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盟校考试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
2023年12月20日,美国宇航局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分享了一张“圣诞树”主题的星空照片(如下图)。图中包括一个锥状星云和一个圣诞树星团,被命名为NGC2264,NGC2264中的恒星年龄在100万到500万年,距离地球大约2500光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NGC2264位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NGC2264中的恒星诞生之时,地球上( )
A.原始鱼类诞生 B.恐龙刚刚灭绝 C.被子植物繁盛 D.联合古陆形成
近年来磁暴频频发生,2024年更是太阳活动的峰年,3月24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磁暴预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此次磁暴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海南岛夜空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 B.黑龙江白天有可能观察到极光现象
C.火山喷发或地震出现概率大为提高 D.干扰运行在太空中的卫星通信信号
4.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及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2031年 河流汛期延长 B.2035年 粮食全面歉收
C.2031年 树木年轮变宽 D.2035年 极端天气增多
山西省太阳能资源储备丰富、稳定可开发利用日数多。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省煤炭资源正在逐渐耗尽,开发利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但观测表明,近40年来山西省全省平均年太阳总辐射总体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下图为山西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山西南部甲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纬度 B.植被 C.地形 D.河流
6.结合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山西省全省平均年太阳总辐射总体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地壳包括洋壳和陆壳,厚度是不均一的。陆壳较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洋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及地球圈层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从划分标准来看,图中甲地所在的地球圈层为(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8.图示乙地数值特征,说明该地( )
A.地势较低 B.纵波传播速度较慢 C.可能是山地 D.横波不能传播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并在2025年4月24日23时49分在400千米~450千米间与空间站成功对接。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经历的气温变化是( )
A.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B.持续升高 C.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D.持续降低
10.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穿越的大气层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飞行至20千米时,天气复杂多变 B.飞行至50千米时,臭氧含量最多
C.飞行至80千米时,干洁空气较多 D.对接的高度,有利于无线电波通信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下图为雨水花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建设雨水花园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加地表径流 B.减少地面蒸发 C.减少植物蒸腾 D.增加下渗量
1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B.砂层和砾石层
C.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D.种植土层和砂层
下图为某海域12月海水性质随深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海域( )
A.最可能位于赤道附近 B.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降低
C.存在海中断崖的现象 D.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14.导致该海域表层盐度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沿岸暖流 C.淡水汇入 D.海区形状
某油轮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域发生石油泄漏,下图示意石油泄露位置及附近洋流流向。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及性质为( )
A.自南向北流动的暖流 B.向高纬方向流动的暖流
C.自南向北流动的寒流 D.向高纬方向流动的寒流
16.图中洋流对此次石油泄漏产生的影响有( )
①扩大石油污染物的影响范围②减慢石油污染物的分解速度
③对甲海域海洋生态影响较大④对乙海域海洋生态影响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圈层结构是研究地理空间模型的一种方法,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圈和岩石圈都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下图为地理模式图。
(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部分图,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指出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
(2)若图中结构阴影代表太阳系的宜居带,火星和地球位于其中,推测火星不能存在生命的原因。
(3)若图中圈层为岩层的层理构造,阴影部分处发现恐龙化石,指出阴影代表的地质年代名称并说出该地质时期生物演化的特征。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除城市雾霾频发、热岛效应严重等诸多城市环境问题外,臭氧污染成为城市大气污染新问题,越发引起人们关注。我国区域大气复合污染日益显现,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同时出现高浓度的PM2.5和臭氧。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臭氧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微量气体,产生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之间的光化学反应。除人类活动外,二者浓度与气温、湿度、风速、气压等因素有关。风会影响臭氧及其前体物(前体物又称前驱物,某些一次污染物能转化成二次污染物,则前者为后者的前体物)的扩散和传输,在污染源下风向地区臭氧浓度较高。下图为宁波有、无海陆风日臭氧浓度日变化对比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推测出现高浓度的PM2.5时的大气运动状况。
(2)指出臭氧层所在的大气层对应右图的字母,并简述该大气层气温变化特点的成因。
(3)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与无海陆风日相比有海陆风日臭氧浓度日变化大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掉深”即“海中断崖”,是海水因密度不同,潜艇从海水高密度区域驶入低密度区域时,浮力顿减,使潜艇快速下沉,引发潜艇破损甚至沉没的现象。潜艇掉深是世界海军的噩梦,曾有多国潜艇因此沉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该海域海水密度受盐度影响较大。
(1)指出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发生潜艇掉深的海域,并说明理由。
(2)分析图示甲海域盐度较低的原因。
(3)说明丙海域洋流性质及其对该海域盐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2.C
3.D 4.D
5.C 6.A
7.B 8.C
9.C 10.D
11.D 12.D
13.A 14.C
15.C 16.B
17.(1)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土星、木星、火星、地球。
(2)火星虽处于宜居带,温度和地球差异小,但空气稀薄,对小行星撞击起不到保护作用;大气组分缺少生命呼吸的氧气;缺少稳定的液态水。
(3)地质年代:中生代。特征:这一地质历史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包括恐龙)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答对三点即可)
18.(1)风力微弱;出现逆温现象,大气结构较稳定。
(2)b。成因: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海洋相反,则形成海风,海风把海洋空气中生成的臭氧移向陆地上的宁波市,臭氧集聚,宁波市臭氧浓度高;夜晚吹陆风,离岸陆风利于污染物扩散,降低臭氧浓度,导致臭氧浓度日变化大。
19.(1)甲海域。理由:甲海域等盐度线最密集,海水密度空间差异最大,极易形成“海中断崖”现象。
(2)赤道附近,降水丰富;河流入海口,盐度较低。
(3)暖流。影响:海域盐度降低,等盐度线向南侧高值方向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