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学期(苏教版)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2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四、连线题(5分)
37. 牛顿 DNA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 进化论
居里夫人 蒸汽机改良
沃森和克里克 放射性元素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五、简答题(5分)
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二、选择题(40分)
7.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21. [ A ] [ B ] [ C ] 22. [ A ] [ B ] [ C ]
23. [ A ] [ B ] [ C ] 24. [ A ] [ B ] [ C ] 25. [ A ] [ B ] [ C ] 26. [ A ] [ B ] [ C ]
六、实验题(10分)
39.(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10分)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七、综合题(10分)
40.(1)[ A ] [ B ] [ C ] [ D ] (2)[ A ] [ B ] [ C ] [ D ]
(3)_____________ (4)[ A ] [ B ] [ C ] [ D ]
(5)遗传现象:_____________ 变异现象: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苏教版) 期末素养测评·基础卷2
一、填空题(20分)
1.我们加热白糖,白糖融化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
2.遗传使生物物种保持_____________性,变异使生物物种能够_____________,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制作汽水时,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__。
4.模铸化石包括印痕化石、印模化石和模核化石,其中_____________是指生物软体在沉积物上留下的痕迹,如水母的印痕。
5.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
6.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40分)
7.我们可以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图中北极星方向
(用“★”表示)位置合理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8.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9.铁钉生锈的必要条件是( )。
A.水 B.空气 C.水和空气
10.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汽水,会使人感觉到清凉,打开瓶盖,我们会看到有“汽”在欢快地跳动,这是汽水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11.卷心菜中富含的( ),可以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
A.钾和磷 B.硒 C.维生素U
12.下列特征中,最可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
A.妈妈喜欢画画 B.爸爸的近视(非先天性) C.奶奶的卷发
13.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下列现象中,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
A.人的呼吸 B.蜡烛燃烧 C.光合作用
14.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
A.给玉米施肥导致产量提高
B.用射线照射种子后,种子长出的植物叶片形状改变
C.给果树修剪枝条,使果实更大
15.下列关于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
B.亲代通过生殖细胞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
C.遗传现象只存在于动物中,植物没有
16.( )成为第一个被载入科学史的恐龙种类
A.三角龙 B.巨齿龙 C.霸王龙
17.科学家在某地层中发现了珊瑚化石,这说明该地区古代曾是( )。
A.茂密的森林 B.温暖的海洋 C.干旱的沙漠
18.根据化石证据,出现最早的生物是( )。
A.原始鸟类 B.三叶虫 C.哺乳类
19.小玲和她的同桌准备用黏土做太阳及其八大行星的模型,小玲负责做离太阳最远的四大行星,则小玲用黏土最多的是做( )。
A.木星 B.土星 C.天王星
20.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
A.海王星 B.金星 C.火星
21.据说( )是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宇航员。
A.嫦娥 B.阿波罗 C.阿姆斯特朗
22.1781年,英国人( )通过巨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
A.威廉·赫歇尔 B.勒威耶 C.亚当斯
23.模拟活字印刷的步骤不包括( )。
A.刷墨 B.检字 C.装订
24.立体农场可以实现的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大批量种植 B.节省土地 C.多生产
25.港珠澳大桥建造过程中,下列关于修建人工岛的说法有误的是( )。
A.主要为了解决海域上没有连接桥梁和隧道的岛屿的问题
B.人工造岛过程中又遇到了海洋淤泥土质问题,于是用圆钢筒围岛
C.为了使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上连接岛屿最多的大桥,所以进行人工造岛
26.凡是要用到动力的地方基本上都要用到电动机,下列物品中( )是装有电动机的家用电器。
A.塔吊 B.电风扇 C.电饭煲
三、判断题(10分)
27.把铁块磨成铁粉,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
28.汽水中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 )
29.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变异现象,只有不同物种间才有变异。( )
30.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
31.如果在某地区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说明该地区古代气候一定非常寒冷。( )
32.恐龙生活在中生代,大约在6600万年前灭绝,这一结论可以通过恐龙化石的地层年代推断。( )
33.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 )
34.银河系是由很多的星系构成的。( )
35.电动机是把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 )
36.电动机能够转动是因为导电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性,它和磁铁相互作用使其转动起来。( )
四、连线题(5分)
37.将下列科学家与其发现连线。
牛顿 DNA双螺旋结构
达尔文 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 进化论
