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阜城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提高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C.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D.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自由能
2.在下图所示的酶促反应图式中,属于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酶的作用有许多特点和条件要求,下列错误的是( )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具有催化功能
C.需要适宜的pH D.需要在高温下保存
4.在常温下H2O2溶液几乎不分解,但加入肝脏研磨液(含H2O2酶)后,会快速分解成H2O和O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活化能的是( )
A.E2 B.E3 C.E3-E2 D.E2-E1
5.人的唾液腺细胞能产生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氨基酸 B.核苷酸
C.葡萄糖 D.甘油和脂肪酸
6.为了探究酶的化学本质,某同学向装有过氧化氢酶溶液的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并摇匀,溶液出现紫色。由此得出,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 )
A.DNA B.脂肪 C.蛋白质 D.还原糖
7.活细胞内合成淀粉酶酶的原料是( )
A.脂肪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脱氧核苷酸
8.嫩肉粉可以对一些粗老硬韧的肉类进行致嫩,其原理是嫩肉粉中的酶对肌肉组织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据此推测,嫩肉粉中起分解作用的酶是( )
A.脂肪酶 B.淀粉酶 C.蛋白酶 D.纤维素酶
9.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10.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跑步时,能够直接给肌肉收缩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氨基酸 B.ATP C.脂肪酸 D.胰岛素
12.ATP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A—P~P~P,其中“A”表示( )
A.腺嘌呤 B.腺苷 C.磷酸 D.高能磷酸键
13.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TP水解转化为其他物质的同时会释放能量,其反应式是ATPX+Pi+能量,其中X代表的是( )
A.H2O B.[H] C.A-P~P D.A-P~P~P
14.下图是ATP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腺苷 B.②表示ADP
C.③表示高能磷酸键 D.③比④更容易断裂
15.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来白磷酸
C.所有细胞有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生物界统一性
D.ATP水解与许多吸能反应相联系,ATP合成与许多放能反应相联系
16.在有氧呼吸过程中,O2参与和CO2生成的过程分别在( )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
17.需氧呼吸时吸入的氧最终在线粒体中直接用于( )
A.分解葡萄糖 B.形成二氧化碳
C.促进酶的催化作用 D.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
18.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能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是指 ( )
A.乳酸
B.丙酮酸
C.酒精
D.二氧化碳和水
19.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在此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 )
A.乳酸 B.酒精 C.酒精和二氧化碳 D.水和二氧化碳
20.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贮藏在葡萄糖中 B.存留于酒精中 C.存留于乳酸中 D.以热能形式散失
2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在2mL培养液滤液中加入0.5mL酸性重铬酸钾,其目的是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 )
A.CO2 B.H2O C.丙酮酸 D.酒精
2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了( )
A.酒精 B.H2O C.CO2 D.乳酸
23.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呼吸强度和有机物变化为( )
A.呼吸强度减弱,有机物种类和总量均减少 B.呼吸强度增强,有机物种类和总量均增加
C.呼吸强度减弱,有机物种类减少,总量增加 D.呼吸强度增强,有机物种类增加,总量减少
24.根据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
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选低温干燥环境为水果保鲜
2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采取的很多措施都与调节呼吸作用强度有关,下列不属于调节呼吸作用强度的措施是( )
A.中耕松土 B.适时排水 C.降低温度 D.增强光照
二、实验题
26.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加入3% H2O2/mL 温度 加入试剂
试管1 2 常温 /
试管2 2 90 ℃ /
试管3 2 常温 2滴3.5%FeCl3溶液
试管4 2 常温 2滴20%肝脏研磨液
(1)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哪些自变量? 。(写出一个即可)写出一种无关变量: 。
(2)该实验用的肝脏要求新鲜,原因是 。
(3)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写试管编号)
(4)若试管1和试管2组成对照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
(5)除了(4)小题的对照实验,请再找出一组对照实验: 。(写试管编号)该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6)上述实验中的 是实验组, 是对照组。(写试管编号)
(7)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 ,其合成场所在 。
(8)酶的作用机理 。
27.(一)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2)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
(3)图中④、⑤所代表的能量 ,⑥所代表的能量 。(填:“少量”或“大量”)
(二)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4)甲是探究酵母菌进行 (填“无氧”或“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
(5)甲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比较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 (填“空白对照实验”或“对比实验”)。
(6)培养相同时间后,甲装置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高,乙装置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低,浑浊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了 ,而且有氧呼吸产生的该物质更 (填“多”或者“少”)
(7)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 (填“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8)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 色。
(9)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根部细胞 过程的进行(填“无氧”或“有氧”)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A
6.C
7.C
8.C
9.C
10.D
11.B
12.B
13.C
14.C
15.B
16.B
17.D
18.D
19.A
20.C
21.D
22.C
23.D
24.D
25.D
26.(1) 温度、催化剂种类 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FeCl3溶液的用量、肝脏研磨液的用量、溶液的pH
(2)肝脏放置时间长,过氧化氢酶会被破坏,影响实验效果
(3)试管3和试管4
(4)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5) 答案一:试管1和试管3;答案二:试管1和试管4;答案三:试管1、试管3和试管4 答案一结论:FeCl3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答案二结论: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答案三结论: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Cl3溶液中的Fe3+
(6) 试管2、试管3和试管4 试管1
(7) 蛋白质 核糖体
(8)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7.(1)线粒体
(2)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3) 少量 大量
(4)有氧
(5)对比实验
(6) CO2 多
(7)兼性厌氧菌
(8)黄
(9)有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