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某古镇形似人形而走红,在古镇上可以远眺著名的埃特纳火山。下图为古镇和火山所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古镇的最高海拔可能是( )
A.500米 B.570米 C.670米 D.720米
2.该古镇主要位于( )
A.山谷、洼地 B.山脊、山顶 C.山谷、山顶 D.山脊、洼地
3.①②③④中,远眺埃特纳火山最佳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是2024年11月28日某时刻成都外国语学校环形跑道100冲刺计时器位置及其日影图。拍摄时,计时器日影与跑道垂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照片拍照方位是拍摄者面向(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5.拍摄时,成都当地时间接近( )
A.6:00 B.9:00 C.12:00 D.15:00
下图是某地地质平面图,①—⑤为不同地层,经考察发现①地层含有三叶虫化石,②地层含有恐龙化石,③地层含有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的构造地貌是( )
A.向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山 D.背斜谷
7.该地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褶皱—岩浆侵入—断层 B.褶皱—断层—岩浆侵入
C.岩浆侵入—褶皱—断层 D.断层—岩浆侵入—褶皱
下图示意2023年12月8日10时华北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中气压中心控制区域没有出现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气压中心( )
A.近地面逆时针辐合,垂直方向上升 B.近地面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沉
C.近地面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上升 D.近地面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下沉
9.该气压中心控制区域没有出现降水过程,其原因是( )
A.大气中凝结核不足 B.冷暖气团无法相遇
C.大气中水汽含量少 D.地形平坦抬升较弱
图示意某岛屿的位置及地形、甲城市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0.2月前后,控制甲城市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副热带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
C.东南信风带 D.东北信风带
11.影响甲城市8月气温偏低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地形地势 D.洋流
马更些河位于发源于落基山脉东麓,向北注入北冰洋,是全球流经北极苔原地区的最大河流。河流结冰期长(上游10月—次年5月,下游9月—次年6月)。图为马更些河入海口1981—2011年分时段平均流量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2.每年的5月,马更些河水位快速上涨期的水源主要是( )
A.冰川融水 B.积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冻土融水
13.与1981—1990年相比,2001—2011年马更些河流域( )
A.结冰时间缩短 B.径流总量下降 C.流域面积缩小 D.径流速度变小
14.1981-2011年,推测马更些河入海口地带( )
A.海水盐度增大 B.海水温度降低 C.海冰厚度增加 D.海冰厚度变薄
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的现象。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见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海浩”现象常出现在( )
A.春季子夜 B.夏季傍晚 C.秋季正午 D.冬季清晨
16.“海浩”现象发生时( )
A.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大 B.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小
C.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大 D.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小
圭表(下图),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平卧的刻度尺是圭,直立的标杆是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拉萨(30°N,90°E)的卓玛同学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正午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 )
A.24时 B.23时56分4秒 C.365日5时48分46秒 D.365日6时9分10秒
18.成都(30°N,104°E)一年中白昼最长时,下列四幅图中OP为晨线的是( )
A. B. C. D.
读世界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图中M山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20.下列关于图中海域①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海水温度低于①地
B.①②两地均有寒流流经
C.①地位于大西洋,②地位于太平洋
D.①②两地均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在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正相关;而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度丰富度则与能量呈负相关。图示是我国某省(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该省(区)可能是( )
A.台湾 B.甘肃 C.湖南 D.新疆
22.N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多于M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
C.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D.晴天较多,太阳辐射更强
23.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的能量呈负相关的原因是( )
A.蒸发量大,加剧水分不足 B.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变化较大
C.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减弱 D.土壤湿度高,有机质含量较少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1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约4800m,图2为图1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密支那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5.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发现河谷Q点的自然景观是干旱的灌丛,其原因是( )
A.海拔高度低 B.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大
C.地处山地背风坡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下图示意某年7月23日广东沿海天气形势,L代表气压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L气压中心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27.与丙地相比,甲地可能( )
A.降雨强度大 B.雨区范围大 C.风速小 D.云层薄
某年8月15日下午,与蒙古气旋相伴的冷锋在过境河北保定时率先触发了强对流,出现局地冰雹,随后上升气流将沙尘带入空中形成扬尘天气,在当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下图为保定站当天下午各气象要素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此次保定市冷锋过境触发了锋前强对流天气的原因是( )
A.暖气团控制下气压低 B.空气湿度大温度高
C.天气晴朗地面升温快 D.锋前空气挤压抬升
29.15日16:15到16:20期间,保定市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暴雨 B.泥雨 C.沙尘暴 D.大雾
二、综合题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
材料二甘肃省肃南县大红山型丹霞地貌(如图)是我国干旱气候区典型丹霞地貌的代表,由紫红色的层状砾岩和砂泥岩所构成,整体呈现“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岩壁上存在数十条层状凹凸地貌,并贴附或悬垂着紫红色的泥条,二者互相交织,形成大红山型丹霞地貌的特色。
(1)据材料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
(2)分析大红山型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的原因。
(3)据材料指出岩壁上凹陷岩层对应的岩石类型,并描述层状凹凸地貌的形成过程。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D 7.B
8.A 9.C
10.B 11.A
12.B 13.A 14.D
15.D 16.A
17.C 18.A
19.B 20.C
21.D 22.C 23.A
24.A 25.C
26.A 27.A
28.D 29.B
30.(1)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丁为向斜构造,岩层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山体高耸。
(2)顶平:早期泥沙沉积,经固结作用形成水平层状沉积岩层;身陡:地壳抬升隆起,垂直节理发育,重力崩塌形成陡崖;麓缓:岩壁崩塌掉落的岩块堆积
(3)凹陷岩层:砂泥岩;砾岩和砂泥岩均为水平层状沉积岩,但抗侵蚀能力不同;(当地物理风化作用、风蚀作用强烈)岩性较软的砂泥岩侵蚀明显,形成凹陷岩层,岩性较硬的砾岩侵蚀较弱,形成凸出岩层,组成层状凹凸地貌。
31.(1)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作用: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
(2)丙地。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沙尘能力强。
(3)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
(4)观点一:不干预。理由:沙尘暴在地球演化史中对于地貌演变、物质迁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存在已久的自然现象;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调节人类活动,适应自然。
观点二:应适度干预。理由:沙尘暴对人体健康、交通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威胁;人类可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沙源区生态环境降低沙尘暴的危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