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议论文
——分论点拟写方法
分论点的常见“重症”
病症一:观点重复(车轱辘话)
表现: 分论点一:坚持是成功的基础。分论点二:成功离不开坚持。
病症二:逻辑跳跃(想到哪写到哪)
表现: 分论点一:个人需要奋斗。分论点二:国家需要创新。(二者缺乏直接关联)
病症三:肤浅空洞(正确的废话)
表现: 分论点一:这很重要。分论点二:这很有意义。分论点三:这很有必要。
1. 扣得住:紧扣中心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卫星”和“支撑”。
2. 分得开:几个分论点角度不同,互不交叉,互不包含。
3. 排得顺:分论点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并列、递进、辩证等)
什么是好的分论点?——三大标准
分论点
拟分论点的基本要求
1.字数:分论点表述应简洁、明确,忌空泛(20字以内、陈述句)。
2.个数:分论点一般三、四个,但不宜过多;
3.位置:分论点一般处于醒目的位置,放于段首或单独成段。
4.结构:分论点句式要保持相似或统一。
5.扣题: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且保证在总论点的统辖之下。
6.内容:①分论点间要界线清晰,不能存在包含重复关系,或者交叉关系。②分论点的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并列、递进)
分论点: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分析,阐述其中某一个事理,论证其中某一方面的观点,就是一个分论点。其基本要求如下:
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述,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
含义
议论文结构
分论点段①
分论点段②
分论点段③
议论文并列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并列式结构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横向展开来分解中心论点。
历来我们都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将这三个问题都阐明清楚,可以择其中从不同侧面来展开。
并列式分论点拟写的方法:
类--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法--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果)会怎样?(结果、意义、价值)
(谁)关涉谁?(自然、社会、人生)
一、并列式分论点写作方法
【方法解读】
根据标题作解说,即对标题做“是什么”的发问,解释说明的内容就形成了文章的分论点。如以“自嘲”为题作文,运用“一问三答”的方法,首先对“自嘲”发问:“自嘲是什么?”可有如下答案:“自嘲是一种快乐的智慧”,“自嘲是一种达观的境界”,“自嘲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作答的内容就形成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类--是什么--概念阐释法
分论点
并列式——是什么的角度
注意:适用于名词性的中心论点。
方法:针对话题(关键词),根据它不同的内涵或外延进行多角度分析。
句式结构:主题词+是/就是/意味着……
思考提示:1、抽象的精神品质、思想意识等;
2、具体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
境界是面对成败时能笑对人生的豁达。
境界是面对名利时能超然物外的淡泊。
境界是身陷逆境时能奋发向上的追求。
例如 :以“境界”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巩固练习1
1.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①: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分论点②: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分论点③: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巩固练习2
1.请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
请以:“爱心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心,是冬日的一束暖阳。
爱心,是黑夜的一座灯塔。
爱心,是心际的一座桥梁。
注意:“……是……”的句式结构,很容易出现偷换主题词导致文章中心中途易辙,例如:“勇敢就是为国牺牲的爱国”,这样就容易导致自己写着写着,写成“爱国”这个主题 。所以大家在使用这个句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
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方法解读】
这种方法,就是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结论,进行原因追问,有几个主要原因就可设置为几个分论点。如以“文化自信”为题作文,就可以以中心论点进行发问:“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力量之源?”
作答如下:文化自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脉;
文化自信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文化自信建构了中国方案的文明气度。
作答的内容自然就形成了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
并列式 ——为什么的角度
句式结构:……,能/才能/可以/能够/会/利于/让……。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没有……就……
第一组:
担起责任,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担起责任,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
担起责任,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例如:以“责任”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第二组:
因为责任,所以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因为责任,所以我们的国家更富强。
因为责任,所以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示例指引】
例如以“阅读”为话题写分论点。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东方缓升的启明星,过滤我们愚昧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一位无私的老师,赋予我们无穷的知识,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人生需要阅读,它犹如“百味瓶”,使我们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丰富我们的情感。
因--为什么--分析理由法
【示例指引】
例如以“奋斗”为话题写分论点。
困境时“直挂云帆”,奋斗如梯,成就凌云壮志!
