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12 22:1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学习目标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事;结合材料能够正确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客观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
2.了解平型关大捷、《论持久战》、抗日根据地的建立、百团大战对抗日战争的影响。认识到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能够对相关历史现象和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树立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共产党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多为大兵团作战。
敌后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多为游击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相互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 1944.1—1945.8
名词解释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正面战场
中国军队
侵华日军
敌后战场
八路军
新四军
1.平型关大捷背景:①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战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9月
山西西北部的平型关
林彪率领的一一五师
八路军在平型关东侧设伏,配合国军正面战斗,最终歼灭日军1000多人。
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平型关大捷的概况: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战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①时间:
②地点:
③军队:
④过程:
⑤意义:
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体现出国共两党的密切配合。
平型关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②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平型关大捷背景:
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2)目的:日本为打通南北战场,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1)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板垣师团
矶谷师团
徐州是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
2.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
台儿庄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胜利
①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②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①时间:
②地点:
③指挥:
④结果:
⑤意义: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
5月,为避免被日军合围,中国军队放弃徐州。
“因京沪沦陷而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3)台儿庄战役的概况: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在台儿庄最后阵地苦守11天的池峰城不忍全军覆没,请退。
孙连仲也想给军队留点种子,电请李宗仁撤退到运河南岸修整。李宗仁:“坚守阵地,等待援军。违令者军法处置。”
孙连仲对池峰城下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退过运河者,杀无赦!”
第五战区总司令
孙连仲
李宗仁
第二集团军司令
池峰城
31师师长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虽胜利,但是徐州会战失败了,徐州沦陷,日军又将侵略的魔爪指向哪儿?
3.武汉会战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1)背景: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武汉


线


线
武汉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的中心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中心,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援助物资运往内陆的枢纽。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但将大部分机关和全国军事统帅设在武汉。武汉实际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2)时 间:1938年6月 ——10月
(3)原 因:徐州会战之后,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4)战 役:万家岭大捷
(5)特点: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规模 最大
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
相关史事:1938年6月,为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迫使日军放弃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但给河南、皖北、苏北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江西万家岭大捷(1938年10月初)
战术特点
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
薛 岳
(5)结果: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6)武汉会战意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②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1937.7
北平天津沦陷
1937.11上海沦陷
1937.12南京沦陷
1938.10广州
武汉沦陷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4.枣宜会战:
1940年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1940年5月7日,张自忠将军亲率3个团奋战日寇,不幸陷入重围,16日在南瓜店壮烈殉国,年仅49岁。张自忠是第一位抗战殉国的集团军总司令,也是中国抗战牺牲在前线的官阶最高的将领。
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一次长沙战役(1939年9月-1939年10月)
第二次长沙战役(1941年9月-1941年10月)
第三次长沙战役(1941年12月-1942年1月)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6.豫湘桂战役:
(1)背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概况: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
(3)结果: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豫湘桂战役:抗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全国抗战爆发后
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根据地。
牵制和抗击大量日军
敌后战场指挥中枢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①时间:
②发展:
③作用:
④中枢:
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狼牙山五壮士)
敌后总指挥
笔记:P101二
延安:敌后战场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相关史事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他看到斯诺所写的《西行漫记》, 1938年到达中国延安,后率医疗队到前线进行战地救治,因感染败血症病逝。
柯棣华:印度人医生,国际主义战士。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1942年病逝于河北
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①根据地军民开展人民游击战争,先后取得神头岭、响堂铺、黄土岭等伏击战的胜利。
神头岭伏击战
响堂铺伏击战
黄土岭战役
②黄土岭伏击战,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抗战的主战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黄土岭伏击战歼灭日伪军900余人,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日本媒体懊丧地说“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3.百团大战
①时间:1940年下半年
②地点:华北地区
③指挥者:彭德怀(100多个团)
④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铁路 破坏公路 破坏桥梁、隧道
1800多次 2.5万多人 470多千米 1500多千米 260多个
彭德怀在前线
⑤意义: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援朝战争
4.反“扫荡”作战:
日军遭受打击后,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敌后军民转入反“扫荡”作战。
敌后军民,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使日军疲于奔命。其间,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在山西辽县指挥八路军总部突
围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
麻雀战,三五成群,目标小速度快
地道战,形成内外联防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地雷战: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狼牙山五壮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显示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
5.敌后战场战果
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中国国民党抗战形势图
中国共产党抗战形势图
整个中国战场上,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
国统区
日占区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三.全民坚持抗战
1.背景:广州、武汉沦陷后,日本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2.表现
对国民党
对共产党
对占领区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华北沦陷
华中沦陷
华南沦陷
东北沦陷
日军改变侵略策略
1938年,武汉会战以后,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彻底粉碎,日本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持久战泥淖之中,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场爆发,日本战线由亚洲延至美洲。
三.全民坚持抗战
3.亲日派: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3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汪伪政权)顽固派(以蒋介石为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汪精卫叛国投敌
1940年3月
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2)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相持阶段日本面临的窘境
(1)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敌人后方的安全。
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三.全民坚持抗战
叶挺
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
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皖南事变”
4.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国民党顽固派1941年1月,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挽词
国民党顽固派(蒋介石)
三.全民坚持抗战
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进行坚决回击,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并重建新四军军部。
5.共产党的态度: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③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表示今后不再“剿共”。皖南事变的政治解决,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全民族坚持抗战
(1)原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三.全民坚持抗战
形式的多样性
地域的广阔性
人员的广泛性
旅美华侨举行筹款救国大会
全民族抗战
①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②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③工人: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④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⑤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⑥台湾人民:举行反战暴动、开展游击斗争等;回大陆参战。
⑦少数民族:少数民族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抗日斗争。
海外侨胞捐款凭证
工人生产武器弹药
冀中平原回民支队
少数民族抗战
《黄河大合唱》
威震敌胆的马本斋冀中回民支队
20万各族人民修建滇缅公路
抗战生命线




材料:苏联先后给予中国信用借款总计2.5亿美元;为中国提供各类飞机1235架、炸弹215万颗;并派遣3665人参加中国抗战。美国援华的租借物资及劳物总计约为8.46亿美元。
全国各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陈嘉庚率南洋华侨慰问团抵达延安
文艺界
国际帮助
三.全民坚持抗战
影响: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局势变化:
②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四国领衔,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国际
珍珠港事件示意图
太平洋战场示意图
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盟军接连败退
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四国领衔,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⑤意义:
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②在仁安羌战役中,中国远征军解救出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一师,轰动世界。
③5月,中英联军作战失利,第二○○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④1943年10月开始,中国远征军对日军发起反攻,最终取得入缅作战胜利。
①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牵制抗击了侵华日军50%以上,从1943年起开始转入反攻。
3.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战主战场
②1944年至1945年,敌后各根据地普遍发起局部反攻,歼灭日伪军48万余人,收复城市70余座,逐渐将日伪军压缩于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附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战的主战场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4.参加开罗会议: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1943年11-12月
北非开罗
中、美、英三国首脑
《开罗宣言》明确规定:_______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____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人员:
④内容:
1943年,参加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商讨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对日本的惩处等问题
日本
台湾
开罗会议
罗斯福
丘吉尔
蒋介石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罗斯福
中国战场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持续最久的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日本三分之二以上的陆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牢牢捆住日军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
5.中国贡献:
课堂小结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敌后战场的抗战
武汉会战: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黄土岭伏击战等
全民族坚持抗战
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反“扫荡”作战: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部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指挥中枢: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长沙第三次会战:获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重建新四军军部
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正式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发表 《开罗宣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随堂训练
1. 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 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3.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C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