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3、东北三省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重要性和工业的分布。
教学难点
东北三省工农业发展的条件。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东北的图片引入东北三省的学习。你知道我国东北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农业发展如何?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部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马蹄。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鸭绿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板书)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及P15图6.12说明东北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以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山脉排列呈马蹄形。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
(板书)3、河流众多
请学生指图课本P14图6.11说明东北的主要河流,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罗斯。
通过读图,让学生对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加深印象。
(板书)4、气候冷湿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小组合作完成后,请学生指图讲解,教师进行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
1、读图(课本P15图6.13)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纬度高。图中一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地形。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距离海洋远近。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1000毫米,为什么降水多?靠近海洋。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读图(课本P16图6.14)比较东北三省内的气候差异。
(1)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2)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结: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年平均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北三省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内部差异。正由于东北的冬季漫长、降雪多,所以东北的民居形成了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板书)5、肥沃的“黑土地”
承转:由于东北三省的这种自然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旱地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平原开发历程。(在书中找到标注)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分析出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小结: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能从超市中看到大量产自东北的农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这里优越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里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一地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地位:
2、工业:
(1)优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铁石油等,交通、人口稠密等。
(2)部门: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部门。
(3)工业发展
学生活动:
东北三省的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课堂套路:
小组讨论。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意义。
找出大连等综合性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分析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图。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2、认识东北三省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在地形图上识别并找到东北三省主要的平原和山地,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根据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
4、根据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根据东北三省主要城市的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特点。
德育目标:
理解东北三省工农业发展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国家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教学难点
自然条件对工农业发展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导入】展示图片
学生活动:欣赏东北地区图片;展示东北地区图片
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美丽而又富饶的地区——东北三省。首先让我们向东北出发,确定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影像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图分析】(地形特点)
读课本14页图6.11,在图中圈出主要地形区、山脉、河流名称。说一说你圈出的地形,培养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总结:
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 平原为主,布局上可谓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我们用“白山黑水”来表示东北地区,白山、黑水指的是什么?(长白山、黑龙江)“林海雪原”同样是对东北地区的描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东北三省的气候有何特点。
形成对东北三省地形的整体认识。
【读图-气候特点】
(1)气温:漠河年均温﹣5℃,哈尔滨年均温3℃,沈阳年均温7℃。说明东北气温低(高或低)。
(2)降水:大部分地 区年降水量在 400-800mm 之间。降水较少。
(3)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综上所述,用两个字总结东北三省气候特点是:冷湿。
造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冷:纬度高,紧邻亚洲冬季风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
由于气候冷湿,这一地区尤其是北部平原地区多沼泽湿地。
【图片资料——北大荒】
图片展示北大荒景观,介绍黑土地,介绍开荒运动,成为北大仓。如今,“北大荒”从一片荒原变成了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 的粮食生产基地“北大仓”。
盛产的农作物有哪些?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分别有什么?
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地广人稀、农业科技水平高。
不利条件: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春秋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分析自然环境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东北农业发展在全国中占据重要位置,那么它的工业呢?
东北三省是我国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图片资料 ——重工业】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讨论】
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自主学习】
P21活动1、2 资源分布和交通布局对东北工业部门及其分布的影响。
【拓展】
为什么要振兴东北工业?如何振兴东北工业?
【总结】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北大仓-农业发展
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基础目标)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升目标)
3.掌握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概况、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提升目标)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基础目标)
2.能够运用种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提升目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基础目标)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通过对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分析,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分析农业发展的方法,在东北地区可以作为一种迁移。但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则是在中国地理部分首次接触到,但在世界地理部分学过印度、日本等国的工业分布,所以可以进行迁移学习。重要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读地图来分析自然环境特征,然后据此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并结合人文特点东北形成了商品粮基地,这种逻辑关系要搞清。除读图法外,学生还应该主要用讨论法、分析比较等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读图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等景观图片,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
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布来分析)
