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21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轮船、火车、电报的出现1、交通工具的变革
清末晚期,轮船、火车、汽车等近代交通工具传到中国。
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2、通讯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最早的有线电报。二、《申报》和商务印书馆1、1872年4月,《申报》在上海创刊。
它是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
堪称中国近代史的一部“百科全书”。
2、戊戌变法期间,民营出版业相继出现,最著名的有商务印书馆.
3、1912年,创办的中华书局是中国近代另一著名的出版机构。《申报》上的政论漫画《申报》上的电影广告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维新派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革命派创办了《民报》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分别创办了哪些有影响的报纸?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872年由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1906年由中国人接办,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前后办了77年。三、照相与电影的出现1、照相术的发明与传入3、照相术的作用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
40年代传入中国,
最早到中国摄影人:法,于勒.埃及尔19世纪晚期在清廷十分盛行2、照相融入中国社会生活留下美好瞬间,提供珍贵历史资料老照片老照相机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4、电影的诞生与传入1895年诞生于法国,不久传入中国,
被称为“西洋影戏”
第一次放映:1896年,上海徐园
中国人自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5、中国近代电影的发展最早以中国生活为题材影片由外国拍摄在国外放映
《定军山》后出现了电影公司,以上海为代表,涌
现了一大批优秀演员与作品6、照相与电影在中国出现和发展,是与世界交流
和共同发展的表现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四、剪发辫 改称呼、易服饰1、限期剪辫令(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A、发辫的由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四千年前顺治二年(1645)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B、内容:全国男子在限定时间内剪去象征清王朝的发辫C、目的:去除旧俗,做民国公民2、改称呼A、内容: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先生”、“君”B、目的:革除封建色彩,体现平等意向C、结果:“先生”与“君”称呼普遍被采用称呼演变:同志师傅先生先生跪拜礼鞠躬礼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男子蓄辫女性缠足军警为行人剪辫子废止缠足3、服饰的变化(1)、原因:(2)、表现:西服引进中山装出现女士高领服装的盛行外国人和中国留学生
带入,男性正装首选孙中山的创制和带头穿着而得名,
真正中国人服饰依人体曲线美加以剪
裁与演变的,穿着身
形窈窕,气质高雅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翎顶补服中山装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