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二年级下华东师大版3.9《胡同文化》课件(6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高二年级下华东师大版3.9《胡同文化》课件(6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4 08:3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2张PPT。 地坛公园胡同 巷子 弄堂 tòng 胡同文化汪曾祺tòng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1948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曾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京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桥集》等散文集和《沙家浜》等京剧剧本。
知识卡片文化
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社会或个人的财富积累。联系生活实际,文化可分为物质型、精神型等。比如,茶文化属于物质型,文艺作品属于精神型。
本文的“胡同文化”,少讲民居本身,更多的是表现胡同人的生活方式及其处世态度。听读*思考*整体感知1、划出各段(除11.12段外)的中心句,并扫除文中生字障碍。
2、北京胡同有何特点?
3、胡同文化有何内涵?

4、作者对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胡同(tòng)约鸡蛋(yāo)镊(niè)噌(cēng)檩(lǐn)庠(xiáng)摞(luò)虾蟆(há·má)生字注音
安土重zhònɡ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
易搬迁。
街坊fɑnɡ: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疏远的亲戚关系比不上邻居。
腌yān萝卜:用盐浸制萝卜。
熬āo白菜:白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低徊huí:徘徊(huái);流连。词语积累各段中心句1.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2.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3.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5.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6.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7.北京人也讲究‘‘处街坊”.(但平日过往不多)
8.北京人易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9.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10.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13.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5.再见吧,胡同!整体感知 全文结构第一部分(1段)
全文总起: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二部分(2段—5段)
介绍北京胡同特点
第三部分(6段—12段)
介绍胡同文化内涵
第四部分(13段—15段)
胡同衰败没落 作者的感慨文章思路: 建筑与思想 (总说) 胡同与市民文化
(胡同文化)(分说)中心句: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最后以表达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作结 (总结)胡同文化
第二课时 汪曾祺思考北京胡同的特点有哪些?胡同特点方正(方位意识)取名来源(记数、物件、人名、行业、形状)数量多,宽窄不一网络(方便、安静)和四合院是一个整体(盒子——封闭)西四北二条胡同新街口七条惜薪司胡同大雅宝胡同王寡妇胡同小绒线胡同油漆作胡同羊肉胡同狗尾巴胡同 较宽的胡同较窄小胡同宅门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盒子)
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建造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长期住在胡同、四合院里的市民们积淀了一种独特的思想意识、文化心态。
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
小结:从北京胡同的得名、规模数量及与大街、四合院的关系说明北京胡同特点:方正、安静、封闭(这是北京人的居住方式)作者赋予胡同文化怎样的内涵?思考胡同文化的内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第九段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置身事外第十段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阅读解难  北京人为什么都习惯于居住在方方正正的四合院里面?
  北京城是历朝帝都,几千年的封建正统观念对北京人的影响最为深刻。天子脚下自然是规规矩矩,秩序井然,雍容大方。因而具有皇城气派的建筑自然也要具有它独特的风格。  封闭的胡同文化内涵是怎样形成的呢?  
  长期高压统治,生活在天子脚下,他们只能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自我满足、忍耐屈从,这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
胡同的安静闭塞,也造成了胡同人思想上的隐忍守旧,安于现状,习惯于做顺民。
阅读解难 如何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这句话?
文中“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写尽了北京胡同人的心态,“睡不着眯着”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们的善忍。忍,才能让胡同人从容应付大事小情,才能穷困时仍然既鄙视又骄傲于皇权的威严;才能富贵时照旧既安分又守己于地位的改变。“睡不着眯着”,更是生动的写照了胡同里的人生。睡不着,是内心为外界所动;眯着,是双眼看惯世事沧桑。也只有如此,天子脚下的小民才能自尊地生存下去。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兼取农民和牧民。老北京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天威莫测,世事难料。他们是专制下的小民,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得过且过。 胡同文化
第三课时 汪曾祺朗读最后三段胡同命运 2003年4月,北京市作出决定,停止在旧城内的大规模改造,大力加强对四合院民居的保护。 然而,就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一再表明态度的同时,北京旧城各区的胡同里,对四合院的拆除并未完全遏止,有的地方甚至骤然加速,一些在保护之列的四合院,倏然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化为废墟 城市里,文物的保护和城区发展建设在国内外向来都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在中国,拆与保的对抗中,往往是拆占了上风。
2001年10月,《北京晚报》刊载消息说,1949年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来条,到20世纪80年代只 下约3900条,近一两年来,随着北京旧城区改造速度的加快,北京产的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胡同的命运胡同在没落2000
北京
后太仓胡同盖起的冠英园2000
北京
柳巷胡同盖起的盛华园2000
北京
北草场胡同等待拆迁北京在发展作者对没落的胡同及胡同文化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作者大半辈子是在北京度过,宽宽窄窄、大大小小如同网络般的胡同深深打动作者的心,对北京人也是有感情的,作者对市民们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 、安分守己有所推崇,但对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还是能清醒地认识:这是一种旧时代下层平民文化,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并能理解这种“自扫门前雪”、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等生活品质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受封建制度长期压迫和钳制而造成的,作者理解、同情但不赞赏这种文化性格,含蓄地批评了北京人的那种疏于交往、逆来顺受、明哲保身的消极处世哲学。所以随着胡同四合院的拆迁,作者怀旧、伤感,但能够理解并洒脱地接受.最后用“再见吧,胡同”来表达迎接时代大潮的一种庆幸而欣喜的感情.
作者对没落的胡同及胡同文化流露出怎样的感情?怀旧 伤感依恋 无可奈何理解与洒脱
(再见吧 胡同)音乐欣赏听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感受老北京人对老北京的感情再见吧,胡同!拓展练习——小作 考察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指导学生仿照本文风格写一篇文化探究的短文。可以集中一点来写,如赶集文化、摆渡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同步训练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徘徊 低徊 回家 洄游
B.伺候 伺机 饲养 词人
C.门槛 监狱 滥用 国子监
D.沦丧 丧失 丧事 婚丧嫁娶同步训练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徘徊 低徊 回家 洄游
B.伺候 伺机 饲养 词人
C.门槛 监狱 滥用 国子监
D.沦丧 丧失 丧事 婚丧嫁娶【答案】C/A徘徊huái 其余读huí B伺cì候 词cí人 其余读sì C门槛kǎn 监jiān狱 滥làn用 国子监jiàn D前两个读sànɡ 后两个读sā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骄阳 网络 满目荒凉 记忆尤新
B.暄闹 伺候 西风残照 奉公守法
C.残破 伥望 安份守己 置身事外
D.章法 烦躁 衰草离披 无可奈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骄阳 网络 满目荒凉 记忆尤新
B.暄闹 伺候 西风残照 奉公守法
C.残破 伥望 安份守己 置身事外
D.章法 烦躁 衰草离披 无可奈何【答案】D/A尤新-犹新 B暄闹-喧闹
C伥望-怅望 安份-安分3.填入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 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 的。
A.不光 但是 冲击 消亡
B.不禁 但是 席卷 消失
C.不禁 可是 冲击 消失
D.不光 可是 席卷 消亡3.填入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 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 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 的。
A.不光 但是 冲击 消亡
B.不禁 但是 席卷 消失
C.不禁 可是 冲击 消失
D.不光 可是 席卷 消亡【答案】B 4.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
总是置之度外,冷眼旁观。
B.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分守己,不大愿
意搬家。
C.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D.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土重
迁,逆来顺受。4.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
总是置之度外,冷眼旁观。
B.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分守己,不大愿
意搬家。
C.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D.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土重
迁,逆来顺受。【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