逆境时“吟啸徐行”,奋斗如钥,开启智慧人生!
青春时“上下求索”,奋斗如砖,铸造梦想中国!
3.《暂停是为了去得更远》
中心论点:暂停是为了去得更远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3
暂停,是为了寻回遗失的美好。
暂停,是为了迈出前进的脚步。
暂停,是为了靠近胜利的曙光。
分论点
试一试,练一练
请以:“勤劳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范例:
勤劳让我们的时代辉煌。
勤劳让我们的国家富强。
勤劳让我们的人类进步。
法--怎么做--探寻方法法
【方法解读】
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实际是把标题或中心论点作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任务,然后追问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方法,从“怎么办”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作为结果,提炼满足这一结果的“条件”“措施”“途径”来设立分论点。这里的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以 “豪情壮志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豪情壮志就要“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
豪情壮志就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豪情壮志就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分论点
并列式——怎么做的角度
句式结构:……就要/需要/应该/必须/可以……
例如:以“勇敢”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勇敢需要我们不惧困难,知难而上。
勇敢需要我们蔑视敌人,超越对手。
勇敢需要我们克制冲动,战胜自我。
1.《学会欣赏别人》
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别人。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
①学会欣赏别人,要有坦荡的胸怀;
②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
③学会欣赏别人,要能够包容他人身上的缺点。
4、追问结果(果)——从“会怎样”的角度展开。
热爱生活
中心论点:要热爱生活
①热爱生活,才会乐于为生活付出;
②热爱生活,才会有奋斗的力量;
③热爱生活,才会创造美好的生活。
选择适当的对手
A、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
B、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找到学习的榜样。
C、选择适当的对手有助于自己获得巨大的动力。
思路:
主要是回答结果、效能、意义、作用、价值、影响等问题。
句型:
1、……,才能(会使、能够、可以)……
2、……有利于(有助于)……
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读《三国演义》,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
读《西游记》,可以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
读《红楼梦》,可以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性。
读《水浒》,可以感受到什么是义盖云天。
阅读名著会让我们受益无穷
阅读名著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提升素养;
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情感,又能够陶冶情操。
阅读名著既可以启迪智慧,又能够塑造性格。
生活需要道德
中心论点:我们的生活缺不了道德。
生活有了道德,才能继承尊老爱幼的美德;
生活有了道德,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生活有了道德,才能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珍惜拥有
中心论点:要珍惜拥有。
珍惜拥有,才能坦然面对错过的风景。
珍惜拥有,才能知足常乐,把握现在。
珍惜拥有,才能自信乐观的挑战未来。
5.追问对象(谁)——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1)关涉不同个体
(2)关涉不同群体
(3)关涉同一对象的不同境况
A.看话题涉及哪些对象:人、事、物。
B.技巧:对话题的中心词进行分解。
(1)不同个体
《勤,是成功的保障》
孔子“韦编三绝”,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祖逖“闻鸡起舞”,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
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2)不同群体
中心论点:社会需要关爱。
对贫贱之人的关爱难能可贵。
对患难之人的关爱更见真情。
对陌生之人的关爱彰显伟大。
(3)同一人物面对不同境况
中心论点:让心底盛开一朵花
国家危难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爱国之花;
罢官遭贬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乐观之花;
文学创作时,一代大家苏轼让心底盛开一朵豪放之花。
中心论点:人生必须争
争,是受到不公时的不屈抗争;
争,是遭受挫折时的努力拼搏;
争,是面对困境时的迎难奋争。
练一练:(从“关涉谁”的角度展开)
《赏识他人》中心论点:要勇于赏识他人。
赏识超出你的人,因为他提高你的目标。
赏识反对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
赏识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硬你的双腿。
总结:
(类)是什么?(内涵、外延)
(因)为什么?(原因、目的、条件)
(法)怎么办?(方法、途径、策略)
(果)会怎样?(结果、意义、价值)
(谁)关涉谁?(自然、社会、人生)
议论文递进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1.总论(总):或引述材料,或引用故事,或引用名言警句,或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中心论点)。
2.本论(分):分点论述,论证中心论点。
①分论点一:是什么(提出问题,由材料提出,存在什么问题、现象或表现)
