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若为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明确课文的批判对象.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整合,把握作者的说理过程。3、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拓展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很有时代意义。消灭王权意识,消灭奴性,在今天的内政外交上都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本文了解作者的思想境界,拓展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21cnjy.com
3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国民王权意识、奴才性格的深刻认识和无情批判。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诙谐调侃的语调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4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封建君王享有无上的权力。作为一国之君,普天之下的土地都属于他一人所有,普天之下的百姓都是他的臣民。所以人人都想做王当皇帝。老师想问问大家,假如你作了君王,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当官好呀,“为王”岂不更妙?我若为王,那么,一进教室,我就大摇大摆坐在龙椅上,你们不能喊“老师好”而应喊——“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注意还要低头哈腰,甚至下跪之后,我说——爱卿平身。当然,老师若为王,对你们恐有大大的好处,我一高兴就给你们封官,封体育委员为大将军,保家卫国……21·cn·jy·com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曾经做过大牢却又怀念监狱的怪老头作的“为王”梦(板书《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大胆的假设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和认识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作者简介
聂绀弩(1903—1986),笔名有耳耶、萧今度等。聂绀弩是杂文大家,现代作家、学者。在杂文、古典小说研究、旧体诗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2·1·c·n·j·y
三、整体感悟:
问:作者采用这种“虚拟幻想式”的方法,假想自已是王,你感觉是为了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这一步可让学生自由发言,一般都能大致把握本文思想,但教师可不做定论)
四、问题探讨
1.课文描绘“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假定又假定”的前三段联想,句式几乎相同,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明确:课文描绘“我若为王”后的种种情景,是为下文正面展开议论和批判作铺垫。作者设想“我若为王”后出现的情形,由妻子、儿女一直联想到自身,把势蓄得很足。但这仅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先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判。这叫欲擒故纵。
“假定又假定”的前三段联想,句式几乎相同,用铺排的方式,层层推进。在表达上,起到强调的作用。
2.下列语句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1)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
明确:上文写到,作者对王权和奴才这一对孪生子表示深深的憎恶和愤慨:“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作者在这里又翻出一层意思,认为奴才比王权更可怕,它是王权思想赖以存在的温床,因而“不留一个奴种在人间”,斩钉截铁地表示铲除一切奴种的强烈愿望。
2.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却也真的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明确:意思说,世界上没有了奴才,“我”终于不能为奴才们的首领,那么,“我”和所有的人都变成“真的人们”了。对这种景象,“我将和全世界的真的人们一同三呼”。
五、由本文的构思进一步理解杂文的艺术:
关于杂文,瞿秋白曾经下过这样的定义: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揭示了杂文的文艺性、社会现实性、和论说性。但,这个概念无法穷尽所有杂文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以记叙为主的杂文,以抒情为主的杂文,还有三者熔于一炉的杂文。但不论哪一种杂文,杂文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形象化的说理。因此,形象化说理是杂文创作的最主要的艺术规律,也是衡量杂文艺术的最主要的标尺。这篇杂文,正体现了杂文说理艺术性的特点。这篇杂文要批判王权观念和奴才意识,并不从正面落笔,而是从反面切入。作者充分发挥想像的作用,设想“我若为王”的种种情形,使读者充分认识到了王权和奴才意识的荒谬和可笑,比之正面着手,更具一种揭露的威力。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