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几组地形区是西北地区的是( )
A.天山、秦岭、阴山、四川盆地
B.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秦岭、大兴安岭
C.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D.天山、阿尔泰山、阴山、塔里木盆地
2.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
C.东北平原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4.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是( )
A.当地以肉食为主的生活习俗
B.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C.发展畜牧业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D.当地拥有许多优良的畜牧品种
5.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地下水
D.雨水
7.请用直线将我国主要牧场(地区)与其特有的畜种连接起来:
A.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a.细毛羊
B.新疆山地牧场 b.滩羊
C.宁夏平原 c.三河牛、三河马
二、读图分析题
1.读“我国西部沿东经97°30′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是____________山脉,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它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示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内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________;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河。
④地区是我国最干旱地区之一,试从地形环境因素分析其成因。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 )
A 南方地区
B 比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3.西北地区河流少,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植被稀疏
C 降水少
D 海拔高
4.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5.地区的耕地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及灌溉条件较好的绿洲、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气候因素
C 植被因素
D 土壤因素
6.西北独特的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水利工程
B 坎儿井水利工程
C 葛洲坝水利工程
D 小浪底水利工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B 5.D 6.A
7.A--c B--A C—b
二、读图分析题:
1.1)喜马拉雅 板块碰撞挤压隆起
2)青藏高原 地形平缓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3)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
4)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地形封闭。
2-6 D C B B B
《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
1.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2.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3.下列关于北方地区旱涝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夏季风活动很强的年份,易造成北涝南旱
B.春季降水少,气温逐渐升高,干旱严重
C.夏季降水过分集中,许多河道排水不畅,常形成涝灾
D.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干旱严重
4.下列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5.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下列不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 )?
A.河流冬季结冰??????? B.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C.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7.关于华北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华北平原土壤贫瘠
B.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
C.春旱、夏涝、土壤盐碱化是威胁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
D.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8.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9.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10.有关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以旱地为主????? B.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C.耕地面积广,水源充足??? D.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11.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多高原山地??? B.能源不足???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水资源紧张
12. 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差异很大,下列叙述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
B.河流流量大,汛期长,泥沙含量小
C.水运是当地人们常用的一种运输方式
D.当地的一些剧种,如梆子、秦腔,唱腔高亢
13.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天降水少,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①③④??? .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14.(原创题)在烟台工作的小华准备回老家广州探亲,他想给父母带些北方的特产水果,应该选择(??? )
A.芒果??? B.苹果??? C.荔枝??? D.火龙果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C 6.A 7.B 8.D 9.C 10.A
11.D 12.C 13.A 14.D
《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景观为主;?西部_______中有大面积______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
2.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3.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西北地区的居民和城镇主要呈带状或点状分布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人们生活在有水源的河流或绿洲地区?
B主要是兰新铁路贯穿了西北地区的大部分
C主要是资源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D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较差,不适合人们居住?
2.西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沿铁路公路分布
B沿河流及有水源的地方分布
C沿山脉两侧分布
D分布在盆地中部
3.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由于降水比较少,地表根本没有植被?
B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旱”?
C影响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D本区矿产比较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纬度较高,气温低??
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高原??盆地???高原???草原???荒漠???盆地???沙漠???绿洲?
干旱??深居内陆??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从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二.选择题
1.A 2.B 3.D 4.D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难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读图:西北地区的地形。
请同学们从书本73页图8.3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
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
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
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
上面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
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1:(课本第73页活动)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会)
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
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76页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
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
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
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东西方向山脉? 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4.特征包括? 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七章第四节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那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台湾省的位置,说说台湾省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以及经济特征。
引入新课
我门前两章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他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我们来先看第一节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草原和荒漠
1.先看课本,然后与同学们共同认识干旱的西北地区。
2.看73页图8.3西北地区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大概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3.与学生一起看73页活动并让学生回答活动里的问题。
4.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5.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看74页图8.5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分布示意图,了解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畜种。
2.联系西北地区地形图分析一下西北地区牧区和畜种分布的原因和特点。
3.看书上73页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活动里的题目。
4.看75页图8.7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了解灌溉农业区的分布特点,并由76页的四幅图来了解灌溉农业。
5.看76页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活动题目。
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
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明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师: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既领略了“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也欣赏了山青水碧的江南美景。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西北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沙漠、戈壁、雪山、清川、绿洲,还有茫茫的草原,淳朴的风俗民情将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板书课题)。
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预习西北地区并作了读书笔记,尽管这样,但是一提起西北地区,我们这些生活在东部季风区的人们总感觉很遥远,也非常陌生,今天我特地带来了西北地区一组画面供大家欣赏。
师:放录像并请同学们按要求观看录像
1、请注意观察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农牧业以及交通运输方面的特点。
2、要把自己看到的画面与在预习过程中读到的文字叙述结合起来。
生:认真观看录像,情绪高涨,且不时翻阅课本与画面内容对照。
师:(录像结束)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没尽兴,以后我们再找机会继续欣赏。
师:(学生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把通过预习和观看录像获得的知识相互交流一下,针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力争在小范围把问题消化掉,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出标记,等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生:讨论
师:(待学生讨论基本完毕)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信大家一定了解了西北地区的许多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为什么以干旱为主?
