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主” 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地主” 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2 11:23:22

文档简介

“小地主”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小地主》是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生命礼赞》比较探究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叙述“我”救助一只灰喜鹊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这只自己细心照料的小生命的有种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章运用拟人手法,语言风趣幽默,带有一种调侃的趣味。
2学情分析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多读、多思、多品、多谈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结合本课,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拟人化、风趣幽默的语言美,体会文中人与鸟之间的和谐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爱护动物,善待生命,培养爱护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4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主题,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学习课文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及幽默风趣的语言
5教学方法
品读法,合作探究法,激趣导入法。
6教学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及多媒体课件
7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上课问:“同学们听的这首歌讲述的是个什么故事吗?”(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为救丹顶鹤而潜入沼泽地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位年轻的护鹤天使,江苏盐城和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分别修建了纪念馆、纪念碑,宣传徐秀娟的事迹,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情。)
今天,让我们走进周晓枫,看她是如何对待一只不知名的小鸟的。
活动2【活动】了解作者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做过数年儿童文学编辑,现为《十月》杂志副主编。著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斑纹》、《收藏》。作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周晓枫十分注重语言的锻造,热爱修辞,嗜好优美的形容词和新奇的比喻。这些散文为她赢得了第三届冯牧文学奖。
活动3【活动】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章拟人化、风趣幽默的语言美。
3、体会文中人与鸟之间的和谐美,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活动4【练习】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翘起
掰开
吹嘘
雏鸟
一怔
高亢
舆论
歧视
一瞬
挑剔
(2)、词语解释: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喧嚷。
【乖巧】(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
【策略】根据形式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
(3)、
本文选自
《斑纹》
,作者
周晓枫
,当代作家之一,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
(4)、“小地主”——灰喜鹊
活动5【讲授】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文章叙述了“我”对一直离开母亲而走失的雏鸟关爱的经过。按照“偶遇小地主——与小地主交往——与小地主离别”贯穿全文的。
活动6【活动】品读课文
1、通过上述交往,体现了我和“小地主”的什么情感?(结合有关体现情感的词句回答)
2、细读课文,体会文章拟人手法的运用和语言的幽默。
例如:它歪着脑袋,嘴巴向上翘成45度角——我看不出恐惧和紧张,它的表情就像在示威。可以肯定,这是一只雏鸟,因为它的神情太天真了,有种孩子式的任性。我初见到它时,它正朴腾着翅膀,累得气喘吁吁,却收效甚微地停在大树底下。我不知道它是急于成长,趁父母不在就翻窗跳出家门,还是太过淘气,总在试飞练习中逃课才造成今天的危险局面。我弯腰拣起它,它用小翅膀用力拍打着我的手,并发出带着感叹号的抗议。我教育它说:“别动,有猫。”
这段话把小鸟写得十分可爱,作者抓住小鸟的特点,并用拟人手法来展示这种特点。隐含着作者对这只小鸟的特别的感情。这样写构成了文章诙谐幽默的趣味。
活动7【活动】比较探究
快速浏览《猫的故事》《天鹅的故事》《“小地主”》,比较下面三个场面,说说它们给你留下生动印象的原因。
1、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的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妇的汽车之离教堂去度密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猫的故事》)
2、很快整一群天鹅,大约有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弟兄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天鹅的故事》)
3、不仅父母,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也来了。小地主一看家里来了人,马上趾高气扬,一声又一声地叫起来,也许是告我的状;反正听了它的一番陈述,灰喜鹊们纷纷声色俱厉地指责起来。(《“小地主”》)
三个场面,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栩栩如生的描写中,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想象,让人们尽情享受三种动物带来的愉悦感觉。
三个场面又各有侧重,第一个场面侧重于动作描写,表现了猫仓皇逃命的窘相。第二个场面侧重于语言描写,通过渲染天鹅的叫声表现他们劳动时的那种快乐、兴奋。第三个场面侧重于神态描写,通过描写“小地主”趾高气扬的神情,来表现他见到亲人后底气十足的神态。
活动8【活动】拓展延伸
1、“我”对“小地主”十分关爱,
“小地主”为什么最终要离开我?
(1)“小地主”想回家与亲人团聚。
(2)人类对动物曾经的伤害,使“小地主”不再信任人类。
2、在当今社会中,还有许多人虐待捕杀动物,为了使人类与动物更好的和谐相处,
让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爱护动物吧!
请同学们拿起笔写出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的广
告吧!
(要求新颖,简练,琅琅上口)
如: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
活动9【讲授】总结本课
课文通过叙述“我”救助一只灰喜鹊的经过,表达作者对这只自己悉心照料的小生命的由衷喜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10【作业】作业布置
观看一期《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感受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