②分论点二:为什么(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严重性、危害、后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源、实质)
③分论点三:怎么做(解决问题,联系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解决问题)
3.结论(总):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递进式”的一般结构
写法一:概念层进
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注意:分析的时候要注意详略,不要每部分都均衡写,可以侧重写:“怎么样”或者“为什么”
层(递)进式分论点写作方法
分论点
递进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爱国,它是一盏明灯,照亮前行之路。
爱国,能够让我们的民族走得更远。
爱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惧生死。
例如:以“爱国”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课堂练习:
1.请运用递进式,在横线处填上分论点。
中心论点:人生需要梦想
分论点1:
分论点2:
分论点3:
22:05:19
梦想是人生航程中的灯塔。(是什么)
梦想指引我们前进,让一切充满可能。(为什么)
坚持梦想,执着奋斗,坚持用汗水去换取命运的奖赏。(怎么样)
分论点
试一试,练一练
请以:“谦让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范例:
谦让,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谦让,可以让我们赢得尊重。
谦让,需要更多包容与大度。
写法二:分论点层进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小到大、由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
例子:
中心论点:寻找读书的幸福
分论点:小时候不知道读书的幸福
成长中品尝到读书的幸福
现在努力寻找读书的幸福
层(递)进式分论点写作方法
分论点
递进式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青年,第一境界便是:“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
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青年,第二境界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可为的时代,做有为的青年,第三境界便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例如: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由表及里、由果溯因、由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等。
1.以“在困难面前”为主题词,写作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
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还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更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点拨:1.用“还”“更”“况且”“而且”等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示。
2.用“所以”“因此”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分论点
递进式
—— 由小到大(由点到面)
例如:以“勤劳”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范例:
勤劳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有价值。(个人)
勤劳可以让我们的国家富强。(国家)
勤劳可以让我们的人类进步。(人类)
思路:在大小、多少的层层递进。
形式: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个体、集体到国家。
1.以“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这个中心论点,写作三个分论点。
分论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2
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分论点
递进式——时间顺序
范例:
忆前人——沧海桑田,岁月如歌。
看今人——时和世泰,青年有为。
望后人——后浪奔涌,不负时代。
①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④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古人、今人、后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分论点
试一试,练一练
请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可为的上古时期,有为的孔孟创造了儒家学说时代
可为的当今时代,有为的“三钱”造就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
可为的未来时空,有为的青年必定能够开创更辉煌的世界。
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
(具体事迹下一张课件补充)
分论点
钱学森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倡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他在空气动力学、火箭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人物之一。
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他在原子核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核裂变”方面的研究,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和应用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他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提出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力学理论。
