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识记生字词。
学习文中浓墨重彩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理解文中的内容,但是对于文中人物选择的理由缺少深刻的理解。
3重点难点
1、能依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感悟以田立业为代表的领导干部舍已为人的崇高精神,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
3.比较阅读,在老师指导下,联系单元主题,理解“天地之大德曰生”的道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导入课文
教师导入语: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灾情,人们只有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甚至要有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的精神,才能战胜困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抗洪抢险中体现最高价值的文章——《满腔热血已经沸腾》。
活动2【活动】作者简介
周梅森,1956年生,江苏扬州人。1974年从徐州矿务局干部学校附中毕、1980年调任《青春》杂志编辑。1985年成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庄严的毁灭》、《沉沦的土地》、《军歌》,长篇小说《黑坟》、《人间正道》、《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等。其创作追求一种气势磅礴的史诗效果,常常以当代意识投射、观照历史,从而在整体意义上的历史悲剧氛围中,气酣墨饱地写出人的生态和心态。
活动3【活动】研读探讨
1、寻找了解英雄
师:你认为谁是英雄?(学生上台书写)
生:胡早秋、田立业。
师:速读课文思考;你认为周久义、胡早秋、田立业是怎样的人?
师提示:【人物的形象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展现出来。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先用笔勾画出能体现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语句】
学生:(多人)回答
学生明确:
周久义:有责任感、行事鲁莽、做事不考虑后果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跳水自尽。
胡早秋: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但性格暴躁、有时做事不考虑后果。
田立业: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性格较稳重,危急时刻还开玩笑,有生活情趣。或;沉着、机智、果断、舍己为人。
活动4【活动】比较评价英雄
教师:你怎样评价田立业、胡早秋和《最后一片叶子》中贝尔曼的精神境界?
教师:多媒体展示表格
学生:归纳,完成表格
人物
相同点
不同点
胡早秋
都是英雄人物。
都怀有把生的希望给
予别人的崇高精神。
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但性格急躁,甚至暴躁。
田立业
冷静机智,更加反衬出了胡早秋的急躁。危急时刻还开玩笑,有生活情趣。
贝尔曼
贝尔曼平凡朴素,一心救人,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没有去考虑可能面临的失去宝贵生命的危险。田立业则意识到自己将失去生命。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师:回顾《猫的故事》《最后一片叶子》《天鹅的故事》和《《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四篇课文,尝试用上述四篇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
(设计理念:“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用于指导四篇课文的比较阅读,主要是指对一切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植物)的尊重、珍惜、关爱、守护,乃是人世间的大恩德、大功德。此题的设计体现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学生讨论,明确:
《猫的故事》中“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是在“我”被猫的母性所触动的时所感发的。“人世间的大功德、大恩大德就是对创造生命的敬重,对生命的珍惜、爱护、尊重,而且应该普及到一切有生命的人和动物、植物的身上这个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感悟显然也同时包含对前面行为的检讨,所以“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最后,对不顾一切危险的伟大的母爱给予了礼赞。而母爱最感人、最重要、最实质的就是对弱小生命的保护,不顾一切的无私的守护。这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大德在母爱!所以,“我”被触动了,我们读者也被触动了;而无论“我”和读者,这个触动都不仅仅在猫的母性,还应在那个关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片叶子》中休易守护、鼓励重病的乔安西,贝尔曼给予了乔安西生的信念,使她转危为安。
《天鹅的故事》中雄天鹅救护雌天鹅,头鹅带领群鹅破冰取食,猎人救养受伤的天鹅,放下猎枪说:“飞禽走兽和人类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以上这些,都是“天地之大德曰生”。
《满腔热血已经沸腾》的主人公们在不遗漏任何的人员,争取每一个人都获救,发现无端死人时气得失去了理智,并互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活动6【导入】教师小结
小说塑造了田立业、胡早秋等一批党的好干部的形象,表现了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
活动7【导入】课堂练笔
请为你心中的英雄写一则颁奖词.
提示:结合实例突出品质语言简练
教师:(多媒体展示)颁奖辞: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