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采桑子 重阳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1 19:4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采桑子
重阳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词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
3、情感与价值目标:①理解诗中表达的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观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精神。②能联系已学过的秋景诗,体会毛泽东词的高远境界,并背诵。
2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差,两极分化严重,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养成,但对诗词较感兴趣。
3重点难点
1.重点:①通过鉴赏意象把握诗歌境界;②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其他秋景诗了解毛泽东的开阔胸襟和豪迈气概,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意境高远、词风豪迈等特点,并做好诗词积累。
解决方法: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2.难点:“人生易老天难老”句的情感分析及对整首词词风的作用。
解决方法: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3.疑点:初稿时上下阙相反,为何要改成现在这样?
解决方法:请讨论作答。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预习要求
1、预习要求:
(1)自学辛弃疾《采桑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
(2)查阅一些与重阳有关的古诗词,以增加必要的积累。
活动2【导入】激情导入
2、激情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也有著名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的特点。1929年,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领导,毛泽东暂时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跌入了人生的低谷。这时的毛泽东,面对重阳的秋景又该是怎样的感慨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3【活动】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
(1)学生自读,自己体会词中感情和节奏。(将自己放入文本,才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精髓)
(2)学生范读,互相点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语速与语调、轻重与缓急两方面来判断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容易在“人生易老天难老”句形成分歧。故意存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3)诵读指导:读出辽远的秋景,读出胜利的喜悦,读出战斗的豪情和自信。
活动4【活动】师生研读诗文
4.研读诗文。
抓住关键句,以点带面进行赏析。
(1)分析上片
①“人生易老天难老”、“天若有情天亦老”作者为什么有“人生易老”和“天难老”的感受?
【明确】作者在此仿用了李贺的“天若有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亦老”的诗句,突出的“天难老”,再用“天难老”与“人生易老”对比。正因为人生短暂,所以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中去,所以感叹“人生易老”。www.21-cn-jy.com
②为什么在毛泽东眼里觉得“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明确】“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21·世纪
教育网
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2)分析下片
①怎样理解“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这两句词?
【明确】
“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此情豪迈异于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
②全文写重阳秋景,抓住“黄花”和“秋风”两个意象,但作者为什么说“胜似春光”?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战争胜利,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的将来充满着希望与信心,即使是面对秋景,自然而然会有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情怀。这也是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的体现。21·cn·jy·com
③你能列举一些“胜似春光”的古诗词来印证这首词吗?
【明确】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因为春风比秋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黄庭坚《登快阁》:“木落千山天远大”,秋天叶落以后山明天远大。
④末句为什么用“万里霜”而不用“万里秋?
【明确】A、押韵;B、既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又含义丰富,再现诗人炼字之精当。不仅写出了秋天开阔的景象。而且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活动5【活动】师生鉴赏意象
5.鉴赏意象。
(1)意象的概念,找出诗中意象:战地黄花、强劲秋风、寥廓江天。
(2)探讨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战地黄花——革命的热情和豪情,分外娇艳;
强劲秋风——更似革命者坚
( http: / / www.21cnjy.com )韧不拔的战斗毅力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实力。毛泽东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更无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革命的热情和无畏;21教育网
寥廓江天——秋色无垠,革命家胸怀也无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祖国山河如此壮美,叫我如何不爱她?!21cnjy.com
(3)领悟意境(比较法:联系诗词中秋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名句,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比较意境的不同。)www-2-1-cnjy-com
灿烂金秋,借赞美壮阔山河抒发出诗人对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江山的无限热爱之情,他置个人荣辱于不顾,一心为国,充满革命乐观主义豪情。整首词词格高远,词风豪迈,有着领袖的豪气。
活动6【活动】师生难点探讨
6.难点探讨。
(1)“人生易老”句似乎有些悲叹年华老去,光阴难在之意,对此作何理解?(学生自由讨论,允许发表不同意见。)2-1-c-n-j-y
(2)初稿时上下阙相反,为何要改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这样?请讨论作答。(学生可能会有多角度理解,尽可能给予鼓励。但要引导其从上下阙的关系上来思考,否则,讨论将偏离轨道。)
活动7【活动】师生小结
7.结语。
人生的秋天,往往来得突兀。我们如果只看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飘零的枯叶,散落的黄花,只品味其悲凉与萧索,那么这样的人生将布满灰色的暗云。只要我们换一种心情,换一种眼光,我们可以让心灵在秋高气爽中荡涤污渍,可以让眼睛在霜染红林中点燃激情;我们以友爱之心迎接大雁的南归,我们以欣喜之心丰收果实的累累。刘禹锡不是说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所以,让我们带着毛泽东的豪情,再一次朗读《采桑子
重阳》。(生朗读)2·1·c·n·j·y
愿同学们都能以乐观豪迈的气概度过生命中每一个秋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