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2 10:0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 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了什么?(1)中国人们有能力和勇气打败任何外来侵略者(2)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党都在为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 贡献。试一试分析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
的意义有何相同之处?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国民党正面战场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形式:大会战共产党敌后战场
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形式:敌后游击战典型:台儿庄战役典型:百团大战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 ),占领我国东北地区。面对日寇的侵略,全国人民掀起了( )。1936年,( )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 ),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挽救民族危亡,1937年8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国民党在( )战场作战,取得了( )战役的胜利;共产党在( )战场抗战,取得了( )的胜利。国共两党联手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忆一忆正面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台儿庄敌后百团大战主题一 艰苦的岁月
主题二 黎明的曙光
主题三 胜利的狂欢艰苦的岁月 ——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抗日根据地为什么会出现困难局面?
2、这种困难局面的表现是怎样的?
3、共产党采取哪些措施来度过这段艰苦的岁月?
1、抗日根据地为什么会出现困难局面?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严重的自然灾害等2、这种困难局面的表现是怎样的? 根据地面积缩小;

抗日武装数量减少;

物资供应十分困难;
3、共产党采取哪些措施来度过这段艰苦的岁月?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调整土地政策整风运动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反“扫荡”斗争黎明的曙光 ——中共七大1、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是怎样的?
2、中共七大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3、中共七大的会议内容是什么? 在中共七大召开前夕,攻克柏林的战役已经打响,法西斯德国的灭亡指日可待。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节节败退,美军进逼日本本土,中国军民也展开了局部反攻。中共七大就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召开的。1、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是怎样的? 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2、中共七大召开的目的是什么?3、中共七大的会议内容是什么? (1)大会听取并通过了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3)通过新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4)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依靠的力量:任务:目标: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1、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黑暗的前途和光明的前途各指的是什么?
2、你认为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一个人的思想吗?
3、中共七大取得的成就中,你认为哪个成就最重要?为什么?
4、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想一想议一议胜利的狂欢 ——抗日战争的胜利 ( )年( )月( )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 )日,在美国军舰( )上,举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签字仪式;( )月( )日,在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19458159299“密苏里号”谜面: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打一古代人物的名字。
猜一猜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和帮助。国共两党密切合作,共同抗击日寇;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从1840开始到抗日战争前,中华民族主要进行过哪些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这些战争结局都是怎样的? 而抗日战争的结局又是怎样?这个结局对中华民族有怎样的意义呢?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材料一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51个师团有35个师团在中国,有力的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2100万同胞牺牲,占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42%。
——《八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942年春,罗斯福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俄国等。”
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 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所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位由此获得了体制性的确认。 ——《大国之路的起点》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综上所述,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学习完本课以及本单元后,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我们一起分享?谈一谈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