居里夫人 蒸汽机改良
沃森和克里克 放射性元素
五、简答题(5分)
38.为什么说“化石是古代环境的‘指示器’”?请举一个例子说明。
六、实验题(10分)
39.实验二: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1)实验材料:铁钉、试管、水、植物油等
(2)实验设计:
试管①: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用橡皮塞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
试管②:将铁钉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再在水面上滴加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
试管③:将铁钉一半浸入蒸馏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几天后,观察到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生锈最明显,_____________试管和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基本没有生锈。
(4)实验结论:铁钉生锈需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同时存在。
(5)应用:根据铁钉生锈的条件,写出两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① ②
七、综合题(10分)
40.下表是俊希调查自己一家人的特征后记录下来的,仔细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成员 俊希 爸爸 妈妈
耳垂(有/无) 有 有 无
下颌中央(有沟/无沟) 无 无 无
舌头(能卷/不能卷) 能 能 不能
拇指(能弯/不能弯) 不能 能 能
血型
嗓音 细 粗 细
性格 内向 外向 内向
用手习惯 右利手 右利手 右利手
(1)俊希耳垂的特征( )。
A.遗传自爸爸 B.遗传自妈妈 C.遗传自爸爸和妈妈 D.发生了变异
(2)下列特征中,俊希遗传自妈妈的是( )。
A.嗓音 B.耳垂 C.血型 D.舌头
(3)俊希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自己有一些特征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这是因为在遗传过程中发生_____________。
(4)俊希的下列特征中,发生了变异的( )。
A.舌头是否能卷 B.拇指是否能弯 C.用手习惯 D.下颌中央是否有沟
(5)下列现象,哪些是遗传?哪些是变异?(在横线上填序号)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B.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C.有其父必有其子
D.小明和妈妈一样都是双眼皮
E.小明的鼻子与父母不一样,他不是鹰钩鼻
遗传现象:_____________。
变异现象:_____________。
参考解析
1.物理
【解析】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我们加热白糖,白糖熔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2.稳定 进化
【解析】遗传维持物种的基本特征(稳定性),变异提供进化的原材料,帮助物种适应环境变化。
3.小苏打 白醋 浑浊
【解析】小苏打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醋是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印痕化石
【解析】模铸化石中,印痕化石特指软体生物(如水母、蠕虫)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无硬体参与,与“印模化石(硬体轮廓)”“模核化石(空腔充填)”区分。
5.水星
【解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6.安培 伏特
【解析】电流:就像水流一样,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多少和快慢。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这是以科学家安培的名字命名的。例如,手电筒的电流大约是0.5安培。
电压:就像水压推动水流一样,电压是推动电流流动的“压力”。它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这是科学家伏特的名字命名的。例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通常是1.5伏特。
7.B
【解析】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人们常常利用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方法是首先寻找勺状的北斗七星,由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向勺口前端延长,在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处找到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故选B。
8.B
【解析】物理变化指物质形态改变但成分不变,化学变化会生成新物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变为气体时,物质成分未变,仅是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9.C
【解析】铁钉生锈是铁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只有水或只有空气,铁钉难以生锈,必须两者同时存在才会导致生锈。阳光可能会影响生锈速度,但不是必要条件。故选C。
10.C
【解析】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并非汽水中的主要气体。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并非汽水中的主要气体。
C.汽水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汽水属于碳酸饮料,制作时通过加压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当打开瓶盖时,瓶内压强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形成气泡,即题目中描述的“汽”。
故选C。
11.C
【解析】A.钾和磷是矿物质,主要参与骨骼形成和能量代谢,与治疗溃疡无关,故A错误。
B.硒是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但并非卷心菜中治疗溃疡的主要成分,故B错误。
C.卷心菜中富含维生素U,该成分被证实有助于修复消化道黏膜,可用于治疗溃疡性疾病,故C正确。
故选C。
12.C
【解析】A.妈妈喜欢画画是后天形成的兴趣爱好,与遗传无关。
B.爸爸的非先天性近视由后天用眼习惯导致,不属于遗传特征。
C.奶奶的卷发属于由基因控制的生理特征,能够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
故选C。
13.C
【解析】A.呼吸时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和有机物;
故选C。
14.B
【解析】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如基因突变。A选项施肥提高产量是环境因素,未改变遗传物质。B选项射线照射可能引发基因突变,导致可遗传变异。C选项修剪枝条是人为干预,未改变遗传物质。故选B。
15.C
