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1-13 22: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 2025-2026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Cu—64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42 分。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B C D
风力发电 水果电池 燃料燃烧 手机充电
A. A B. B C. C D. D
2.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下列条件的改变 (其
他条件不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 C的物质的量 B.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
C.降低温度 D.保持容积不变,充入 Ne使压强增大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反应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 1mol N2,同时生成 2molNH3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
D. 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
D.反应是否自发,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焓变和熵变
第 1页,共 12页
5.基元反应 的反应过程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基元反应涉及 H-I键断裂和 H-H键形成
B.该基元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C.该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为
D.增大 c(HI),该反应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6.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B.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C.向水中加入固体硫酸铜,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7.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 1molC(石墨)和 1molCO分别在足量 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 CO2,前者放热多
C. C(石墨)+CO2(g)=2CO(g) ΔH=ΔH1-ΔH2
D.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第 2页,共 12页
8.研究表明汽车尾气处理存在反应:N2O(g)+CO(g)=N2(g)+CO2(g),N2O与 CO在 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
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 Fe+不影响该反应的焓变
C. FeO+可以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Fe++N2O→FeO++N2,FeO++CO→Fe++CO2两步反应,前者反应速率慢
9.一定条件下将 和 按物质的量之比 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 。
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变为原来的 0.5倍, 增大为原来的 2倍
第 3页,共 12页
10.目前我国已成功将氢氧燃料电池应用于新能源公交汽车中,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
B.该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极 b移向电极 a
C.该电池总反应为
D.若离子导体选择稀硫酸溶液,则 a极反应方程式为
11.如图为电镀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镀时,待镀铁制品应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通电后,溶液中的 移向阳极
C.镀铜时,理论上阳极和阴极的质量变化相等
D.待镀铁制品增重 0.64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 0.01mol
12.我国科学家设计可同时实现 H2制备和海水淡化的新型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4页,共 12页
A.电极 a是正极
B.电极 b的反应式:N2H4-4e-+4OH-=N2↑+4H2O
C.每生成 1molN2,有 2molNaCl发生迁移
D.离子交换膜 c、d分别是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1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 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2X(g)+Y(g) 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相
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起始时各物质的浓度 /(mol/L) 平衡时物质的浓度 /(mol/L)
实验 温度 /K
c(X) c(Y) c(Z) c(Z)
Ⅰ 400 0.2 0.1 0 0.08
Ⅱ 400 0.4 0.2 0.2 a
Ⅲ 500 0.2 0.1 0 0.025
A.达到化学平衡时,Ⅰ中 X的转化率为 80%
B.化学平衡常数:K(Ⅱ)=K(Ⅰ)
C.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Ⅲ<Ⅰ
D.按Ⅱ中的起始浓度进行实验,反应逆向进行
14.NO2的储存和还原技术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时排放的 NO2,原理如图 1所示。用 H2模拟尾
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如图 2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
B.储存和还原技术也能降低尾气排放的 NO
C. 0~12.5 s内,氢气的消耗速率为
D.反应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和第二步中消耗的 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5
第 5页,共 12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5.如图中,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是 1mol 和 1mol 反应生成 和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
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 的变化是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的变化是
______。请写出 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又知③ ,表达甲醇蒸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3)已知:常温常压下,断裂或形成 1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下表是一些
化学键的键能(单位为 kJ/mol)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H—H 436 H—F 565 F—F 158
