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秋词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1 19:5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秋词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情读文,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2.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
2学情分析
《秋词》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初一上册第二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的一首诗歌,作者刘禹锡。本单元主题是“秋日撷英”。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尚浅,知识水平有限,可能很难把握作者所所写之景(意象)及其所抒发的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这不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教师在这个方面应加以点拨与引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1.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2.领悟蕴含在诗中的人生哲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秋词
(一)导入:(学生们背诵学过的两首诗词《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天净沙
秋思》)同学们:秋天是个意义丰富的季节,对于心中充满忧伤的人而言,秋天是萧条衰败的,是苦味的;而对于心中充满阳光的人而言,秋天是绚丽多彩的,是甜味的。今天,我们再学一首与秋有关的诗,再来品品秋的味道。(板书题目及作者)。21教育网
(二)了解作者作品:(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然后教师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21·cn·jy·com
(三)自主探究:
一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要求学生在诗歌中划出节奏)
二读:结合注释,读明诗意
(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了解诗意
遇有疑难问题可以在组内交换看法)
三读:品析意象,读出情感
(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所写之景物有哪些,思考这些景都带有什么色彩

(四)展示评价
一读:
在学生自读展示2-3遍后的基础上泛读
明确听读要求
指名学生或小组朗读
二读:
学生说说诗歌的字面意思
三读:
指出“意象”,
引导学生体悟作者情感,适时出示本诗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21cnjy.com
(五)达标检测
1.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观点是什么?(摘诗中原话回答)
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色胜春朝。”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
诗歌后两句借景抒情,诗人在诗中借冲天而上的“鹤”,抒发了什么感情?
4.请写出一例“逢秋悲寂寥”的古诗词名句。
板书设计:
秋词(刘禹锡)
对比中颂秋
秋胜春朝
借鹤形感怀
积极昂扬
(设计意图:力求简洁、直观,易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突出板书画龙点睛的作用。
活动2【练习】秋词课后作业
1.
找几首描写秋天的诗,读一读,与本首诗比较一下,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
根据这首诗的感悟,写一篇300字以上的感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