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22 10: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8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水乡导入新课南朝江南的开发一、知识目标:
了解政权分立的基本特征以及江南六朝的概念;知道北方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二、能力目标:
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东汉隋朝西晋魏蜀 吴十六国东晋北朝南朝1.全国政局特点:(1)六朝:
都城都在今南京(2)特点: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2.南方: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宋、齐、梁、陈300多年一、南方政权的更替讲授新课 西晋永嘉年间,北方由于战乱(八王之乱和五胡南下)而遭到严重破坏,城乡满目疮痍,田地荒芜,一片残败的景象;而长江以南地区,却还保持太平、安康和丰盛的景象。
说明当时南北方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局面。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其主要意思吗?1.南方地区的情况农业落后于北方、劳动力短缺、
沼泽遍地、榛莽丛生
二、人口的南迁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这说明南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图片说明了什么?看图学史:2.南迁的原因北方:政权林立、战乱频仍
逃避战乱
南方:相对于北方,社会比较安定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3.南迁的范围及方向4.人口南迁的意义改变了南方人少地广、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有利于荒地的开垦。
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推动了南方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为农工商的发展带来新生机。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穷、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想一想:三、南方经济的开发经六朝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 、
、 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改 为粪肥精耕。实施稻麦 制。
多种经营、 结合,逐渐成为南方农村 的一种普遍风尚。三个先进农业经济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商品化1.农业巴蜀江汉江浙火耕水耨农副两熟北方牛耕牛 耕南方牛耕太湖今貌荆江大堤兴修水利手工业 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农家 渐成风气。丝织业缫丝养蚕锦质护膊红地云珠日天锦丝织业南朝时发明灌钢法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经锻打的熟铁中,然后反复锻打,能大大提高钢的质量。冶铸业纸造纸业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瓷双柄鸡首壶制瓷业商业和海外贸易1. 、 、是新崛起的海外贸易
港口城市。
2.六朝时, 贸易是一大特色,与 、
、 、 及南洋诸国的贸易
十分活跃。南方与 、 、 的贸易 也通过海路来完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
源头可以追溯到 时期。广州鄮县海上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大秦天竺波斯六朝商业和海外贸易东:朝鲜、日本 西:印度、伊朗、大秦建康、京口、吴郡、余杭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兴海外贸易港口城市(1)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经济区;(2)技术进步;
(3)多种经营、农副结合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三、南方经济的开发一、政权分立和江南六朝1.政权分立2.江南六朝: 二、人口南迁与江南经济的开发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均为今天的南京)
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北方长期战乱,大批人口南迁西:巴蜀 东:江浙 南:两湖、江西农 业: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技术进步、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南移
商 业:建康、京口、吴都、余杭商业城市
海 贸:东:朝鲜日本 西:印度、伊朗、大秦劳动力大增及带来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促进南方经济发展隋朝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
东 晋北 朝
南 朝课堂小结1.在隋朝统一前的370年里,我国有多个政权分立,其中只有一个政权曾统一过全国,这个政权是( )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B随堂训练2.南京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B.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
C.三国至隋朝期间南方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D.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C3.人口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发展现象。我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北方官民陆续向南迁移,形成了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流动高峰,这开始于( )
A.秦朝时期 B.西汉初年
C.东汉末年 D.三国时期C4.六朝时期,逐渐成为南方农村的一种普遍风尚的是( )
A.一心一意单一经营
B.农家开设手工业作坊
C.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D.商业繁盛C5.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在北方,南方被称为“南蛮之地”。到了东晋南朝时期却“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景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C6.下列六朝时期的城市中,属于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的是( )
①京口 ②广州 ③鄮县 ④余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B7.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时期,而名噪一时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远溯到( )
A.东汉 B.六朝
C.隋朝 D.宋元时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