则: 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16.某兴趣小组研究重铬酸钾 的性质及制备。
已知: 。
(1)为证明溶液酸碱性对 与 之间相互转化的影响,同学们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第 6页,共 12页
①已知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因此设计 a步骤的意图是______。
②同学们分析:仅按照上图所示实验现象,此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将上述实验最终得到的溶液继续
______(填所需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可达到实验目的。
(2) 在水溶液中易得电子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①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常利用亚铁盐溶液与 溶液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② 作为氧化剂使用时需酸化,解释酸化使其氧化性增强的原因:______。
(3)以铬酸钾 为原料,采用膜电解法可制备 ,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 分别为 或
中的一种 )。
①a为______。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③该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应只允许______(填“阳”或“阴”)离子通过。
④以 为原料制备 时,可以采用膜电解法而不能直接加酸制备的原因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17.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用于去除气流中的二氧化碳或者分离出二氧化碳作为气体产物,其中 CO2催化合成甲
醇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为该反应在无催化剂及有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
第 7页,共 12页
(1)从图可知,有催化剂存在的是过程______(填“Ⅰ”或“Ⅱ”)。
(2)写出图中 CO2催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要提高上述可逆反应中甲醇的平衡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4)已知:1mol液态甲醇完全气化需吸热 37.4kJ,1mol液态水完全气化需吸热 44.0kJ,由 CO2合成 1mol液
态甲醇和 1mol液态水将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kJ热量。
(5)关于 CO2催化合成甲醇的反应,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中所有原子都被用于合成甲醇
b.该反应可用于 CO2的转化,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该反应的ΔH,从而使反应放出更多热量
d.降温分离出液态甲醇和水,将剩余气体重新通入反应器,可以提高 CO2与 H2的利用率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可逆反应:在容积为 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一段时间,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 ,同时生成
B.容器内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则该反应的 __________ (填“大于”或“小
于”)0。
(3)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在 时段,反应速率 为
__________ 。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___。
第 8页,共 12页
(4) 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 以 的平均速率降低,经 又达到平衡。
___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5)将 球分别浸泡在甲、乙两个烧杯中,向甲中加入 晶体,此烧杯中 球的红
棕色变浅,说明平衡 向_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晶体溶于水是_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6)将一定量的 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
(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①b点的操作是__________注射器(填“压缩”或“拉伸”)。
②c点与 a点相比, __________, _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
③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温度 __________ (填“>”、“<”或“=”)。
19.碘酸钾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物,可用作食盐中的加碘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第 9页,共 12页
I.过氧化氢氧化法
资料:碘酸是弱酸
(1)合成步骤中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
(2)合成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当合成温度高于 70℃,碘酸钾产率会降低,请写出可能的两种原因__________。
Ⅱ.氯酸钾氧化法
(4)在稀硝酸介质中,用氯酸钾氧化碘单质,然后用氢氧化钾中和碘酸氢钾[KH(IO3)2],补全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

(5)相对于氯酸钾氧化法,过氧化氢氧化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Ⅲ.电解法
(6)先将一定量的 I2溶于过量的 KOH溶液,发生反应: ,将反.应.后.溶.液.加入
阳极区,制备纯度较高的碘酸钾。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阴极区出口排出__________溶液。
第 10页,共 12页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D
15.【答案】(1)减小不变
(2)
(3)-536kJ/mol
16.【答案】(1)①欲排除放热对该反应的影响
②冷却至室温,加热后的溶液恢复黄色而加入浓硫酸的溶液仍为橙色(颜色变浅)
(2)①
②根据 可知,酸性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 增大;由
可知,酸性条件使 得电子能力更强
(3)①KOH
②2H2O﹣4e﹣=O2↑+4H+
③阳
④膜电解法不会引入其他阴离子,产品纯度高
第 11页,共 12页
17.【答案】(1)II
(2)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
(3)适当降温、加压(或及时移走生成物)
(4)放出;130.4
(5)bd
18.【答案】(1)BD
(2)大于
(3) 0.001 0.36
(4) 大于 改变反应温度为 , 以 0.0020 mol L s的平均速率降低,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为升
温过程
(5) 逆反应 吸热
(6) 压缩 增大 增大 <
19.【答案】(1)粉碎、70℃、催化剂
(2)
(3)双氧水分解、碘单质升华、催化剂活性降低
(4)
(5)产物无污染
(6) I--6e-+6OH-= +3H2O 浓 KOH
第 12页,共 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