师:投影“西北地区地形图”,请同学们读图并按课本73页图8.3上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乌鲁木齐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再从74页"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看一看,这两个地方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毫米。
生:(量算并读图)分别测出距离并读出降水量。
师:通过以上读图和量算,哪位同学能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生:本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稀少,所以非常干旱。
生2:西北地区非常干旱,为什么72页图8.2上还有茂密的牧草,放牧着成群的牛羊?
师 : 这位同学很善于观察和思考,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用掌声鼓励一下,请同学们讨论。
生:(讨论后)天山上有冰雪,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使得这里水草丰美,可以放牧牲畜。
生3:为什么西北地区植被由东向西,从草原变为荒地?
生:本区深居内陆的位置和东西狭长的轮廓造成东西降水量不同,东部降水稍多,西部降水十分稀少,所以植被由东向西出现了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生4:为什么本区多内流河和内流湖?特点是什么?
生:(稍作讨论,相互补充)本区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烈,所以河流稀少。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发、渗漏,因而水量越来越少,下游多消失在沙漠中或流入内陆湖,不能东流入海。
生5:为什么农田、村镇、城市在本区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生:(在教师提示引导下回答)本区气候干旱,水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大多近水而作,择水而居东部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平原,呈带状,西部集中在沙漠边缘的绿洲上,呈点状,铁路沿线的工矿区也呈带状。
生6:“定居轮牧比”比“游牧”有那些优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定居轮牧”的好处。
生:(踊跃发言)甲:定居轮牧可以改善牧民的居住条件。
乙:可以用机械打草、挤奶、剪毛。
丙:还可以使牲畜免遭暴风雪的侵袭。
师:(表扬鼓励)对,在新疆雪灾的新闻调查中,其中有一户牧民是游牧的,另外一户是定居轮牧的,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定居轮牧的牧民的牲畜几乎没有损失,而游牧牧民的牲畜死伤则相当惨重。
师:西北地区草场资源非常丰富,但人类在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有那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请提出你的建议。
生:(讨论后争相发言)过度放牧,草场超载,土地沙化严重。可以建设人工草场;还可以划区轮牧;减少单位面积载畜量;还可以改良牲畜品种,使其吃的少,产肉产毛多......
师:这些设想都非常好。因此,治沙和防止草场退化成为西北地区人民的重要任务。
生7: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生:(讨论后)新疆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植物体内的糖分积累的多。
师:提到新疆的 瓜果,我们立刻会想到甜甜的哈密瓜、葡萄。
师:(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所以气候干旱成为本区最突出的特征,受其影响,本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四个方面--地形、植被、河流、城镇分布。这些以干旱为主的地表景观,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广阔的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因为本区降水稀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在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可以灌溉的平原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干旱的气候、复杂的地面状况使的本区在交通运输和资源开采利用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使之得以改造,不断为人类服务。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同学们提出和解决了问题。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在全国各族人的共同努力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西北地区将会是一个山川秀美、绿野芳菲青青世界。我们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
课件45张PPT。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位置与范围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及甘肃的北部。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中部是辽阔坦荡
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形、地势草原和荒漠思考:西北地区为什么主要是草原和荒漠景观呢?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有的甚至在50 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气。夏季高温,降水较少。
(夏季全国最热——吐鲁番盆地)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干旱河流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湖,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艾丁湖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夏季牧草茂盛,牛羊成群。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西北地区荒漠景观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胡杨及胡杨林景观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树相提并论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某摄影家夏天在西北地区 拍摄了甲、乙、丙三个地点的照片,请和同学一起探究这些照片中的地理奥秘 2.摄影家忘了告诉大家这三幅照片的具体拍摄地点,请你来猜一猜这三幅照片的拍摄地,将照片与图中的拍摄地点(甲、乙、丙)连线。距海较远高山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形成干旱的自然特征河流稀少
多季节河东为草原
西为沙漠 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某摄影家夏天在西北地区 拍摄了甲、乙、丙三个地点的照片,请和同学一起探究这些照片中的地理奥秘 3.推测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思考西北地区干旱气候下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特点的形成有哪些条件?
