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猫的故事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9.猫的故事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2 10:15:03

文档简介

9.猫的故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读准读通课文,理解词句含义,体会文章风趣的表达效果。
2.初步理解对“动物”母爱的歌颂。
2学情分析
上课发言情况:本班学生发言比较积极,爱主动举手发言的同学近三分之一了。10余个同学很少发言。但是,本班学生发言情况不够稳定。一是凭学习兴趣,学习兴趣高涨,则发言比较积极,若学习无兴趣,则课堂上一言不发;二是学习知识的难易程度,若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发言积极,若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发言则很少。 主动学习情况:小部分优生态度主动投入爱思考。但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意识比较淡薄,主动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懒散怕钻研。课堂上自主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无从下手。这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不佳,影响全班的集体交流。 朗读感悟水平:整体朗读感悟水平还不错,一是有朗读特别出众的同学,二是朗读时对情感的把握比较到位,三是学生朗读积极性较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字、词、句的音、形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大量文言色彩的词汇运用及比喻的使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猫是一种温顺可爱的小动物,很多家庭都喜欢养猫。人们常说“猫狗算家中一口”,可见猫和我们人类有着深刻的渊源。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实秋的《猫的故事》。
活动2【讲授】认识作者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到台湾。本文选自《梁实秋雅舍全集》。
活动3【活动】课文导读
1、初读课文,并为课文标注段号。
2、在文中圈划、标注字音或字义。
饽饽 值更 梆子 万籁俱寂 如诟如詈 跳踉 窗棂 左道旁门 殚智竭立 姑妄从之 宽假 膺惩 绝尘 跨院 无以复加 缓颊 重典
3、阅读完课文,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我”对猫的感情变化过程的语句和词语,并复叙课文。
本文以时间和事情的发展为顺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逐步展示了猫伟大的母爱,紧紧围绕“我”对猫的态度变化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人文情怀,读来令人感动。 “我”对猫的态度和情感变化过程:
起初,感到“搅得一家不安”;(厌恶)——接着“有些不耐烦”;——终于“按捺不住”;(憎恨)——再接着“看到被吊的奄奄一息的猫”并“为她缓颊” 、“稍予膺惩”;(同情)——过后“准备高枕而眠”,但是“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声响,打了一个冷战”并“决心用重典”;(痛恨)——最后发现了四只小猫瞬时“一腔怒火消去”以至发出赞美之情“天地之大德曰生”。(赞扬)
4、那么这样的一只猫究竟是怎样的一只猫?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文章通过作者对猫的态度变化,以及对猫的伟大母爱的赞扬。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生命属于你只有一次,它是珍贵的,我们应该珍惜它们,并让它们发挥出价值。
5、再读课文,然后互相交流本文在词语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进行说明
(1)词语 执法如山 不稍宽假 为她缓颊 从轻发落 予以开释 稍予膺惩
这些词语都是很庄重的书面、文言词语,并具有法律的味道。把这些词语用在一只猫的身上显得不伦不类。但是,通过这些词语一方面,可以显示出厨师在惩罚猫的过程中的姿态和神情。另一方面,这些词语在适用对象上,语义上出现了错位。使其用语上构成诙谐有趣(大词小用),以此充分显示了作者对于厨师所表现出来的姿态和神情的 调侃。
(2)、“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猫逃跑时的狼狈像,同时也写出了猫逃跑的速度之快。新婚夫妇度蜜月与猫为了逃命而仓皇奔跑,本是完全矛盾的两者,意境完全不同。但作者却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此更显示了文章语言的幽默与诙谐。
6、再读、体会课文的结尾部分在课文结尾部分作者对猫进行了由衷的、高度的赞颂——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以此电明题旨。母爱是这样的感人肺腑,动人情怀。本文虽然写的是动物之情,但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动物的界线,并引发人类对生命的思考。
活动4【作业】作业
1、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查找有关赞美母亲或者生命的文章。
2、读读梁实秋的其它作品。如《雅舍小品》《白猫王子七岁》
3、猫妈妈把她的四个孩子从“我”的书房叼走了,她们会到哪儿呢?她们将如何生活下去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课件18张PPT。猫的故事  梁实秋 (1903—1987),现代( )家、( )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到台湾。本文选自《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散文翻译唐老师寄语1要养成多渠道获取知识的习惯下列词语读准字音:饽饽???? 值更???? 万籁俱寂?
?
嗥 如诟如詈??? 跳踉
???
窗棂 鼎鼐 殚智竭力
?
赫然 缓颊 膺惩

猱升 夤夜???? ???? ??? bōgēnglàiháogòu lìliánglíngnàidānhèjiáyīngnáoyín理解下列句子1、如是者数日。像这样许多天。2、一之已甚/岂可再乎?一次已经很厉害了,怎么可以来第二次呢?3、除了调和(tiáo hé)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左道旁门除了做菜烧饭之外,还了解不少技艺。4、不稍宽假一点不会宽恕。6、天地之大德/曰(yuē)生。天地之间最大的功德是给予生命。5、终于夤夜又复光临寒舍终于深夜又来到我家。唐老师寄语2要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阅读课文的思路:一读作者写了什么二悟作者写作意图三品文章写作特色唐老师寄语3初读——复述故事,梳理情节 结合课文复述故事内容,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尽量保留原文重要词语。再读——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是一只怎样的猫?你是从文中哪一段,哪一句,哪个词读出来的?
把阅读感受批注在课文上,小组合作探究,做好发言准备。 只见猫一溜烟似的稀里哗啦地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蜜月。执法如山细读——体会感情,理解主旨 作者对猫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呢?能否结合课文说说这种变化?
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德)史怀哲
总结:作者是怎样写的?(本文的写作特色)1、表现手法:欲扬先抑
? 2、语言特色:大词小用 生动幽默
文白结合 谐趣横生 猫妈妈把她的四个孩子从“我”的书房叼走了,她们会到哪儿呢?她们将如何生活下去呢……?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阅读梁实秋先生以猫为题材的一组散文:《小花》《白猫王子五岁》《白猫王子六岁》,了解其散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