野战军在陕北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此役后,国民党军在陕北由进攻转为防御,西北野战军则由防御转入反攻。”这一战役标志着( )
A.西北野战军开始战略反攻
B.国民党军完全退出陕北
C.解放战争全面结束
D.西北野战军放弃陕北根据地
8.下列关于三大战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在1948年秋至1949年初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C.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
9.“弥天大勇”,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时,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曾经如此赞叹。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反对八国联军的侵略 B.打倒军阀,统一中国
C.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D.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10.如图文物可用于佐证( )
A.解放区自卫反击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的失败
C.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支持 D.人民解放军采取正确的战术
11.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与蒋介石共商国是,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昆明 B.南京 C.西安 D.重庆
12.报刊头版是每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下表为1945年国内重要报刊头版标题。这表明抗战胜利前后( )
报刊名称 类别 文章标题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
《新民报》 重庆最大的民营报纸 《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结大道前进》
《中央日报》 国民党党报 《国父指引民主合作实现永久和平》
A.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国 B.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建成
C.国民政府坚持独裁统治 D.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3.下面是一部历史小说的目录(部分)。据你判断,这部小说应是( )
第2章 决战前夜 第10章 东北这盘棋 第30张 力克锦州 第34章 围长春 第41章 辽宁大血
A.《中国工农红军征战纪实》 B.《毛泽东转战陕北》
C.《中原逐鹿》 D.《大决战》
14.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北伐战争的主要进程 B.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程
15.漫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下图反映了( )
A.体现了美国反共意图 B.说明了国共两党势均力敌
C.拉开了国共合作序幕 D.揭露蒋介石“真内战”本质
16.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历经几个月的时间,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上述材料记叙的是( )
A.国民党一大 B.国共合作 C.全民族抗战 D.重庆谈判
17.毛泽东说:“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打胜的。有了土改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A.实现了农业向社会主义过渡 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D.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18.1946年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受到普遍欢迎,主要原因是
A.签署了“双十协定”,停止内战
B.出现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局面
C.再一次确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D.解决了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
二、材料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中《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什么时期?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一战役?该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3)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人民怎样的精神?
20.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
图1 刘邓大军夜渡黄河 图2 刘邓大军胜利到达大别山 图3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材料三:电视剧《解放》深刻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全面而又形象地告诉观众: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了新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分别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哪一重大事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电视剧《解放》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D C A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A D B D D D C
1.C
【知识点】重庆谈判
2.D
【知识点】解放区土地改革
3.A
【知识点】三大战役
4.B
【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
5.D
【知识点】渡江战役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C
【知识点】孟良崮战役
7.A
【知识点】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8.D
【知识点】渡江战役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9.C
【知识点】重庆谈判
10.C
【知识点】三大战役
11.D
【知识点】重庆谈判
12.A
【知识点】重庆谈判
13.D
【知识点】辽沈战役
14.B
【知识点】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渡江战役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5.D
【知识点】重庆谈判
16.D
【知识点】重庆谈判
17.D
【知识点】解放区土地改革
18.C
【知识点】重庆谈判
19.(1)抗日战争时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和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定决心。
(2)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等。
【知识点】渡江战役与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全民坚持抗战
20.(1)态势:国民党处于优势,中国共产党处于劣势。
(2)事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根本条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挺进大别山、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