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有理数的乘法(2)(课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4.1有理数的乘法(2)(课件+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9-22 07:54:5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1.4.1有理数的乘法(2)
教学目标:
1.掌握多个有理数连续相乘的运算方法.
2.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
3.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重点:
了解多个有理数连续相乘的运算方法以及乘法运算律的内容,运用运算律进行乘法运算.
难点:
运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问题1:有理数乘法法则:
答案: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问题2:填空:
2×(-3)=______
(-6) ×(-4)=______
24×(-5)=______
答案:-6;24;-120
问题引入:想一想:2×(-3)×(-4)×(-5)该如何计算呢?
二、探究1
问题1:观察下面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3)×(-4)×(-5)
答案:依次为正数;负数;负数;正数
追问: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例:计算

解:
追问: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各个乘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
练习1:
1.若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那么这五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是( )
A.1 B.3 C.5 D.1或3或5
答案:D
2.计算:

解:
三、探究2
问题2: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
归纳: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
练习2:
判断下列各式乘积的符号:
①(-3)×(-4)×(+5.5);
②4×(-2)×(-3.1)×(-7);
③(-201)×0×7×(-2);
④(-3.7)×(-6)×10×(-5.3)×(-1),
其中积为正数的有________,
积为负数的有____________,
积为0的是_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答案:①④;②;③
四、探究3
问题3:计算:
5×(-6) (-6)×5
(-4)×(-3) (-3)×(-4)
(-2)×7 7×(-2)
追问:两次所得的积相同吗?
答案:相等
归纳: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ab=ba
强调:a×b也可以写成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可以写为“·”或省略.
问题4:计算:[3×(-4)]×(-5) 3×[(-4)×(-5)]
解:[3×(-4)]×(-5) 3×[(-4)×(-5)]
=(-12)×(-5) =3×20
=60 =60
追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归纳: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ab)c=a(bc)
问题5:计算:5×[3+(-7)] 5×3+5×(-7)
解:5×[3+(-7)] 5×3+5×(-7)
=5×(-4) =15+(-35)
=-20 =-20
追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归纳: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a(b+c)=ab+ac
练习3:
1.运用运算律填空:
(1)[(-4)×5]×(-)=(-4)×[ ____ ×( ________ )];
(2)(-0.25)×21×(-8)×(-)=[(-0.25)×( ____ )]×[ ____ ×(-)].
答案:5,-;-8,21
2.观察下面的计算过程:
(-+)×3×5=(-+)×15=5-3+6=8
在上面的计算过程中运用的运算律是( )
A.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 B.乘法交换律及分配律
C.加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D.乘法结合律及分配律
答案:D
五、应用提高
例: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法1: 解法2:
练习3: 计算:
解:
六、体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律?
2.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哪些情况下考虑使用乘法运算律呢?
七、达标测评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9)×5×(-4)×0=9×5×4=180
B.-5×(-4)×(-2)×(-2)=5×4×2×2=80
C.(-12)×(--1)=-8-3-1=-12
D.-2×5-2×(-1)-(-2)×2=-2×(5+1-2)=-8
答案:B
2.用简便方法计算:(-23)×25-6×25+18×25+25,逆用分配律正确的是( )
A.25×(-23-6+18)  B.25×(-23-6+18+1)
C.-25×(23+6+18) D.-25×(23+6-18+1)
答案:B
3. 计算13×,最简便的方法是( )
A.(13+)× B.(14-)×
C.(10+3)× D.(16-2)×
答案:D
4. 在等式4×□-2×□=30的两个方格中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是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5
5.计算:
(1) (-4)×(-72)×(-0.25)×(-);
(2)(--+1)×(-36);
(3) 999×(-5).
解:(1) (-4)×(-72)×(-0.25)×(-)
=[(-4)×(-0.25)]×[(-72)×(-)]
=1×2
=2
(2)(--+1)×(-36)
=(-)×(-36)-×(-36)+1×(-36)
=21+30-36
=15
八、布置作业
教材38页习题1.4第7(1)(2)(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资料·第5页(共6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4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4.1有理数的乘法(2)
学校:________
教师:________
知识回顾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3)=______
2.填空:
-6
(-6) ×(-4)=______
24
24×(-5)=______
-120
想一想:2×(-3)×(-4)×(-5)该如何计算呢?
探究1
观察下面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2×3×(-4)×(-5)
2×(-3)×(-4)×(-5)
(-2)×(-3)×(-4)×(-5)
积是正数
积是负数
积是负数
积是正数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
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负因数个数
1个
2个
3个
4个
探究1
例:计算
解:
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先确定积的符号
再把各个乘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
练习1
2.计算:
1.若五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那么这五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是( )
A.1 B.3 C.5 D.1或3或5
D
解:
探究2
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如果能,请说明理由.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练习2
判断下列各式乘积的符号:
①(-3)×(-4)×(+5.5);
②4×(-2)×(-3.1)×(-7);
③(-201)×0×7×(-2);
④(-3.7)×(-6)×10×(-5.3)×(-1),
其中积为正数的有________,
积为负数的有____________,
积为0的是_______________.(只填写序号)
①④


探究3
计算:
  5 ×(-6) (-6)× 5
(-4)×(-3) (-3)×(-4)
两次所得的积相同吗?



