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第八课
大国争霸一、导入课文
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无力号令天下,与诸侯国之间的血缘关系也日益疏远,分封制难以为继,各诸侯国为谋取霸权而频频交战。在这样一幅充满铁血的历史画面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刻的社会原因?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这个问题。二、讲读课文:
(一)春秋五霸
1、背景:东周时期大体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东周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天子逐渐丧失了号令天下的政治权威。
为争夺地盘,取得号令诸侯的霸权,诸侯国之间多次发生激战。2、重要战役:
齐鲁 长勺之战 (成语:一鼓作气)
晋楚 城濮之战
秦晋 崤之战 (成语:退避三舍)
3.结果:
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史称“春秋五霸”最先称霸:齐桓公
他任用贤能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霸主确立。吴王夫差矛、越王勾践的剑1.背景:在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140多个,但经过近300多年的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时期只有七个大国。
二、“战国七雄”秦、齐、
楚、韩、
赵、魏、
燕“战国七雄”三家分晋
公元前5世纪末,晋国的大夫魏斯、赵籍、韩虔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赵魏韩战国形势图2、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春秋时期 诸侯霸主表面上还维持着对周天子的臣属关系,只有少数南方诸侯称王。
战国时期,诸侯完全无视周王室的存在,纷纷称王力图一统天下。战争规模更大,也更为残酷。
3、重大战役:
齐魏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秦赵 长平之战
4、公元前3世纪中叶,秦国成为七国中势力最强的大国。
博闻:比较周朝:依据亲疏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各诸侯国国君分别封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等春秋:诸侯霸主表面上维持对周天子的臣属关系。战国:诸侯与天子平起平坐。秦、韩、赵、燕、中山和宋的国君先后称王。周朝:依据亲疏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各诸侯国国君分别封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五等开卷有益: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学而时习
1、 填空
“战国七雄”( )( )( )( )
( )( )( )
2、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于哪一制度的衰落(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秦齐楚韩赵魏燕C3、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 A、燕楚齐秦B、燕齐秦楚C、齐秦楚燕D、楚燕齐秦2134B 4、“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 )
A、吴越争霸时期
B、晋楚争霸时期
C、齐楚争霸时期
D、吴齐争霸时期
5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为诸侯 ,史称“三家分晋”,你知道这“三家”是哪三家吗?( )
A、齐楚韩 B、赵魏燕
C、韩赵魏 D、齐赵魏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