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春酒 课件 (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春酒 课件 (共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22 20:0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
琦 君春 酒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
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堪称一位写童年故事的圣手。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
琦君听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用笔圈画生字新词,并进行积累。
2.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
写了哪些人物?
3.从这几件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想想本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请读准下列字的音:
家醅( ) 煨炖( )
过瘾( ) 枸杞( )
挑剔( ) 炮制( )
门槛( ) 酬谢 ( )
pēiwēi dùny?ng?u q?tīpáok?nchóu人事物我(儿时)母 亲过新年吃会酒小花猫八宝酒印花手帕天真 调皮 可爱善良 勤快 热情紧张 忙碌 兴奋 快乐热情 亲密 温馨可 爱甜 香漂 亮人性之美民俗之美人情之美风物之美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三、课文第五段中提到“地点一定是我们家花厅”为什么要用“一定”?猜想一下是怎样的情况。二、“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 玻璃罩檫得亮晶晶的”,这句话中的“巴结”一词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念之情,是 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巴结”一词属于贬词褒用,这里指人做事勤快。主要因为母亲热心,很乐于把花厅借给大家;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地方较为宽敞,请客比较适宜。
思考交流 1.母亲 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慷慨大方。合作探究人物性格2.花匠阿标叔热心,勤快。3.乡亲乡邻热情大方,淳朴善良。4.“我”乖巧可爱,天真调皮。 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的那么细致呢?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也表达了游子殷殷思乡之情。
怀旧思乡的酒研读小结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总结春酒过新年喝春酒(1~4)喝会酒的风俗(5~8)酿春酒思家乡(9~10)风俗美
人情美思乡
怀旧家乡的味道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静夜思》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