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三联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课 《新闻两则》 (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三联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1课 《新闻两则》 (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2 20:0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1、新闻两则 毛泽东从广义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什么是新闻?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本课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
新闻是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的报道。 新闻的一般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何人?--人物
何时?--时间
何地?--地点
何因?--事情发生的原因
何事?-事情发生的经过
如何?--事情发生的结果

新闻六要素,阅读新闻是心里要自觉地问这六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6个“何”共同构筑了把握新闻的道路和途径。新闻的 六个要素把握新闻结构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这种体裁,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电头”
交代通讯社(或报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有时还写出记者的姓名,电头表示消息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文章开头的内容可否删去?有何作用?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主席诗词》。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学习目标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思 考 题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的内容。

1、请给下面红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阻遏( )芜湖( )荻港( )溃退( )歼灭( )绥靖( )( )瑰宝( )负隅顽抗( )高屋建瓴( )èwúdíkuìjīansuíjìngguīYúlíngpángbó检查预习气势磅礴( )( )读准下列字的音:
荻(dí)港 锐不可当(dāng)
获(huò)得 当(dàng)真
要塞(sài) 歼(jiān)灭
阻塞(sè) 阡(qiān)陌
堵塞(sāī) 纤(xiān)维
溃(kuì)退
匮(kuì)乏
馈(kuì)赠
2、请解析下面的词语:高屋建瓴
负隅顽抗
气势磅礴
阻遏
溃退
悍然——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瓴”,古代一种盛水的瓶子。——垂死挣扎,顽固抵抗。——形容气势雄伟壮大。——阻止——败退。“溃”,溃败。——蛮横的样子。时间 :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问题讨论请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请找出本文的议论句,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这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与其它部分有何不同?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两个方面谁详谁略?我方略,敌方详。为什么这样安排?我军英勇善战,已为事实说明。议论敌方,是为了分化敌人,孤立少数,争取多数词语赏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数量
之多气势
之大“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西路军
35万中路军
30万东路军
35万100万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战线长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战线长
胜利大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时间准确
暗示进展迅速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褒贬鲜明的感彩以上句子蕴含的感彩是:A、嘲讽。 B、批评。
C、斥责。 D、抨击。战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填空题 …… 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 )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 )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指“全部被消灭”
指“敌军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指夺取土地指掌握军事要地,获得主动权船只不能自由通行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
歼灭封锁切断击溃占领控制标题:(第1、2两句)(剩余部分)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主体:导语:渡江概况
(从四个方
面概括)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重点)东路军战绩辉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区域战役全局课文结构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毛泽东相关链接和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从1947年6月底起,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
城南逃的变化。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自古以来,南阳就是战略要地。通过阅读这一则新闻,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走上了节节胜利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真实准确简明
)思考课后第二题。
朗读两则新闻,然后联系上下文,比较下边每组中
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 (提示:注意从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上比较。) 第

题越过只写出了“经过”突破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来到了……”
“共”只表示一般的总结性的统计,“24小时内即已”强调了时间之短、进军之神速。


题句①只是一般的交代了时间。句②则充满了嘲讽,汤恩伯本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出我军的神勇。


题句①只是交代我军取得了胜利并占领了哪些地区,没有讲敌军的情况和取胜的程度。句②用“整天激战”概述了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畏
小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作 业 布 置一、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学校或班级里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或发生在你身边的新鲜事。 要求:1、拟出恰当的标题。 2、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3、要简洁明了,字数在300左右。
二、完成语文作业本中第一课的作业。
预习《芦花荡》,扫清字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