(气候、水源)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牧区分布贺兰山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新 疆: 山地牧场三河牛三河马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ABCD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天山山麓 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不利条件:气候干旱,天然降水较少。
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西北地区的种植业——灌溉农业找水源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及
新疆天山山麓绿洲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塞外谷仓——河套平原河套平原农业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祁连山脚下农田天山山麓的绿洲农业新疆绿洲农业著名的农产品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葡萄由于昼夜溫差大,有利于水果糖份的积累——特别甜 哈密瓜 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保水源坎儿井的俯视图提问:在干旱的西北,蒸发特别强烈,人们是怎样
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的? 暗渠潜水面 在山麓地带,由于有高山冰雪融水的下渗,形成了地下水富集地带。新疆人民从山麓开始,顺着倾斜的地势先开凿竖井,然后利用竖井不断疏通开凿了地下暗渠,通过暗渠将汩汩清泉引向绿洲的边缘,维持着绿洲的生存。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2.图8.13是坎儿井剖面示意图。对比图8.13与图8.12,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的哪些有利条件?为什么修建暗渠而不修建较容易开凿的明渠? 坎儿井的开凿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有:利用山麓地带的地下水为水源,利用山坡的坡度自然引水。挖暗渠,水在地下流,可以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3.围绕坎儿井工程这一人类利用自然的创举,说说你的感想。 通过坎儿井的修建可以感悟到:人类原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注意顺应环境特征,做到人地和谐相处。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②新疆山麓绿洲、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③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本区草原广阔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
③地表植被少,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温带大陆性气候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有利条件不利条件畜牧业基地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梳理归纳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距海遥远高山阻挡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温带草原牧场山地牧场干 旱 西 北 评价园地1.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 ?)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2.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最直接的灌溉水源是:( )
A.河水? B.湖水 C? .地下水 D.雨水A3.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评价园地4.关于西北地区地形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D.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CC课件19张PPT。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风吹草地现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一、自然地理特征描述位置: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包括新疆、内蒙古和宁夏及甘肃的北部。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2、地势:位于地势第二阶梯。
2、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干旱 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有的甚至在50 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西部东部区域内部的自然环境差异植被变化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草原夏季牧草茂盛,牛羊成群。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3、河流:多内流河、湖 塔里木河、艾丁湖
有没有外流河? 黄河、额尔齐斯河思考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形成了什么样的农业呢?
这两种农业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气候、水源)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牧区分布贺兰山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位置:
代表草原:贺兰山以东呼伦贝尔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位置:
草场特色: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的山麓和山坡地带垂直的高山草场葡萄、哈密瓜 由于昼夜溫差大,有利于水果糖份的积累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塞外谷仓-河套平原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
①灌溉水源: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
②主要分布区: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绿洲;暗渠潜水面课件17张PPT。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1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土地资源结构中,我国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中比例最大的三项?牧草地、林地、耕地西部农业的特色之一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种植业比较薄弱西部牧业草原牧业高寒牧业内蒙古新 疆宁 夏西 藏青 海 新疆、内蒙古、宁夏等自治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业分布地区西北地区主要畜牧宁夏滩羊西藏高原高寒牧场牦牛臧绵羊中国各省区草地面积比较过度放牧是草原退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在水源充足(如河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等)的沿河平原及高山山麓地带,人们发展了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的绿洲 新疆瓜果品种多达500个,其中甜瓜有100多种,西瓜品种多达30多种。新疆的瓜果一向以优质闻名。吐鲁番盆地的哈密瓜园 在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新疆,农民正交售棉花。湟水谷地,稀少的绿洲西北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青藏地区河谷农业西南地区立体农业1、有水源灌溉
河谷地区海拔低,热量充足
2、限制西北地区农业的自然因素:
限制青藏地区农业的自然因素:水源热量本课小结高原牧业与高寒牧业:新疆、内蒙古、宁夏等自
治区,都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业分布地区。青藏
高原是我国重要的高寒牧区。农业特色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在水源充足(如河水、地
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等)的沿河平原及高山山麓
地带,人们发展了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与绿洲农
业。课件13张PPT。第八章 西北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干旱的西北地区从图中找出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地形、河流。大兴安岭祁连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塔里木河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 山 山 脉内蒙古高原一、草原和荒漠思考:西北地区为什么主要是草原和荒漠景观呢?西北地区的三种景观从西向东应如何排列?说出理由。答案:原因:西北地区的降水是从东向西逐渐减少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年降水量中国地形图一、草原和荒漠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 毫米,有的甚至在50 毫米以下,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贺兰山丰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草原上的蒙古包新疆天山草场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新 疆: 山地牧场
牧 区灌溉农业区1.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不利条件:气候干旱,天然降水较少。
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灌溉农业区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
D.天山山麓 3.试举出几种西北地区的著名农产品。长绒棉、葡萄、哈密瓜等。2.西北地区有哪些农业区?灌溉农业区坎儿井的俯视图坎儿井剖面图提问:在干旱的西北,蒸发特别强烈,人们是怎
样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的? 古老的饮水工程——坎儿井1.坎儿井的开凿为什么不修明渠而修暗渠?
避免水分大量蒸发。
2.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条件?
利用当地的高山冰雪融水,且地表都是戈壁、沙漠,容易开挖。
3.坎儿井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
气候干旱。竖井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