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勉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最低的一级是( )
A.地月系 B.可观测宇宙 C.银河系 D.太阳系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
A.月球 B.金星 C.太阳 D.地球
3.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
A.恒星和行星 B.恒星和星云 C.恒星和卫星 D.行星和卫星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①、②、③三层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5.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②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讯 ④使地球高纬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字母及数字正确的是( )
A.a—莫霍界面;②—地壳 B.a—古登堡界面;①—地幔
C.b—莫霍界面;②—地幔 D.b—古登堡界面;③—地核
7.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生物圈独立存在,与其他外部圈层没有联系
C.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和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均有明确的界线
2021年9月16日早晨4时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最高烈度为Ⅷ度,泸县居民房屋倒塌1221处、严重损坏3285间,此次地震给当地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下图为科学家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科学家“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
A.地震烈度 B.地震震级 C.钻井位置与深度 D.地震波速度变化
9.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软流层 D.莫霍面
10.地球内部圈层中,由液态物质组成的是(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
12.确定某地层形成时间依据( )
A.化石种类和数量 B.组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C.岩石的绝对年龄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人类为了研究地球的历史,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球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这就是地质年代表。近日,科研人员宣布发现了一副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将它命名为“彩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恐龙生活在(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4.下列各代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新生代、古生代、中生代 B.中生代、古生代、新生代
C.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D.古生代、新生代、中生代
15.人类出现的时期属于( )
A.冥古宙 B.侏罗纪 C.古生代 D.新生代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17.下列地区最不可能形成图示地貌的是( )
A.新疆 B.贵州 C.广西 D.云南
18.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溶蚀 D.人工雕刻
一位旅行摄影师在旅行途中拍摄了一幅精美的地貌景观图(见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旅行摄影师拍摄的地点可能在( )
A.气候干旱的戈壁地区 B.大漠绿洲的边缘
C.沙坝广布的沿海地区 D.内陆湖泊的沿岸
20.塑造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海浪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21.下列地貌与摄影师拍摄的地貌成因相似的是( )
A. B. C. D.
读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该大气成分主要分布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外层大气
23.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地区该大气成分的浓度降低,其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
A.大气透明度提高 B.大气透明度降低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D.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
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图c表示辐射逆温消失过程,一般出现在( )
A.上午 B.傍晚 C.凌晨 D.黎明前
25.逆温的影响有( )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破坏臭氧层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MJ/m ,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
(1)影响我国海南岛与漠河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说出其主要优点。
(3)根据材料图,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4)近年来,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请根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
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敦煌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
(1)分析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形成该地貌类型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2)一支科考队在敦煌西北部发现了一处“魔鬼城”。这里可能有哪些地貌形态?属于哪类地貌类型?并探究该地被称为“魔鬼城”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杂质等组成。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成分、温度、密度及运动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近地面大气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
(1)指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气层名称。
(2)简述乙层温度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
(3)举例说明甲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D D C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C D D A B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A B
26.(1)纬度
(2)能量巨大;分布广泛;清洁;可再生等。
(3)年太阳总辐射量整体分布不均衡;大致从东(东南)向西(西北)呈增大趋势;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4)赞同。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土地资源;政府的政策支持。或不赞同。格尔木为经济落后地区,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较远;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7.(1)风积地貌(沙丘)。风力堆积作用。
(2)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壁龛等。属风蚀地貌。由于该地风蚀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在夜晚刮大风时会发出各种尖厉的叫声,故称“魔鬼城”。
28.(1)甲:对流层;乙:平流层;丙:高层大气。
(2)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原因:平流层中含有大量的臭氧,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导致气温上升;随着高度增加,紫外线辐射增强,臭氧吸收热量增多,温度升高。
(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人类生活;大气污染影响人类健康;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问题,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挑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