(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5.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课本16页的活动,进一步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6.教师巡视,释疑。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学生自读课本17页的内容,了解标题中的“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含义。
2.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教师补充,共同总结。
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3.了解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以及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4.拓展:东北三省除了分布有广阔的平原,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可展示图片,介绍东北的林区及林产品。)
5.学生自读课本18页内容,了解东北的湿地、生态危机及国家的相关保护措施。
6.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18页至19页的活动,再次明确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师生共同总结其形成条件。
(承转)了解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下面就来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学生自读课本19页材料,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等,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教师提问:从阅读材料和图片等资料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产品都重工业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3.学生自读课本20页内容,并读图6.20及“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4.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主要的煤炭产地:鸡西、鹤岗、沈阳、抚顺等;主要的铁矿:鞍山、本溪;主要的石油产地:大庆、辽河。)
5.结合图6.20和图6.21,师引导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特点:靠近矿产资源产地、水源、铁路线。从而引申出东北三省奋战工业的有利条件。
6.学生分组完成课本21页至22页的活动,推选代表回答,教师评析,师生共同小结。
7.教师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措施。(可挑选学生陈述,教师点评)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 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 D.降水集中于秋季
2.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稀少 D.雨热同期
3.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
A. 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4 . 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二、填空题
1.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东部为_________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_________。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_________。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_________。
3. 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_________江和_________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_________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_________。(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D 3.B 4.A
填空题
1.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山地、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
3.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
4.冷湿
5.黑土地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习题
一、填空题
1、东北三省地处 ,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2、东北三省主要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 ,经济作物有 、 。
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矿产有 、 、 。 金属矿产有 、 。
4、东北平原是我国____________最高、提供的__________的粮食生产基地。
5.北方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内蒙古 B.黑龙江
C.吉林 D.辽宁
2.对应图中山脉、平原字母标注错误的是( )
A.大兴安岭 B.小兴安岭
C.东北平原 D.昆仑山
3.下面对于东北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二熟
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
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4.下列不属于东北工业特色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B.发展历史悠久 ,技术力量雄厚
C.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D.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甜菜
煤、石油、天然气、铁、锰
机械化程度最高、商品粮最多
辽中南工业基地
二、选择题
1.A 2.C 3.D 4.B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
A.气候冷湿 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 D.降水集中于秋季
2.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人口稀少 D .雨热同期
3.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 )
A. 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4 .下列不属于东北三省形成产业是( )
A.钢铁、机械 B.石油、化工 C.煤炭、电力 D.轻纺、电子
二、填空题
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影响容易发生 。
(2)有利条件;地势 ,土壤 ,适宜大规模的 耕作;气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盛产 、 、 、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二、填空题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气候 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 高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一年一熟 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寒潮 影响容易发生 低温冻害 。
(2)有利条件:地势 平坦 ,土壤 肥沃 ,适宜大规模的 机械化 耕作;气候 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盛产 小麦 、 玉米 、 大豆 、 水稻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课件35张PPT。 第二节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白山—长白 山黑水—黑龙江40°N 50°N 130°E 120°E 经度:
120°E—135°E
纬度:
39°N—53°N
向东北出发东北地区轮廓图40°N 50°N 130°E 120°E 1、位置和范围
(1)位置:
(2)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黑 龙 江吉 林辽 宁自主学习 2、地形
(1)在图上找出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平原,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2)讨论东北地区的地形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多,土壤肥沃,便于实现机械化操作 。松 嫩 平 原三江 平 原辽河 平 原小兴安岭长 白 山 脉合作探究中俄两国的界河辽
河
平
原松嫩平原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中朝两国界河山环水绕我们会遇到哪些山脉、地形区、河流呢 ?
沃野千里
冷:纬度高,紧邻亚洲冬季风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走进东北分析: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影响:雪期由北向南:
始期越来越晚
终期越来越早
雪期越来越短民居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2)讨论东北地区的气候在发展农业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原因是: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
响,易发生低温冻害。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北大荒黑土地 但是这片荒原有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肥沃的黑土地,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北大荒“北大仓”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大荒成为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北大仓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机械化耕作此图说明了东北平原________。地广人稀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分别有什么?讨论不利条件:
气温低,农作物一年一熟。
春秋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有利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雨热同期、
地广人稀、
农业科技水平高现在东北平原面临着什么样的自然问题?