【解析】A.遗传确实能保证物种特征的稳定性,如子女与父母的相似性,因此正确。
B.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子)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基本方式,正确。
C.遗传现象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例如植物种子萌发后与母体相似,因此错误。
故选C。
16.B
【解析】巨齿龙是第一个被科学界正式命名并描述的恐龙。1824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巴克兰描述了巨齿龙的化石,将其研究成果记录在科学文献中。这标志着恐龙作为独立类群进入科学史。三角龙和霸王龙的命名时间均晚于巨齿龙,因此正确答案为巨齿龙。
故选B。
17.B
【解析】珊瑚是生活在温暖海洋中的生物,其化石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海洋环境。题目中提到的珊瑚化石表明该地区古代曾是海洋,且珊瑚适合在温暖水域生存。故选B。
18.B
【解析】化石记录显示,越古老的地层中的生物结构越简单。三叶虫是古生代早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更高等的生物,出现时间较晚。故选B。
19.A
【解析】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题目中“离太阳最远的四大行星”指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所需黏土最多。故选A。
20.A
【解析】A.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海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B.金星是第二近的行星。C.火星是第四颗行星。
故选A。
21.C
【解析】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1日时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是第一个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类成员。故选C。
22.A
【解析】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在自家庭院中,用他自制的口径 15 厘米的反射望远镜观测双子座时,发现了一颗新的天体,经过后续观测确认这是一颗行星,即天王星。这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勒威耶和亚当斯主要是通过对天王星轨道的摄动计算,预测了海王星的存在,并非天王星的发现者。故选A。
23.C
【解析】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活字印刷术制版灵活方便,效率高。它的字模具有反复使用、保存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征。活字印刷术包括检字、刷墨、拓印、晾制四个步骤。不包括装订,故选C。
24.A
【解析】地球上可供开垦的土地已经快没有了,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工程师们想到了建造立体农场的办法。立体农场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是将农作物种植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以实现少用地、多生产的目的。立体农场具有占地面积少、充分利用种植空间、产量多等优势,“大批量种植”不可以作为立体农场的主要目的,它的核心优势在于空间利用率和单位产出。故选A。
25.C
【解析】A.人工岛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桥梁和隧道,解决海域缺乏自然岛屿的问题,符合实际工程需求。A选项正确。
B.海洋淤泥土质确实存在,使用圆钢筒围岛是解决土质松软的有效方法,符合实际施工措施。B选项正确。
C.人工造岛的目的是满足桥梁与隧道的连接需求,而非单纯追求连接岛屿数量的世界纪录。C选项错误。
故选:C。
26.B
【解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用于产生动力。题目需选择同时满足“装有电动机”和“家用电器”的选项。
A.塔吊需要电动机驱动,但属于建筑设备,不属于家用电器。
B.电风扇通过电动机带动扇叶转动,属于家用电器且依赖电动机提供动力。
C.电饭煲利用电热元件加热,无需电动机。
27.×
【解析】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而物理变化只改变形态、大小等。铁块磨成铁粉仅是形状变化,铁的成分未变,属于物理变化。
28.√
【解析】汽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压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于水中。当打开瓶盖时,瓶内压力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会从水中逸出,形成可见的气泡。因此,汽水中的气泡确实是二氧化碳气体。
29.×
【解析】变异指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包括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例如,同一父母的孩子身高、相貌不同,属于同一物种内的变异。题目中同一物种不同个体无变异的说法错误,正确观点是同种个体间存在变异,不同物种间差异更大。
30.√
【解析】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在于是否涉及遗传物质的变化。前者由基因突变、重组等导致,能够遗传;后者仅由外部环境引起,遗传物质未改变,无法遗传。题目正确描述了两种变异的原因,因此判断为正确。
31.×
【解析】植物化石的形成与古代环境有关,但不同植物适应不同气候。例如,热带植物化石表明温暖,寒带植物则可能指示寒冷。仅发现大量植物化石无法确定气候,需结合化石种类判断。题目结论过于绝对,因此错误。
32.√
【解析】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化石仅存在于这些时期的地层中。科学家通过测定地层形成的年代,发现恐龙化石未出现在6600万年后(新生代)的地层中,从而推断其灭绝时间。地层年代与化石分布直接相关,因此结论正确。
33.×
【解析】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但并非宇宙的中心。宇宙包含无数星系,没有明确中心。题目错误地将太阳视为宇宙中心,不符合科学事实。
34.×
【解析】银河系本身是一个包含大量恒星、星云和星团的星系,而不是由多个星系组成。星系团是由多个星系构成的结构,例如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包含多个星系。题目将“星系”与“星系团”概念混淆,因此错误。
35.×
【解析】电动机工作时需要消耗电能,使其内部的线圈转动,从而带动其他机械装置运动。这一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而非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的作用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题目描述混淆了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功能,因此错误。
36.√
【解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后的导电线圈产生磁场,与周围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力的作用,从而使线圈受力转动。题目描述正确反映了这一过程,因此判断为正确。
37.
