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有关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或灭火器扑灭
B.金属钠投入坩埚中加热,放出淡黄色火花
C.金属钠投入右侧U形管中,其可能在煤油和水交界处上下跳动,直至消失
D.金属钠投入溶液中,有红色金属铜析出
3.烟花五彩缤纷颜色的产生与部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有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过程
B.NaCl与灼烧时火焰的颜色不相同
C.焰色试验的过程中铂丝要有盐酸清洗,不能用硫酸
D.某溶液的焰色试验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没有钾元素
4.有关氯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发生泄漏,应立即向山谷等低处转移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蓝绿色的烟
C.金属铁和铜在氯气中燃烧均得到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
D.纯净的在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苍白色,集气瓶口出现白烟
5.下列关于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淡黄色物质,是白色物质
②的阴阳离子个数比是,而的是
③和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④和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发生变质,最后变为粉末
⑤向酚酞溶液中加入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
⑥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④⑤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溶液腐蚀铜线路板:
B.溶于水产生:
C.与浓盐酸反应制:
D.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7.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8.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某兴趣小组欲鉴别和,下列操作或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判断
A 和固体分别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
B 和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溶液
C 等浓度的和溶液分别滴加4滴酚酞 溶液红色更深
D 等浓度的和溶液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溶液
A.A B.B C.C D.D
10.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可发生反应:4CO+2NO24CO2+N2,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
A.NO2被氧化 B.CO是氧化剂
C.每生成28 g N2,消耗112 g CO D.该条件下,还原性:CO1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B.
C. D.
12.工业上一种制备的方法的化学原理可表示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方程式中x=1
B.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该反应中作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离子个数比为
D.氧化性强弱关系:
13.把54.8g和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得到42.4g残留固体,则原混合物中和的质量之比为
A. B. C. D.
14.将和的混合气体15.2g通入,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变为9.6g,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是
A.12.8g B.6.4g C.3.2g D.1.6g
二、解答题
15.金属单质A和含A元素的化合物B、C、D、E、F、M之间能发生如图甲所示的转化(图中没有标出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反应物)。已知A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E.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M的俗名为 (写一个即可),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 (填物质对应字母)。
(2)侯德榜制碱法的第一步即由C制F,先通入过量 、再通入过量 ,写出这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固体F→M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E→D的离子方程式: ,该氧化还原反应中充当的角色是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或“氧化剂和还原剂”或“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16.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呼吸面具中的有关反应测定样品中的纯度。已知实验中样品的质量为20.0g,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3.2g气体,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ea f(填接口小写字母)。
(2)装置Ⅰ中盛放试剂为 ;装置Ⅱ中每生成1个分子,转移 个电子。
(3)写出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替换盐酸。若装置Ⅴ中为NaOH浓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请简述检验装置Ⅳ中收集的气体的方法: 。
(5)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得样品中的纯度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17.实验是探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请根据如下探究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Ⅰ图中鲜花褪色 (填“能”或“不能”)证明氯气有漂白作用;利用Ⅱ图中产物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图可用于处理尾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不能将反应后的溶液若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用,因为会生成 。
(2)“氯气对水一心一意,水偏弄成三分四离”其中“三分四离”指的是新制氯水中的七种微粒:、、HClO、、、、(极少)。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不一致的是 (填序号)
①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
②新制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有漂白作用
③向淀粉KI试纸上滴加少量氯水,试纸变蓝,说明氯水具有氧化性
④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⑤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3)向一定量的溶液中依次加入下列溶液,对应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溶液 ①适量溶液 ②过量 ③适量淀粉-KI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 紫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蓝
注:实验中“适量”指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
(4)已知G、Q、X、Y、Z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氯元素的化合价各不相同),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 ②
③ ④
这五种物质中Cl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三、填空题
18.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硝酸钠()具有致癌作用,酸性溶液可除之。请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请用单线桥法标出该催化转化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 。
(4)有下列6种物质:、、、、、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已知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已知在常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以下反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生成71g时,被氧化的还原剂为 g;浓盐酸体现出 性。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D
6.D
7.C
8.B
9.B
10.C
11.C
12.C
13.A
14.B
15.(1) Na2O 纯碱(苏打) D
(2) NH3 CO2 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3)2NaHCO3Na2CO3+CO2↑+H2O
(4) 2Na2O2+2H2O=4Na++4OH-+O2↑ 氧化剂和还原剂
16.(1)bcdgh
(2) 饱和NaHCO3溶液 2
(3) 不能 2NaOH+CO2=Na2CO3+H2O
(4)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气体为O2
(5)78%
17.(1) 不能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Cl2+ 2OH-=Cl-+ ClO- + H2O
(2)①②
(3)I2< <<
(4)X>Z>Q>Y>G
18.(1)29335
(2)
(3)
(4)2KIO3+5K2SO3+H2SO4=I2↓+6K2SO4+H2O
(5) 2162258 73 酸性和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