湿地面积锐减
生态环境恶化接下来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与建设东北地区呢?北大仓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
土壤水分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
的沿海地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洪、调节
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白桦树紫椴树红 松落叶松 4、丰富的自然资源
(1)丰富的森林资源
东北三省生长着耐寒的红松、落叶松等针叶树及白桦、紫椴等落叶阔叶树,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大 庆辽河鹤 岗鸡 西阜 新抚 顺本 溪鞍 山在图上找出大庆、盘锦、阜新、抚顺、鸡西、鹤岗、鞍山、本溪等重要矿产地,对应填入下表。大庆 辽河阜新 抚顺 鸡西 鹤岗鞍山 本溪(2)丰富的矿产资源合作交流5、交通
(1)讨论分析东北三省交通的特点。
(2)讨论东北地区的交通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东北三省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网络完善,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海陆交通便利,便于农用生产资料的运入和农产品的运出。合作探究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______________基地,
是“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重工业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1、原因:
根据下面的资料,议一议为什么说东北三省是“中国工业的摇篮”。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轧钢厂,被称为“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长春下线;
1958年,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货轮“跃进”号在大连建成下水;
1958年,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在大连研制成功。2、东北三省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根据下面的资料,简要概括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原因并加以补充。
(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东北三省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 运输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东北三省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4)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和东北三省。例如,鞍钢是新中国成立时规模最大的企业。 (5)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好)东北三省矿产资源______、______,
特别是___、___、_____等丰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种类多储量大煤石油铁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合作探究东北三省为全国工业做出了哪些贡献?东北三省为全国工业提供了
丰富的原料和各种机械设备。板书设计东北的振兴位置和范围中国工业的摇篮优越的地理条件地 形气 候交 通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原 因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形成的五种类型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对全国工业的贡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课件19张PPT。第二节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人参貂皮鹿茸东北三宝吉林雾凇林海雪原1.东北三省指黑、吉、辽三省2.地形特点山水环绕
沃野千里 一、东北的自然环境冷湿二、东北的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
气候为什么湿润?说说东北最突出的气候特征?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
气温低蒸发量少,气候湿润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长冬严寒,由于气温低,蒸发量较少而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境。冷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1.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天寒冷,可以冻死害虫,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3.东北积雪厚,积雪时间长,农作物生长期短,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4.东北的积雪厚,能给土壤带来丰富的水分,粮食才能丰收。
5.东北夏季比较温暖,照样能种水稻,东北产的大米特别好吃。思考东北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3、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
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5、发达的水陆交通,便于产品运输
··············三、东北地区发展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的条件资源条件:在东北地区除了有许多森林资源之外,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煤:辽宁的抚顺、本溪、,黑龙江的鸡西、鹤岗铁:辽宁的鞍山、本溪石油:黑龙江大庆油田、吉林松原油田、辽宁辽河油田小结: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进行,这叫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效果。交通条件:本区有稠密的铁路网,便利的内河航运和海运。工业基础:这里工业基础雄厚,曾是全国最大得重工业基地。(2)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人才,发展科技产业(信息、生物技术)(3)充分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深入开发工业新新产品(4)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有特色的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比较存在问题:
1、资源枯竭
2、设备老化
3、产业结构单一温馨提示考点:
1.我国最典型的雾凇是 。
2.东北平原由哪些小平原组成 、 、
。
3.“东三省”是指 、 、 。
4.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
5.三江平原由 、 、 河流冲积而形成
6.东北地形图。吉林雾凇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平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东北风光雾凇滑雪三江平原湿地课件22张PPT。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白山—长白 山黑水—黑龙江 林 海雪 原 北 大 仓黑龙江吉 林辽 宁东北三省地形以_____和_____为主。俄 罗 斯朝 鲜山地平原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
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
冬季降雪较多原因是:纬度较高,紧
邻冬季风源地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影响:雪期由北向南:
始期越来越晚
终期越来越早
雪期越来越短民居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ABCD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东北平原是我国____________最高、
提供的__________的粮食生产基地。机械化程度商品粮最多机械化耕作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北大荒北大仓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________。三江平原湿地的功能_______ 、______
________、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__沼泽湿地。此图说明了东北平原________。地广人稀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②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
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③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___________基地,
是“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重工业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
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探究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靠近大庆
油田。以重工业为主探究附近有煤炭,
靠近小兴安岭。铁、铅锌、菱
镁等矿产丰富。谢谢观看!课件49张PPT。第二节 “白山黑水”
-----东北三省第六章 北方地区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东北地区轮廓图40°N 50°N 130°E 120°E 自主学习1、东北三省是指哪三省?2、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3、在图中找出主要的山脉、河流、平原.
中朝界河是 ;
中俄界河是 。
4、东北三省的地形有什么特点?5、如何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40°N 50°N 130°E 120°E 经度:
120°E—135°E
纬度:
39°N—53°N
向东北出发活动:认识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地形中俄两国的界河辽
河
平
原松嫩平原松花江嫩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中朝两国界河山环水绕我们会遇到哪些山脉、地形区、河流呢 ?
沃野千里活动:认识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 阅读教材P15图6.13,思考
1从沈阳到漠河, 年平均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2从沈阳到漠河, 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多少?
