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12 18: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
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圆形轨道,入轨后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不变。2024年5月28日18时58分,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完成了约8.5h的出舱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24年5月28日18时58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8.5h”指的是时刻
C.研究航天员出舱时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航天员视为质点
D.研究航天员出舱时的技术动作时,不能将航天员视为质点
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应用了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3.下列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N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s、2s、3s、······、Ns,则第M()段位移的长度与第N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第M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与第N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5.某一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图中QM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线段是(  )
A.OP B.PQ C.QM D.MN
6.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2
C.质点在2 s末速度为2m/s
D.质点在第2 s内的位移为2.5m
7.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汽车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由A向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到达C点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BC为,其中L=A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平直公路AC长为21 m
B.平直公路BC长为7 m
C.汽车由A向C运动的时间为4 s
D.汽车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是8 m/s
8.如图甲所示,A车和B车在同一平直公路的两个平行车道上行驶,该路段限速.当两车车头平齐时开始计时,两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0~5s时间内,A车的图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B车的图线是直线,在两车不违章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时,两车的速度相同
C.A车追上B车的最短时间为7.2s D.A车运动88m过程的最大平均速度大小为
三、填空题
9.一个皮球从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到6m高的地方,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 m,该皮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 m、方向是 。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石的拉力F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受到木块的摩擦力方向 (填“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表示)。

11.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在这场军事行动中,俄军两辆坦克、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质点的图像为直线,质点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像交点C、D坐标如图所示,在时刻,坦克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坦克速度;到的中间时刻,坦克速度为 。(图像中、、、为已知量)
四、实验题
12.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然后将毫米刻度尺固定在弹簧的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1)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待钩码静止时,用钩码的重力大小表示弹簧的弹力大小,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
(2)在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根据实验数据,以弹簧的伸长量 x 为横轴,弹簧弹力F为纵轴,在坐标纸上作出了如图所示的F—x 图像,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N/m。
(3) 另一位同学用完全相同的另一根弹簧做上述实验时,误将弹簧的长度记为 x,得到的F—x图像的斜率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
13.“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与长木板平行。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某次实验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纸带及测量数据如下图。
(1)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小车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2)纸带上取连续的0至4点为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打点3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3=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由纸带上所给的数据可计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得到位移时,由于实验者读数产生的误差是 (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五、解答题
14.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一滴水,当第6滴水正欲滴下时,第1滴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h=1.4m的窗子的上端和下沿。(g=10m/s2)求:
(1)滴水的时间间隔;
(2)此屋檐离地面高度。
15.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在大小为40N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求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
(2)改变水平推力F的大小,并给物体一初速度,物体恰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求此时F的大小。
16.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现有两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小车甲、乙进行实验:甲、乙两车开始时处于同一直线上相距一定距离的O1、O2两点,同时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以乙车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沿运动方向建立坐标轴,从开始运动时计时,甲、乙两车速度的平方v2随x的变化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已知当两车间距超过S0=28m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
(1)求甲、乙两车在相遇前的最大距离;
(2)求甲、乙两车在相遇前能保持通信的时间。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C A BD BD BD BC
9. 15 9 竖直向下
10. 水平向右 μ1mg
11. 小于
12. 二力平衡 200 不变
13. 乙 3.38 9.71 偶然
14.(1)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第3滴与第2滴分别分别下落了4t和3t,则有
其中
代入数据解得
(2)第1滴下落时间为
此屋檐离地面高度为
代入数据解得
15.(1)物体保持静止,物体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

方向竖直向上;
(2)根据平衡条件和滑动摩擦力公式
解得
16.(1)由图可知v2随x的变化关系成一次函数变化,故甲、乙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甲、乙两车开始时相距
d=10m
根据
分别代入数据可得甲车从O1点以初速度
加速度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乙车同时从O2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设经过时间t1两车速度相等,则有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大,最大距离为
由运动学公式有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设经过时间t2乙车追上甲车,则有

解得
设经过时间t两车间距等于s0,则有

解得
即中间无法通信的时间为
所以两车相遇前能保持通信的时间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