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13 09:26:41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1单元第2章
第1节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2、能初步认识到生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列举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意义。
4、提高学生的分类及探究合作能力。
5、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为什么北极熊能适应北极寒冷的气候?
为什么花朵能散发清香?
为什么我们的心脏能够有节律地搏动?
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又是怎样形成的?
……
生命世界充满了奥秘,学习生物学能帮助我们探索这些奥秘,在不断探索中我们会更加了解和热爱大自然。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分不开的。
你能说出几个生物学家的名字吗?
你知道生物学家是怎样工作的吗?
你心目中的生物学家是什么样子的?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建立了“进化学说”
195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提出了最伟大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袁隆平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讨论:
1、把你认为属于科学活动的内容写下来。
2、说一说生物学家进行研究的环境和方法。
自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
文献资料、互相交流……
调查
实验
观察
查阅资料
交流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远古时代的先民获取食物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采集植物和渔猎动物。会涉及有关生物的形态,分类和行为的基本知识,人类为了生存,关于动植物的基本知识被一代一代地流传和积累下来。
1、拉马克提出“生物学”
法国学者,19世纪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他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生物学不仅要收集各种生物标本进行分类、命名,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从拉马克开始,人们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2、林奈与生物分类
林奈 C.Linnaeus(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创立了双名命名法,“分类学之父。林耐对植物的爱好出于家庭的影响。1727年他进入Lund大学学习药材学。早在1730年,他在植物系统研究中开始勾画其分类法。
人和小麦的分类
界 动物界 植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哺乳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灵长目 莎草目
科 人科 禾本科
属 人属 小麦属
种 智人种 小麦种
3、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建立了“进化学说”
进化学说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人类是猿类进化而来,人类的祖先可能生活在非洲.
4、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
威廉·哈维 (William Harvey)(1578年-1657年) 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根据实验,证实了动物体内的血液循环现象,并阐明了心脏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血液受心脏推动,沿着动脉血管流向全身各部,再沿着静脉血管返回心脏,环流不息。他在1628年发表《关于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
血液循环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流经肺部的血液循环称为肺循环,主要是将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流经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循环称为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195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James Dewey Watson,1928~)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1916~)提出了最伟大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的设想,在2005年,要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换句话说,就是要揭开组成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讨论: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人们进行生物学研究有那些主要的方法?
3.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都在加强生物学的研究?
三、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
1、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2、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
3、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生命的探究逐渐接近对生命本质的研究,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小结
一、生物学家的科学活动
二、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三、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课堂反馈
1.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方法是由______提出的,该命名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______,第二部分是______.
2.我会连:请将科学家与他们杰出贡献正确连线.
B 巴斯德
b 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
C 林奈
c 杂交水稻之父
D 列文虎克
d 双名法
A 袁隆平
a 微生物学之父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65分,每小题5分)
1.(5分)具有“微生物学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  )
A.列文 虎克 B.达尔文 C.巴斯德 D.林奈
2.(5分)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是(  )
A.孟德尔 B.达尔文 C.袁隆平 D.谈家桢
3.(5分)19世纪,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著名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生物学家是(  )
A.达尔文 B.孟德尔 C.胡克 D.巴斯德
4.(5分)首先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科学家是(  )
A.罗伯特.虎克 B.施莱登 C.施旺达 D.林奈
5.(5分)最早创立并应用双名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米勒 C.林奈 D.沃森 克里克
6.(5分)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
A.拉马克 B.林奈 C.达尔文 D.哈维
7.(5分)学习生物学的目的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禽流感病毒
B.用鸭梨的枝条嫁接给杜梨,让新植株结出鸭梨
C.用凹透镜做眼镜的镜片,矫正近视眼
D.用接种卡介苗的方法预防肺结核
8.(5分)1665年,英国人罗伯特 胡克发现了细胞,他使用的观察工具是(  )
A.自制的显微镜 B.放大镜 C.电子显微镜 D.高倍望远镜
9.(5分)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无疑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最好办法,而下列哪位科学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21教育网
A.施登 B.虎克 C.达尔文 D.袁隆平
10.(5分)血液循环的发现是首次使用了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分类法
11.(5分)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
A.荷兰的一个眼镜商 B.罗伯特虎克
C.列文虎克 D.施莱登和施旺
12.(5分)ABO血型的发现者是(  )
A.列文虎克 B.普利斯特利 C.兰德斯坦纳 D.达尔文
13.(5分)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进行了实验,此实验的结果表明:(  )
A.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来自陨石
B.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35分)
14.(12分)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8分)16.(4分)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______于1753年创立了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8分)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 虎克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了______并发现细菌;19世纪,“微生物之父”______(填人名),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______产生的,他所发明的______消毒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保存牛奶.21cnjy.com
17.(8分)在生物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学们要记住并学习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品质.你能说出下面几位的名字或做出的贡献吗?
被誉为现代遗传学的之父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被称为“微生物之父”的是______,他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法;被世界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_,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21·cn·jy·com
18. (3分)探索生物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林奈;双名法
16. 显微镜;巴斯德;空气中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巴氏.
 
17.孟德尔;巴斯德;巴氏消毒;袁隆平.
18.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互相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