3概括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4思考造成这种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活动:认识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气候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冷:纬度高,紧邻亚洲冬季风风源地。
湿:气温低,蒸发量小,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走进东北分析: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是什么?由北到南雪期
始期越来越晚,终期越来越早,雪期越来越短。
活动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1.阅读图6.14,计算漠河、齐齐哈尔和沈阳的雪期,看看三地的雪期由北到南的变化规律。活动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2.阅读图6.14,找出延吉、长春和漠河的积雪厚度,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提示: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2)地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雪多。
纬度位置:纬度高的地方,雪期长,降雪多。
距海远近:距海近的地方降雪多。活动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当地冬季漫长严寒,降雪多,距冬季风的源地近,民居墙厚、窗小利于保温、防风,民居房顶坡度大,有利于清扫积雪“北大荒”到“北大仓”1、在气候的影响下,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 2、东北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一熟,原因是什么? 3、东北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4、东北之前为什么被称为“北大荒”?自主学习5、东北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 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治理?“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北大荒北大荒黑土地 但是这片荒原有一项非常宝贵的资源---肥沃的黑土地,这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北大仓”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大荒成为年产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原因是: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
响,易发生低温冻害。活动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1.走访你所在的超市或粮油商店,调查粮油日用品在哪些产自东北三省。活动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2.阅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店粮在我国的地位。说明了东北平原地广人稀。人口少,粮食的本地消费少,可以为全国提供更多的商品粮。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活动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3.阅读图6.19,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地广人稀、农业科技水平高。现在东北平原面临着什么样的自然问题?湿地面积锐减
生态环境恶化接下来我们又该怎样保护与建设东北地区呢? 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
土壤水分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
的沿海地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洪、调节
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
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________。三江平原湿地的功能_______ 、______
________、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蓄洪防旱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__沼泽湿地。
如三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治理:建立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阅读教材文本,图6.20 自学完成以下内容1、东北为什么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2、东北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是什么?3、依次找出大连、沈阳、鞍山、长春、哈尔滨
大庆等城市工业部门,归纳东北工业结构特点。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
__________基地,“_______________”。第一个重工业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白桦树紫椴树红 松落叶松
东北三省生长着耐寒的红松、落叶松等针叶树及白桦、紫椴等落叶阔叶树,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1.森林资源丰富大 庆辽河鹤 岗鸡 西阜 新抚 顺本 溪鞍 山在图上找出大庆、盘锦、阜新、抚顺、鸡西、鹤岗、鞍山、本溪等重要矿产地,对应填入下表。大庆 辽河阜新 抚顺 鸡西 鹤岗鞍山 本溪2.丰富的矿产资源合作交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______、______,
特别是___、___、_____等丰富,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为主导,包括____ 、____ ____ 、 ____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种类多储量大煤石油铁钢铁机械石油化学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煤炭电力建材森林3、工业中心
沈阳— ;
大连— ; 鞍山— ;
抚顺— ;
长春— ;大庆— ; 伊春— 。
4、重工业的分布特点:
机械工业造船工业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木材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大 庆盘 锦鹤 岗鸡 西阜 新抚 顺本 溪鞍 山东北三省的重工业基地五种类型。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活动…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 完成教材P21、P22活动1、2、3、1.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阅读图6.21,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都位于哈大线上,铁路网稠密,陆上交通便利。
大连是北方重要的海港,海上交通便利。活动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1和6.20,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活动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铁路沿矿产地修建;
甲、乙两地都位于边境,铁路线通过这里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甲地靠近金矿产地,乙地靠近俄罗斯的铁矿产地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6.22,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活动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大庆:以石油工业为主
原因:靠近大庆油田伊春:以木材和钢铁工业为主,原因:附近有煤炭,且靠近小兴安岭鞍山:以钢铁、机械、非金属加工为主
原因:铁、铅锌、菱、镁等矿产资源丰富3.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阅读图6.22,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照图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活动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以重工业为主合作探究东北三省为全国工业做出了哪些贡献?东北三省为全国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各种机械设备。交流探究 20世纪90年代,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怎样的困境?
为此,国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困境: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
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针对个别地区进行具体分析,改善该地区因发展重工业而产生的环境污染,依托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发展一些新兴工业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成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根据下面的资料,简要概括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原因并加以补充。
(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东北三省铁路、公路、管道、水路、航空等构成了四通八达 运输网,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东北三省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力量雄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4)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工业集中在沿海和东北三省。例如,鞍钢是新中国成立时规模最大的企业。 (5)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好)东北的振兴位置和范围中国工业的摇篮优越的地理条件地 形气 候交 通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原 因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形成的五种类型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对全国工业的贡献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知识要点:当堂反馈一、填空
1、东北三省地处 带,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
2、东北三省主要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 ,
经济作物有 、 。
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能源矿产有 、 、 。
金属矿产有 、 。
4、东北平原是我国____________最高、提供的__________
的粮食生产基地。温温带季风玉 米小 麦水 稻大 豆甜 菜煤石 油天然气
铁锰机械化程度商品粮最多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基地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地
九大基地: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糖料作物
甘蔗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
甜菜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出口商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措施:
1.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巩固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富裕美好新农村;
2.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积极发展海洋经济;
3.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依托科技和人才资源,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4.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5.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形成比较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多元清洁的能源体系;
6.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江河流域等重点生态区保护与治理,强化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7.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包括棚户区改造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8.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国有林区和农垦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