(-2)× 7 7 ×(-2)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ab=ba
a×b也可以写成a·b或ab
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可以写为“·”或省略.
探究3
计算:
[3×(-4)]×(-5) 3×[(-4)×(-5)]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乘法结合律:(ab)c=a(bc)
解:
[3×(-4)]×(-5)
=(-12 )×(-5)
=60
3×[(-4)×(-5)]
=3×20
=60
探究3
计算:
5×[3+(-7)] 5×3+5×(-7)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分配律:a(b+c)= ab+ac
解:
5×[3+(-7)]
=5×(-4)
=-20
5×3+5×(-7)
=15+(-35)
=-20
练习3
5
-8
21
练习3
D
应用提高
解法1:
例: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法2:
练习3
解:
计算:
练习3
解:
计算: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律?
2.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哪些情况下考虑使用乘法运算律呢?
体验收获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9)×5×(-4)×0=9×5×4=180
B.-5×(-4)×(-2)×(-2)=5×4×2×2=80
C.(-12)×( - -1)=-8-3-1=-12
D.-2×5-2×(-1)-(-2)×2=-2×(5+1-2)=-8
B
达标测评
达标测评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3)×25-6×25+18×25+25,
逆用分配律正确的是( )
A.25×(-23-6+18) 
B.25×(-23-6+18+1)
C.-25×(23+6+18)
D.-25×(23+6-18+1)
B
达标测评
D
4. 在等式4×□-2×□=30的两个方格中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且等式成立,则第一个方格内的数是________.
5
达标测评
解:
达标测评
解:
达标测评
解:
布置作业
教材38页习题1.4第7(1)(2)(3)题.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4.1有理数的乘法(2)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大于-3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积是( )
A.240 B.-240 C.0 D.-3600
2.4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负号,则这4个有理数中,负数有( )
A.1个或3个 B.1个或2个 C.2个或4个 D.3个或4个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数之积为正,这两数同为正;
B.两数之积为负,这两数为异号
C.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三数相乘,积为负,这三个数都是负数
4.计算9×(-4)×=9×=9×(-1)=-9,这个运算应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加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D.分配律
5.计算,运用哪种运算律可避免通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分配律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6.如果abcd<0,a+b=0,cd>0,那么这四个数中负因数的个数至少有 个.
7.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的积是9,那么这四个整数的和等于 .
8.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10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___根.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9.用“=”或“≠”填空:-12×(-)______-4-3.
10.计算(-2.5)×0.37×1.25×(-4)×(-8)= .
三、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1.计算:
(1)(+9)×(-10)×(-)×0×(+9)×(-5.75);
(2)(-0.12)××(-200)×(-);
(3)(+-)×(-36).
12.已知x、y为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运算“※”,满足x※y=3y﹣6x+2.
(1)求2※3的值;
(2)求1※(﹣2)的值;
(3)化简a※(2a+3).
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析】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即可判断. 故选B.
4.C
【解析】本题将后两个数先乘,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选C.
5.D
【解析】由题意得,运用分配律可避免通分,故选D.
6.1个
【解析】根据a+b=0,cd>0,推出c ( http: / / www.21cnjy.com )d同号,a b异号,分为两种情况①a>0,b<0,c<0,d<0,②a>0,b<0,c>0,d>0,判断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bcd<0,a+b=0,cd>0,
∴c d同号,a b异号,
∴①a>0,b<0,c<0,d<0,
∴负因数得个数是3个,
②a>0,b<0,c>0,d>0,
∴负因数得个数是1个.
7.0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出这四个数的值,继而可以确定这四个数的和.
解:由题意得:这四个数小于等于9,且互不相等.
再由乘积为9可得,四个数中必有3和-3,
∴四个数为:1,-1,3,-3,和为0.
8.62
【解析】本题是有关于图形的变化的问题.分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出图中搭1条,2条,3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可以发现:搭多少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等于6与多少的乘积加2.如搭3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为20=6×3+2.按照这个规律即可求出搭10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21cnjy.com
分别数出图中搭1条,l条,3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
搭1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为8=6×1+2;
搭2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为14=6×2+2;
搭3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为20=6×3+2;
可以发现,搭多少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等于6与多少的乘积加2.
所以,搭10条“金鱼”需用的火柴根数为6×10+2=62.
9.≠
【解析】-12×(-)=-1,而-4-3=-7,所以答案为:≠.
10.-37
【解析】原式=[(-2.5)×(-4)]×[1.25×(-8)]×0.37=10×(-10)×0.37=-37.
11. (1)0;(2)-;(3)-1.
【解析】本题属于多个有理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乘,第(1)题是几个有理数相乘,但有一个因数为0,则它们的积为0.第(2)(3)题是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应先决定积的符号,它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第(3)小题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较简便,也可先算括号内的,但比较麻烦!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