【解析】牛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他在力学等领域有卓越贡献,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
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等内容。
瓦特是英国发明家,对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良,使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
沃森和克里克是两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38.化石能反映古代环境,因为不同生物有特定的生存环境,其化石的存在可推断古代该地区的环境类型。例如:发现珊瑚化石,说明古代是温暖的海洋(珊瑚仅生活在海洋中)。
【解析】化石能通过保留的生物特征,反映其生存时的气候、地形、水文等环境条件,因此被称为古代环境的 “指示器”。生物生存依赖特定环境,其身体结构、生理特征会与环境适配(比如喜暖生物不会出现在寒冷地区)。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关键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反向推断生物存活时的环境状态。不同环境会对应特定的生物类群,化石的种类组合能进一步佐证古代环境的整体特征。
举例说明:珊瑚化石指示温暖浅海环境
现代珊瑚的生存有严格环境要求:需要水温 20-30℃的温暖海水,水质清澈、阳光充足(便于共生藻类光合作用),且水深通常不超过 20 米的浅海区域。
若在某地区的岩层中发现大量珊瑚化石,可推断该地区在古代曾是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
典型案例:我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岩层中曾发现珊瑚化石,说明这里亿万年前并非高山,而是一片广阔的古海洋,后来因板块运动抬升形成山脉。
39.(1) 隔绝水 隔绝空气 同时接触水和空气 (2) ③ ① ②
(3) 水 空气 (4) 涂油漆 放在干燥处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
【解析】(1)试管①中,把铁钉放在干燥试管并用橡皮塞密封,这样就把铁钉与外界的水完全隔绝开了,是为了探究只有空气(氧气)存在时铁钉是否生锈,即目的是隔绝水。
试管②里,铁钉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且水面加一层植物油,植物会浮在水面形成油膜,阻止空气(氧气)进入水中与铁钉接触,也就是隔绝空气。
试管③将铁钉一半浸入蒸馏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此时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氧气)接触,是为了探究铁钉在这种同时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是否会生锈。
(2)试管③中的铁钉因为同时具备水和空气这两个条件,所以生锈最明显。试管①中由于隔绝了水,缺少生锈的一个必要条件,基本不生锈;试管②中隔绝了空气,也缺少生锈条件,同样基本不生锈。
(3)通过对比三个试管的现象,能得出铁钉生锈需要水和空气同时存在。
(4)涂油可以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绝空气和水,从而防止生锈。放在干燥处能避免铁制品与水接触,在没有水这个条件的情况下,铁制品就不容易生锈。
40.(1)A (2)A (3)变异 (4)B (5) A、C、D B、E
【分析】遗传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1)俊希有耳垂,爸爸也有耳垂,妈妈无耳垂。耳垂是遗传特征,俊希的特征与爸爸相同,说明他遗传了爸爸的耳垂特征。妈妈无耳垂,因此俊希不是遗传自妈妈或双方,也不是变异(变异是指与父母不同)。故选A。
(2)俊希的嗓音细,妈妈嗓音也细,爸爸嗓音粗。嗓音特征受遗传影响,俊希与妈妈相同,说明遗传自妈妈。其他特征:耳垂(俊希有,妈妈无)、血型(俊希O型,妈妈B型)、舌头(俊希能卷,妈妈不能卷),均与妈妈不同,因此不是遗传自妈妈。故选A。
(3)表格中,俊希的“拇指是否能弯”特征(俊希不能弯,但爸爸和妈妈都能弯)与父母都不同,这属于变异。变异是遗传过程中子代出现与父母不同的特征。
(4)变异是指子代与父母特征不同。俊希的拇指不能弯,但爸爸和妈妈都能弯,因此发生了变异。其他特征:舌头(俊希能卷,爸爸能卷,像爸爸)、用手习惯(全家都右利手,相同)、下颌中央(全家都无沟,相同),均未发生变异。故选B。
(5)遗传是指子代与父母特征相似。
A:龙生龙,凤生凤(子代像父母)属于遗传。
C:有其父必有其子(子代像父亲)属于遗传。
D:小明和妈妈一样都是双眼皮(子代像父母)属于遗传。
变异是指子代与父母或兄弟姐妹特征不同。
B: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同父母的孩子有差异)属于变异。
E:小明的鼻子与父母不一样(子代与父母不同)属于变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