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
分论点
递进式
—— 区域范围
请以:“奋斗 ”为主题词,拟写三个分论点
青年奋斗,可以造就一个时代。
青年奋斗,可以振奋一个民族。
青年奋斗,可以造福整个人类。
温馨提示:“时代-民族-人类”可以说是由小到大,也可以说是范围上的小到大,同学们在写时,可以用:
“中国-外国-世界”或是“对内-对外-内外”这样的模式去行文也可以。
议论文对照式分论点拟写方法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对中心论点论证,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
明确: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作用。
含义
(三)对照(比)式
分论点
对照式——正反对比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范例: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两面)
强者如果滥用其强,最终也许会转为弱。(反面)
弱者如果不断勤奋、努力,久之也会变强。(正面)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 本手、妙手、俗手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对照式总分总结构
[2022年·新Ⅰ卷] 本手、俗手、妙手:
正:本手是基础,基础打牢了,理解深刻了,就可以“妙 手”偶得。
反:本手是基础,基础不扎实,理解不深刻,棋力不会提高,水平不会提升,难免下出“俗手”。
对照式总分总结构
主题词:进和退分论点
进勇,退智。
进是一种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信念。进是大勇。
退是一种深沉的退让、睿智的收敛。退是大智。
然而进和退是有度的。进无度是愚蠢。退无度是懦弱。
对照式总分总结构
2.请以“自知者明”为中心论点,采用对比式设置的方法写出其中两个分论点。
巩固练习
反面:
1.过高估价自己,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就会停滞不前;
2.过低估价自己,妄自菲薄,畏首畏尾,就会故步自封。
正面:
正确估价自己,见己之长,明己之短,才能找准位置,成就人生。
分论点润色方法
润色方法
增砖添瓦,精彩表达
1.增加修饰词语,增加四字短语。
比如:逼迫,让(无所事事的)懒惰者变得奋进(勤奋向上)。
比如使用四字短语,增加节奏感与韵律感: “不惧逆境遮望眼,我自奋进成一流”“打破困境,冲出迷茫,困境内持坚定信念”。
润色方法
增砖添瓦,精彩表达
2.使用修辞式
引用恰当的诗句或名言来增强文章的文采和说服力。如“勇者无惧,强者无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挑战,当勇敢直视,乐观以对”。
化用诗句,比如“不畏浮云遮望眼,敢上九天揽星辰”
“时代自有突破者,各领科技最前沿”。
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比如,“底线如标旗,牢固底线标旗,方可寻人生正道。” “底线如围墙,坚守底线围墙,方能守护一方净土。”
以2024新高考2卷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技巧二:加点手法(比喻、引用……)
(2024新高考2卷)
示例一:(加入比喻)
①未知之境,如同一片广袤无垠的海洋,深藏着无尽的宝藏和秘密。
②未知之境,如同有着无穷奥妙的茫茫宇宙,蕴含着无穷的可能与生机……
(2024新高考2卷)
示例二:(加入引用/化用)
①仰观宇宙之大,方觉宇宙之无穷。唯有追求未知之境……
②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月背”,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未知之境。
③追求未知之境,需要我们有“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的信念与勇气……
技巧三:加入对象(主体人、情境……)
(2024新高考2卷)
示例一:(加入主体人)
①青年治学,应如太空之旅,以精研深耕、斜杠跨界,抵达无涯学海的未知之境。
②青年广才,当学航天精神,以勇敢探索,突破自我,抵达个人发展的未知之境。
③青年笃行,当如月背之探,以终身学习,实干担当,抵达探索世界的未知之境。
(2024新高考2卷)
示例二:(加入主体人)
①人立于世,应如太空之旅,以精研深耕、斜杠跨界,抵达无涯学海的未知之境。
②人立于世,当学航天精神,以勇敢探索,突破自我,抵达个人发展的未知之境。
③人立于世,当如月背之探,以终身学习,实干担当,抵达探索世界的未知之境。
2024新高考2卷)
示例三:(加入情境)
遥望往昔,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如同勇敢的航海家,向着未知之境勇往直前。
然而揆诸当下,有些青年却如同迷失的羔羊,在未知之境前彷徨不前。
面对未来,面对未知之境,我们无需惧怕。因为未知,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因为未知,我们才有了探索的勇气与决心。
课堂练习
202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请为以上作文题目拟写三个分论点。
202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分论点:
“被定义”要辨,辨是非,明态度。
“自定义”要敢,敢选择,勇创新。
“被定义”与“自定义”如同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被定义”既需要“自定义”的打破,也需要“自定义”的证明。
——《不惧外在“被定义”,更要内修“自定义”》
分论点:
“被定义”是一把锁,锁住善意,也锁住了恶意。
“自定义”是一把钥,释放风华,释放多姿人生。
以“自定义”之钥,破“被定义”之锁,相信未来一路生花。
——《以“自定义”之钥,破“被定义”之锁》
202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分论点:
被定义是一面镜子,镜子里的人不一定是你,因为它可能是一面哈哈镜。
自定义是橱窗镜,一览无遗,显示最真实的塑造中的自己。
不仅个人与群体要关照自己,常常照照哈哈镜,审视旁观视角中的自己,也须看看橱窗镜,及时修补,重建造型。
——《参照“被定义”,成为“自定义”》
202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分论点:
以清醒之眼审视外界定义,明辨是非,坚守自我。
以率直之心勇于自我定义,去芜存真,突破自我。
以踏实之足行走“定义”之路,寻找平衡,绽放真我。
——《破茧成蝶,绘真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